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谱写新篇章 砥砺前行奋进新征程】富民新村幸福来
原标题:富民新村幸福来
古浪县黄花滩富民新村全貌。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金奉乾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邱暄美 洪文泉 伏润之
初秋时节的河西走廊,戈壁绿洲与祁连雪山遥相呼应。
祁连山北麓和腾格里沙漠南缘的交会处,是自古有着“驿路通三辅,峡门控五凉”美誉的武威市古浪县。从古浪县城出发东行约1个小时车程,一片整洁有序、黛瓦白墙的易地搬迁移民新区映入眼帘。
住进新居,幸福满满,庞贞贤一家笑开颜。
这里就是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走进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安置房整齐敞亮,硬化路平整通畅,人居环境优美整洁,一派欣欣向荣、安乐祥和的景象。生态扶贫搬迁、易地扶贫搬迁,让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实现了生态保护和扶贫脱贫的双赢。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视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贫困乡亲脱贫是第一步,接下来要确保乡亲们稳定脱贫,扶贫政策和扶贫队伍要保留一段时间,从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想办法、找出路,让易地搬迁的群众留得住、能就业、有收入,日子越过越好。
两年来,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积极发展富民产业,脱贫群众收入越来越稳定,生活条件逐步改善,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脱贫后鼓足干劲再出发
8月11日上午,阳光照在黄花滩上。
富民新村党总支书记张延堂正在村口现场安排疫情防控的事。
“这几天正是外地客商来村里收菜的时间,疫情防控的事不能含糊。”张延堂说,这两年,富民新村党总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确保乡亲稳定脱贫”的嘱托,带领大家建起大棚种蔬菜、搭上暖棚养牛羊,全村1379户搬迁群众依托产业脱贫,富民新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在致富能人和合作社的带领下,广大群众投资入股、就近就业,依托产业、脱贫致富。
“脱贫只是第一步,乡村要振兴,对产业发展的要求更高。”张延堂说,我们实现了脱贫摘帽,但村里产业品种单一、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越来越明显,导致部分合作社的发展压力很大。“同时,个别脱贫户在合作社里入了股就抱着旱涝保收的想法,把注意力放在年终分红上,学习技术积极性还不高,不主动想办法。”张延堂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村里决定在选择特色产业、培育优势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方面想办法。
去年开始,富民新村党总支组织全村干部群众商议,下定决心鼓励自种自养。为了打消群众对自种自养发展模式的顾虑,村里各个党支部带动,党员带头试种,请来农技人员面对面教技术,干部群众一起干、一起学。
“棚里种啥,要让市场说了算。”富民新村党总支副书记芦喜年说,“这几年,古浪香瓜已经成为古浪县的特色农产品之一,市场需求量非常大。”
经过调研,大伙儿决定对村西的230座大棚进行水肥一体化技术改造,并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在其中的120座大棚里改种古浪香瓜。
种植养殖都要强,多条腿走路才稳当。两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富民新村的牛羊养殖产业蓬勃兴起。目前,全村存栏2000头肉牛、3万只肉羊。
“我们鼓励群众修建阳光圈舍,每座标准化养殖棚政府补贴2.8万元,个人只需要自筹1.8万元。”芦喜年说,两年来,全村修建540座标准化养殖棚。
今年开始,村里开始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模式。产业格局变了,群众的思想也随之而变,农牧民群众自觉动起来,投入到乡村建设中。
村民韩天军和父亲一起承包了村里的集中养殖大棚,从外地买来牛犊,育肥10个月就能让每头牛增肥400多公斤,净赚2000多元。今年6月刚刚出栏79头,卖了40多万元,现在棚舍里还存栏64头小牛。
“我们的肉牛养殖,已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链。”韩天军说,去年他与村里5户养殖户共同成立了山水家园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已有30多户群众加入,养殖1000多头肉牛、2000多只羊。
“抱团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韩天军说,合作社的牛肉质好,价格也低,市场竞争优势很大,最近盘算着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群众一起致富。
前不久,富民新村与黄羊镇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结对合作,在村里建起畜牧工程实践基地,并通过支持合作社标准化建设,解决群众就近就业的问题。同时,加强技术培训,每年邀请市县农技专家在村里举办10多次农技培训,让更多群众掌握了种植养殖技术,让农业科技成为产业振兴的“主心骨”。
富民新村的产业之路,折射出甘肃省产业振兴的挑战与机遇。今年以来,甘肃省积极顺应“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新形势新要求,牢牢抓住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振兴”,高度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谋划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
为了广大群众的幸福
富民新村全村有28名村干部,120名党员。
如何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为富民新村党总支出了一份新的考卷。
2020年3月,古浪县将协商民主议事制度试点放在富民新村。
众人的事众人商量,村上的事村民决定。村里开支、用工、建设等事项由专人定期征集议题,经过党总支会议筛选,再提交议事协商会表决。
“老百姓有了参与权、发言权,参与村里事情的积极性提高了,出主意想办法的人多了。”张延堂说。
村民议事协商会成效显著。今年,富民新村的经验在古浪全县推广。
黄花滩生态移民区推行乡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富民新村村干部带头落实十户联防制度,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每天安排专人接待来访群众,回应群众诉求,同时充分发挥综治网格员、治安户长、群防群治队员作用,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灾因病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网格化开展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小网格发挥大作用,谁家有困难、有矛盾,网格员第一时间就掌握。范围更小了,服务更精准,效果更明显。
