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白银

这里的乡村美如画——景泰县乡村旅游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见闻

20-06-15 17:13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编辑:赵满同

  原标题:这里的乡村美如画——景泰县乡村旅游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见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

  “这里曾是村民的废弃农房,现在打造成了休闲茶社和休息驿站。”来到景泰县喜泉镇大水http://www.gscn.com.cn/pic/003/007/005/00300700525_e6ad32bf.jpg村,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王万庆指着一家茶社介绍说,像这样集餐饮、休闲和居住为一体的度假茶社,村里已经修建了两家。

  这是景泰县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景泰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发展乡村旅游,提高村民收入,见到了明显成效。村容村貌整洁优美,家庭环境干净舒适,村民生活文明健康,惬意悠然的乡野田园生活,犹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影视村”里的陇中名驿

  喜泉镇大水http://www.gscn.com.cn/pic/003/007/005/00300700525_e6ad32bf.jpg村距离景泰县城22公里,紧邻大敦煌影视城。气候干旱少雨,土地均为旱沙地,生产生活条件有所限制,产业发展空间小。2018年,村里争取美丽乡村资金300万元,县委县政府配套资金2000万元,依托通道区位优势,定位打造“石头部落、陇中名驿”,开展回忆乡愁、体验民俗、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活动。

  行走在村内,道路干净平坦,雕塑、石头、民俗和影视元素等,打造出韵味十足的怀旧村落。每家每户的墙壁上都有生动写实的农耕图和复古的建筑元素。“村子没有大拆大建,在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修建。”王万庆说,这样的特色民宿风情,不但能吸引外地游客,还能为拍摄影视剧提供场景。

  66岁的村民芮国珠2005年就开始当群众演员。“我一年能参演五六次,每年的收入在4000元左右。”据介绍,大水http://www.gscn.com.cn/pic/003/007/005/00300700525_e6ad32bf.jpg村大部分村民都参与过影视剧的拍摄,当群众演员的年收入多则5000元,少则2000元。

  村里的两家休闲茶社,以特色小吃、民俗文化、休闲住宿吸引外地游客。“我们通过租用村民废弃的农房,打造成休闲场所,雇佣村民当员工,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打工的愿望。”金茶别苑负责人余馨恒说。“别看我们这是个小村庄,但游客很多。”望山楼农家乐负责人李国忠说,他花了20万元将自家的院子打造成农家乐,今年五一开业后客源不断,月收入6000元左右。

  旅游小镇以特色增收

  中泉镇龙湾村位于黄河石林大景区内,曾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也是全省重点打造的旅游特色小镇和旅游度假区。辖5个村民小组,665户2465人。村里的建档立卡户尚可学今年58岁,在黄河石林景区从事羊皮筏子经营已有10多年了。“从小在黄河边长大,经营羊皮筏子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尚可学说,羊皮筏子一次可以乘坐3名游客,一趟收费为90元,他一年的收入在1.6万元左右。

  村中心街头三棵古树旁边,陈列展出由景泰县妇女巧手制作的民间艺术品,游客可以参与体验,学习制作技巧,感受地方传统文化特色。“民间艺术品包括刺绣、绣花拖鞋、香包、丝绸宫灯等,游客对此很感兴趣,村民收入由此增加。”陇原巧手馆的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龙湾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全域旅游,提高了群众收入。全村旅游从业人员已占到劳动力的86.8%。分行业组建合作社、股份公司,规范“驴的”360辆、羊皮筏子340筏,农家乐100余家,实现了统一管理经营服务。根据不同时令,开发建设特色林果采摘体验区,提高农副产附加值。2019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90元,其中旅游收入10152元。

  “一码扫出”清洁户

  “要想村里游客多,先要村子变美丽!”这是记者在寺滩乡疃庄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村民于宗桂的家门口的地里,大豆已经破土成芽。她告诉记者,门前种大豆,不但有收成,还能美化村庄。“我家还是村里的卫生最清洁户,不信你可以用手机扫一下门前张贴的二维码。”于宗桂自豪地介绍起了她家参与村里卫生大评比的过程。

