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唱响富民变奏曲
——记武山县马力镇北顺村党委
天水日报记者 何郁
近几年,武山县马力镇北顺村可以说是远近闻名。三年前它还是一个贫困村,然而仅仅三年时间,它一跃成为如今的文明村、文化村、科技村、民主村、小康村,先后被评为“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先锋引领行动陇原先锋号”,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村”。
是什么让北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6月20日,记者来到北顺村,探访北顺华丽变身的秘密。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用村民们的话说,村上一切的变化都因为有个“好党委”。记者了解到,村党委把培育党建品牌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全省创出“服务型党委+特色型党支部+产业型党小组”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设岗定责+星级管理”党员教育管理等党建五种新模式。在我市率先建成“8+2”模式的“五位一体”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积极与福建省南安市蓉中村党委开展组织共建、队伍共抓、发展共谋、先锋共创活动,搭建结对共建活动载体,以党建工作带动脱贫攻坚。开展以“思想帮带、文化帮引、经济帮扶”为主要内容的党员“三帮”活动。
村党委把民生保障作为脱贫奔小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育种、换脑、造血、夯基”的帮扶理念,采取社会帮扶、非公赞助、群众入股、项目支持等多种形式,大力实施水、路、台相结合的基础建设,注册“红民”牌蔬菜、“北顺”牌黄瓜等蔬菜商标,建成日光温室668座1670亩、普通塑料大棚300座120亩,与蓉中村共同投资组建蓉顺投资和裕丰农副产品商贸公司,成立5个专业合作社,建成北顺小微企业创业园,拓宽村民致富途径。
在村党委一班人的认知里,村民的事情无小事。他们广察民情、广听民意、广纳民智,率先在我市将村级事务监督小组升格为村务监督委员会,探索推行“七事”(包户问事、点题说事、集中议事、年终述事、民主评事、流程办事、有人管事)管理法,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智囊团”“防护墙”“连心桥”和“灭火器”的作用,减少村级班子的决策失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正是北顺村党委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奔小康”的工作思路,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脱贫攻坚行动为契机,闯出一条“党建引领、文化带动、民生保障、民主管理”的特色发展之路,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繁荣和谐、宜居宜业的崭新风貌。
这就是北顺华丽变身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