今年4月,网格员陈兴玉在巡查时发现,70岁的五保户老人侯云午饭后没像往常一样出门散步,立刻上门查看,发现家里大门敞开着,老人却因突发疾病倒在地上。陈兴玉第一时间拨打120并组织村民送老人去医院抢救,由于发现及时,老人脱离了危险。自那以后,老人逢人便讲网格员的救命之恩。
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组织老年俱乐部……富民新村在基层管理创新举措还有很多,通过组织集中劳动集中活动等形式,让村民之间有了更多了解,全村人像一家人一样。
村集体要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就成了“必修课”。
2020年,富民新村村集体入股建成万只育肥羊养殖场,目前已经存栏6500多只,今年年底就能分红25万元。天津市蓟州区依托东西部协作项目,为富民新村栽植了755亩经济林也已经开始挂果。
“这些都是村里的宝贝,为了不让风沙伤到树苗,我们专门在外围做了草方格压沙处理。”富民新村文书何华基介绍,等这些林子全部挂了果,1亩地将为村集体带来1000多元的收入。
“以前村上想干点事都没有钱,如今我们拿出65%的村集体分红,在村里设置120多个公益性岗位。”何华基说,以每40个工时为单位,每个岗位一年下来也有3000多元的收入。
为了不与脱贫攻坚政策中的生态护林员、保洁员等岗位重复聘用,今年聘用的120个公益性岗位主要针对村里边缘户和监测户。
让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富民新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敬岚说,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用心、用情为村民提供服务,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着可喜变化。
想办法让日子越过越好
午后,富民新村的古浪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基地里,一座座日光温室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亮光。
“就这几个开关,就能控制浇水、施肥!”马俊文在自家大棚里,听完科技人员讲解水肥一体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方法,不住赞叹,“这家伙太方便了!”
古浪县农业科技特派员张国维介绍,今年,古浪县在全县日光大棚里推广水肥一体化改造。马俊文家的大棚,是富民新村改造的第一座。按计划,9月底将会在富民新村里改好230座,预计年底将会在全县推广改造5000套。
村民在阳光大棚内管护串收番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吕亚龙
“我们和农业科技企业合作研制出这套水肥一体自动化设备,安装后可以让日光大棚节水70%以上,还节省劳动力。”古浪县园艺站站长王海山说。
日光大棚以西的戈壁滩上,是去年新建的600座丝路寒旱农业现代化大棚。在一座大棚里,火龙果已开始成熟。管护工崔金正在忙着为火龙果喷淋降温,几十个喷头喷洒着细细的水雾,大棚里的空气湿润,与外面干燥炎热形成鲜明的对比。
“戈壁上长出了火龙果、菠萝、草莓等高端果蔬,全靠自动化的现代农业模式。”崔金说,“种了这么多年地,这样的大棚还是第一次见。”
现代化的农业科技,让热带水果适应了古浪的大棚。古浪县充分利用黄花滩生态移民区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光热资源丰富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精细果蔬种植为主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
“我们通过引进新品种、引用新技术、挖掘新资源,确保种出好产品、产出好效益。”古浪县扶贫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发展丝路寒旱农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和增收保障。”
古浪越海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现代智能温室里,工作人员进行作物管理。
如今,以富民新村为中心,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的安置点,一座座现代化的菌类、水果种植基地拔地而起。这些,都是甘肃省坚持以“现代”方向引领、“丝路”时空定位、“寒旱”内在特质为方向,大力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缩影。
在位于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的金宇浩睿牧场内,矗立着一排排崭新的牛舍,整洁的牛舍里,健壮的奶牛悠然自得。
去年,古浪县在武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抢抓伊利集团落户武威的重大机遇,布局启动了6万头奶牛生态产业园,古浪畜牧产业迎来奶业振兴发展的春天。
古浪县还从陕西引进海升集团,在富民新村建起1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玻璃温室,主要种植樱桃、串收番茄等高端产品,不仅解决了300人的就业岗位,还将为古浪县设施农业高端种苗培育,先进种植技术引领、推广,农产品品牌打造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集聚新动能、拓展新空间。武威市立足山、川、沙不同区域立地条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2020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164.59亿元,连续7年稳居全省第一位。
进入“十四五”开局之年,我省发展的方位和特征、基础和条件、环境和态势已经与过去明显不同。甘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挖掘潜力和优势,坚定不移地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
如今,甘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部署,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艰苦的努力,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脱贫地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让全省各族群众过上更有品质的幸福生活。
富民、阳光、圆梦、爱民……昔日荒凉的戈壁滩上,一个个美丽的村名,串起一段段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的奋斗故事,激荡着感恩奋进的力量,意气风发迈步在乡村振兴的宽广道路上。
- 2021-08-19朱天舒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系统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再深化再提升 更好满足广大群众美好生活新需要新期盼
- 2021-08-19【牢记嘱托谱写新篇章 砥砺前行奋进新征程】红色基因代代传
- 2021-08-19【牢记嘱托谱写新篇章 砥砺前行奋进新征程】青山含笑祁连美
- 2021-08-19【牢记嘱托谱写新篇章 砥砺前行奋进新征程】“技能甘肃”奏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