  疃庄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有家庭环境卫生三色评比贴,配了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实时查看农户垃圾日产情况、统一收集时间、定时收集垃圾等信息。通过定期检查户内环境卫生,评比出绿色标识的最清洁户、黄色标识的一般户清洁户和红色标识的“加油”户,以比促治,以比赶超,有效调动了大家保持清洁的积极性。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寺滩乡推出“户情通+垃圾统一收集+三色管理”模式,各村各片区卫生监督员通过扫描二维码对户内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同时对农户家庭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对卫生差的督促整改,鼓励群众举报乱丢乱扔垃圾行为,不断提高群众环卫意识,常态化保持环境整洁。

  村里还在防风林带、通村道路等地栽植乔、灌木、地被和花卉植物共计3万余株,绿化面积达到100余亩,通过绿化配置与景观特色相融合,打造出了“绿化游园+主街勾线+户前特色”的生态宜居安置点。

  全域无垃圾工作开展以来,景泰县按照“以绿治脏、以绿治乱、以绿治差”的思路,着力实施城市增绿提质工程和乡村生态振兴工程,广泛发动群众从栽一棵树、养一盆花、护一方绿做起,在庄前村后、房前屋后、闲置土地等处植树造林,为人居环境打好生态底色,已完成52个行政村集中绿化4000亩。

  县里整合各类资金5280万元,购置垃圾清运车40辆、垃圾桶2.34万个,清理“五堆”4万余处,清运陈年垃圾28万吨以上,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93处,配备乡村保洁员841名、垃圾清运员116名、义务监督员1608名。

疃庄村卫生清洁户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 摄

大水http://www.gscn.com.cn/pic/003/007/005/00300700525_e6ad32bf.jpg村村民在为绿地铺设水管道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 摄

大水http://www.gscn.com.cn/pic/003/007/005/00300700525_e6ad32bf.jpg村的休息驿站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 摄

大水http://www.gscn.com.cn/pic/003/007/005/00300700525_e6ad32bf.jpg村村民在散步聊天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康县碾坝镇:特色产业稳就业 助增收 康县碾坝镇:特色产业稳就业 助增收
  • 引洮供水二期配套会宁县城乡供水工程扎实推进 引洮供水二期配套会宁县城乡供水工程扎实推进
  •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帮扶干部郭声义:“嫁”给团庄村的男人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帮扶干部郭声义:“嫁”给团庄村的男人
  • 网络直播物流助推 天水大樱桃线上线下销售“火” 网络直播物流助推 天水大樱桃线上线下销售“火”
  • 他们的爱情绽放在戈壁荒漠间!——记甘肃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酒泉边境管理支队戍边卫士温馨故事 他们的爱情绽放在戈壁荒漠间!——记甘肃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酒泉边境管理支队戍边卫士温馨故事
  • 王锐会见中信银行兰州分行行长曲嵩一行 王锐会见中信银行兰州分行行长曲嵩一行
  • 临夏州永靖县结合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提升城市档次和整体品位 临夏州永靖县结合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提升城市档次和整体品位
  • 雷占许:航天报国,愿当好航天科普“排头兵” 雷占许:航天报国,愿当好航天科普“排头兵”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甘肃陇南多措鼓农“钱袋” 改善民居解
2   【甘肃生态环保媒体行】绿色发展 使命
3   民乐:消除视觉贫困 补齐脱贫短板
4   甘州党寨镇:蔬菜产业绘就增收好“丰”
5   会宁:搬出穷窝 开启新生活
6   临泽新华镇:又到蒜薹丰收时 田间唱响
7   康县:发展天麻种植助力脱贫攻坚
8   康县岸门口镇:融文明于风景 精神文明
9   临泽板桥镇:红杏满枝迎客来 乡村旅游
10   康县:精心谋划乡村振兴蓝图
11   康县碾坝镇:特色产业稳就业 助增收
12   武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实
13   漳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创出新路
14   高台:多措并举根治欠薪“顽疾”
15   安定: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全部“清零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