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小康圆梦·看甘肃】甘州石作新:走上“牛路子”奔向“牛日子”

21-09-07 16:45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石作新

  “母牛生母牛,三年五个头。”近日,走进甘州区甘浚镇东寺村村民石作新家,后院里不时传来“哞哞”的声音,只见石作新正忙活着给牛添草喂料,看着抢食的肉牛,他边摸着牛角边说,“到来这,都有份!”在他的认真饲养下,这些牛儿个个膘肥体壮。

  精准帮扶 温暖送到心坎上

  “他现在的精神头可比以前好太多了,见面都是满脸笑容的。”谈起石作新的变化,东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毛守龙由衷感慨,掩饰不住语气里的欣慰。

  2015年,石作新一家因缺乏技术被纳入精准帮扶对象,经过一年与牛结缘,同年年底成功走出了贫困户行列。在此之前,石作新家里仅靠8亩田地维持生计。为了能让一家四口过上好点的生活,石作新早出晚归打零工,各种脏活累活只要能赚钱,他都抢着干。即使这样,一家人的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

  两个女儿上学的费用、家中日常的开支……生活的重担压在肩上,让石作新喘不过气。正当全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精准扶贫政策像春风一样吹进了这个小家庭,让石作新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本着对症下药、输血变造血的原则,镇党委政府和帮扶干部首先为两个读书的孩子落实了教育补助,解决她们上学困难问题。接着通过安居工程,落实危房改造资金3万元,推倒了带有贫困标签的土坯房,帮助其建成新房子。

  考虑到石作新的劳动能力,结合其发展意愿和当地环境等因素,帮扶单位为其投放怀胎母牛一头,多胎母羊2只,并帮助石作新一家修建暖棚圈舍和青贮氨化窖,他们的生活也因此越来越有盼头。“领到牛的那一刻,感觉太幸福了,有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有了扶贫干部的帮助,有了致富的产业,幸福生活也就不远了。”石作新高兴地说。

  干字当头 “扶贫牛”变“致富牛”

  有了政府送来的“扶贫牛”,石作新可以说是把一股不怕苦累的牛劲儿扑在了养牛工作上。但对于缺乏技术的他来说,养牛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更熟练地掌握养牛技术,石作新从头学起,没事就“泡”在村里养牛户家里“取经”。镇上、村上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他每次必到,认真学习,遇到问题向养殖户虚心请教,不断改进养殖方法。几年下来,石作新渐渐掌握了“养牛密码”,一些简单的技术活也不在话下,成了真正的养牛能手。

  尝到养殖甜头后,石作新每年都扩大养殖规模,在政府贴息贷款的政策支持下,从4头牛发展到现在的18头牛。如今,打扫栏圈、搅拌饲料、喂水割草成了他每天的日常,虽然日子过的清苦,但在石作新眼里,这些体格健硕、毛色光滑的“宝贝们”就是他家的希望和钱袋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养牛让石作新一家的光景好了起来,也让他信心大增。“现在,我租赁了同村的18亩地,加上自己的8亩地都用来种植制种玉米,收益还不错。”站在玉米地里,石作新给记者算起了致富账,“除了养牛种地的收入外,政府牛羊奖补、合作社分红等等,还有农闲时候再出去打个零工,一年下来的收入轻轻松松超过十万。”

  勤劳苦干、自立自强,就是凭着这股牛劲儿,石作新家的日子如倒吃甘蔗上楼梯——节节甜步步高。

  不等不靠  “牛精神”激发实干斗志

  “党和政府帮助了我很多,我不能‘伸手要’,要想脱贫致富,关键还得靠自己。”这是石作新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从贫困户到当地闻名的养牛大户,从一个日子揭不开锅的低收入家庭,变成了如今年收入超10万元的致富能手家庭,石作新养牛脱贫的致富故事一直被东寺村的村民们津津乐道,也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转变思想,依靠辛勤劳作走上脱贫致富路。

  “截至目前,全村25户贫困户基本都发展养殖业,肉牛存栏总数达到了200头,大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说起这个贫困村几年来的发展变化,毛守龙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近年来,东寺村坚持按照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的原则探索发展路子,结合村内支柱产业、种植养殖结构和发展方向等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有利资源,查信息、找项目、引技术,破解发展难题。通过制种服务费、学农基地出租,合作社入股分红等方式,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5户贫困户每年受益分红达800元。重点培育制种玉米主导产业,与种业公司签订制种玉米订单,群众亩产收入不断提高。积极发展牛羊养殖和“五小产业”,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将肉牛养殖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确保养殖业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逐步实现由散到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畜”势勃发,走出了一条从贫困到致富的蜕变之路,撑起了全村脱贫致富的“新引擎”。

  通讯员 吴玮 张雪梅 田美玲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来了就是一家人 兰州新区多措并举服务舟曲搬迁群众 来了就是一家人 兰州新区多措并举服务舟曲搬迁群众
  • 兰州榆中:校园食堂“明厨亮灶”全覆盖 智慧管控食品安全 兰州榆中:校园食堂“明厨亮灶”全覆盖 智慧管控食品安全
  • 【以村为美】贫困村变身记 【以村为美】贫困村变身记
  •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脱贫攻坚践初心 乡村振兴担使命——记王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克全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脱贫攻坚践初心 乡村振兴担使命——记王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克全
  • 甘肃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省级第二驻点指导组进驻省司法厅开展调研督导 甘肃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省级第二驻点指导组进驻省司法厅开展调研督导
  • 图解丨通知!甘肃省各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已启动 图解丨通知!甘肃省各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已启动
  •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陇东香包刺绣:母亲的艺术与智慧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陇东香包刺绣:母亲的艺术与智慧
  • 西北民族大学在校生返校,新生将于9日-10日入学报到 西北民族大学在校生返校,新生将于9日-10日入学报到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陇上鲜花放
2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农家院里的
3   【小康圆梦·看甘肃】甘州石作新:走上
4   【小康圆梦·看甘肃】靖远:大棚栽下致
5   高台黑泉镇:沙土地里瓜飘香
6   临泽平川镇:田间地头丰收忙 特色产业
7   【小康圆梦·看甘肃】会宁草滩镇:断岘
8   瓜州:园区“建起来”产业“牛起来”
9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香包传承人
10   【小康圆梦·看甘肃】金塔:特色产业奏
11   【小康圆梦·看甘肃】徽县江洛镇:致富
12   【小康圆梦·看甘肃】甘州蒲迎春:土里
13   高台:小螃蟹“横行”国内外市场
14   【小康圆梦·看甘肃】西和:订单辣椒助
15   【小康圆梦·看甘肃】西和:调整农业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