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下好富民产业棋 铺就乡村振兴路
通讯员 窦菊
近年来,会宁县按照“脱贫抓产业、产业抓覆盖、覆盖抓达标、达标抓效益”的思路,守住一头子,多做几样子,大力发展“1+N”产业模式,大力实施“21211”农业农村产业突破行动,启动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全县产业发展呈现出规模扩张、质量提升、效益向好的良好态势,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础产业扩规模
集中打造全膜玉米、黑膜马铃薯两个“百万工程”,着力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发展全膜玉米100万亩、黑膜马铃薯122万亩。新增设施农业9800亩,新建高标准农田20.5万亩,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16家。
支柱产业促增收
努力打造全省草畜强县,探索符合县情实际的“小群体、大规模”和“千家万户繁育、大场大户育肥”畜牧业发展路子及“一廊两带一区”的草畜产业发展布局,其中肉牛养殖重点乡镇11个、重点村98个;肉羊养殖重点乡镇9个、重点村81个。截止2020年底,累计建成牛、羊、猪、鸡、驴养殖企业755家,种羊场26家,屠宰加工企业4家,牛羊交易市场6个;草畜产业总产值达到26.6亿元。
主导产业创品牌
沿国道247线打造蔬菜产业带,在16个乡镇覆盖建设4万座塑料大棚,瓜菜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产量达到60万吨以上,销售收入总额达到8.9亿元,初步形成了“甘肃会宁高原夏菜”品牌。
特色产业抓示范
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小杂粮、亚麻、中药材、瓜类等一批特色种植业。打造了32个小杂粮、亚麻和中药村种植规模村,全县种植小杂粮35万亩、亚麻10.02万亩、中药材9万亩。
产业资金全覆盖
2020年落实到户产业资金24517.6万元,受益建档立卡户37029户15.44万人,人均达到5508元,实现了建档立卡户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全覆盖。百尺竿头扶摇上,千帆竞发勇者胜。
如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接力棒”引领着会师儿女继续用铿锵奋进的脚步,续写春天的故事。
相关新闻
- 2021-06-25临泽:书写绿水青山新画卷 建设美丽幸福新板桥
- 2021-06-25渭源元古堆村: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华章
- 2021-06-25康县两河镇:念好“茶”经 铺就乡村振兴产业致富路
- 2021-06-25漳县:发展乡村旅游 助推乡村振兴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