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原标题: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全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 实现新变化取得新成就”新闻发布会
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中国甘肃网8月19日讯 据甘肃经济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吕霞 实习生马也湘)8月1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 实现新变化取得新成就”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总体情况。
省列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46.1亿元
据介绍,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经济运行稳中加固,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5%,居全国第22位,比一季度上升5位,两年平均增长5.9%,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夏粮总产量328.8万吨、增长2.4%;组织实施180个重点项目,1—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铁路、公路、航空货运量快速增长,旅游市场持续恢复,1—7月,接待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87.6%和87.1%。
全省上下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建立重大项目建设协同推进机制,实施重点投资项目、省列重大项目、重大前期项目“三个清单”,对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开展实地督查,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加快实施。1—7月,亿元及以上项目1451个,同比增加141个;省列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46.1亿元,增幅24.7%,较去年同期提高8.7个百分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位居全国前列。组织开展各类促销活动200余场次,消费市场稳定恢复,1—7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3.6亿元,同比增长22.6%。
实施新建续建省外招商引资项目1403个
全省发展质效显著提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深入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经济发展的质量更高、效益趋好。上半年,省属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7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实现利润总额108.6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省属企业利润总额水平。实现所有市州主城区5G网络深度覆盖;在全国率先组建由企业牵头的5家创新联合体,认定123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1—7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4.5%。7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5.1%和8.3%。
省委、省政府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先手棋”,推行企业开办“不见面”办事,推进电子执照生成、共享和应用,保市场主体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数字政府加快建设。1—7月,全省新设立市场主体16.67万户,新设立企业4.98万户,日均新设立企业235户。“标准地”改革试点在兰州新区、金昌市、玉门市启动实施。成功举办第27届兰洽会,签约合同项目数和签约总额大幅增长。在北京召开中央企业助力甘肃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签订44个总投资2564亿元的项目合作协议。全省实施新建、续建省外招商引资项目1403个,到位资金1535.5亿元,同比增长46%。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贸易额1074亿元
全省乡村振兴全面实施,谋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项目287个,对23个国家级和16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给予集中支持;建设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925万亩,玉米制种基地100万亩,瓜菜花卉良种繁育基地40万亩;启动创建5个省级示范市州、10个省级示范县(市)、50个示范乡(镇)和500个示范村。
1—7月,全省14个市州所在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15.4%,市州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86.3%,74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3.2%。1—7月,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4.9%;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完成年计划的104.5%;创劳务收入同比增长12.4%。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提前超额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
在“一带一路”建设上,全省发挥了甘肃功能、体现了甘肃作为、彰显了甘肃担当,对外开放的平台建有成效、蓄力发展的方向更加聚焦、合作共建的氛围日益浓厚。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武威保税物流中心以及木材、汽车整车、粮食、肉类等10个指定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建成运营:开通中欧、中亚、南亚公铁联运、陆海新通道及“中吉乌”新通道等4向5条国际货运班列,累计货运145.6万吨,货值26.47亿美元;中川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万人次,敦煌空运口岸成为全国第二个县级航空口岸;累计实施国家级、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50多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境外商务代表处13个,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关系。近年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贸易额1074亿元,占贸易总额的比重达3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