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新变化 取得新成就——甘肃省有关部门就全省相关领域取得的成就答记者问
原标题:实现新变化 取得新成就
——我省有关部门就全省相关领域取得的成就答记者问
中国甘肃网8月19日讯 据甘肃经济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吕霞 实习生马也湘)8月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文旅厅、省林草局、省乡村振兴局分别就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总体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我省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哪些具体工作?在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实用型技术人才支撑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和做法?
省教育厅:通过实施中职学校办学能力提升工程,我省中职学校办学能力明显提升,连续三年完成招生计划的110%。实施省级优质中职学校建设项目,首批立项33所优质中职学校建设单位,引领全省中职学校高质量发展。启动实施了省级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首批立项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10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9所。通过合并转设,新建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和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两所职业本科院校,实现了今年职业本科招生,顺利完成招生计划,打通了职业教育人才成长通道。
记者:省生态环境厅作为污染防治专责组牵头单位,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省生态环境厅: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各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作为生态环境部首批试点省份,甘肃又率先在黄河9省区开展了入河排污口排查试点工作,为黄河流域其余省区全面开展排查探索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得到了生态环境部的肯定。今年1-7月我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十四五”期间我省黄河流域共谋划生态环境保护项目249个,总投资达到105亿元。
记者:甘肃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路网结构,交通助力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省交通运输厅:全省14个市州政府驻地、70个县区通了高速公路,所有县区政府驻地通了二级以上公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了硬化路、客车和邮路,公路交通在“基本适应”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到“十三五”末,全省农村公路(含自然村组路)里程达到19.2万公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100%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助推7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群众告别出行难的历史,实现“出门走硬化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
随着7月上旬平天等6条高速公路的通车,全省高速公路里程全国排名提高了1位,位居17位。列入省政府10件为民办实事的1万公里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进展顺利,100条特色示范路全面开工建设。
记者:我省在弘扬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红色品牌方面有哪些特色亮点?下一步还会有什么具体措施?
省文旅厅:目前,我省共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4个,省内所有革命旧址和纪念馆实现免费开放;已建成A级红色旅游景区14个。今年,全省打造了“三区三州”红色旅游专列产品,推出“建党百年·红色之旅”6大主题20条精品线路,创新开展“百名红色讲解员讲百年党史”等红色文旅活动177场次。面向社会推出“如意甘肃·红色之旅”特别节目,发放“甘肃红色之旅”纪念登机牌,组织“陇原第一枪”“大豆谣”等“建党百年·春绿陇原”惠民展演活动20多场次,带动全省红色旅游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有3条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十四五”期间,力争全省红色旅游人次突破8千万,综合收入超过200亿元,年均直接或间接就业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
记者:如何落实省委关于“打好防沙治沙阵地战”战略决策部署?
省林草局:2019年以来,全省完成防沙治沙综合治理588万亩,完成规划目标的125%。此外,2020年全省启动了规模化防沙治沙项目建设,以此为带动,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草)、草原沙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以及蚂蚁森林等社会公益造林建设齐头并进,林草、自然资源、城建、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共同发力,超额完成了规划目标,全省470余处风沙口得到巩固治理,重点风沙口植被明显改善,风速和频次大幅减小。
记者:甘肃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进展成效如何?
省乡村振兴局:今年以来,全省着力在巩固、拓展、衔接上下功夫、见实效。建立发现响应、评估核查、精准帮扶、风险消除四大机制,以家庭为单位,重点监测收入和支出情况、“两不愁三保障”状况等,尤其关注农村大病重病患者、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失能特困老年人口等困难群众,做到“发现一户、监测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截至6月底,全省累计排查确定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10.3万户41.4万人。先后在搬迁安置区谋划实施后续产业发展项目287个,帮助有意愿、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兜底保障的有11.6万人,占监测对象的28%。农村低保标准由去年的人均4428元提高到4788元,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5760元提高到6216元。同时,对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开展动态监测,实行动态清零。
目前,全省已建立抓点示范和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925万亩,万头以上标准化养殖场188个,参与主导产业的脱贫户达到90%,监测对象达到80%。与16个劳务输入大省建立劳务协作对接机制,同时多种渠道促进就地就业,截至6月底,全省脱贫人口外出务工194.1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相关新闻
- 2021-08-19甘肃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 2021-08-19甘肃省专项整治借疫情防控“搭车”乱收费行为
- 2021-08-19甘肃省首条微纳橡胶高速公路试验段铺筑完成
- 2021-08-18甘肃拟对29家科技创新企业奖补87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