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灵台:蔬菜闯出致富路

20-06-17 16:59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西瓜采摘

  孟夏季节,大地中的麦子还未完全成熟,但在甘肃省灵台县中台镇蔬菜大棚中早已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近日,记者走进中台镇坷台村村民苟科明承包的大棚看到,苟科明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西瓜,忙碌间,他把切好的新鲜红嫩的西瓜递到记者跟前,西瓜吃起来汁多清甜,好像夏日的炎热也被带走了。他告诉记者,这批采摘的西瓜待称重、装车后,准备运往县城的蔬果批发市场。

  80后的苟科明今年33岁,种蔬菜已经有四、五年时间,虽然时间不长,但他用的心思多,因为他种的蔬菜种类多样、品质好,在市场上总能卖上好价钱。

  “从小到大,家里的主要收入都是通过小规模种植蔬菜,拿到市场去零卖来换取收入。”说起大棚种菜,苟科明打开了话匣子。在他眼里,父辈种植蔬菜带来的收入只能维持家里的生活开支,因此早年他一度在外地打工,挣钱不少,但是近年因为要照顾老人,便想着在家附近干点啥活。2015年,他看到村上开始推广蔬菜产业,承包蔬菜大棚,镇上还会有产业补助拿,他心思又活了起来,决定大干一番,于是辞去工作回家,又当起了农民。没想到这一干,还真让他尝到了种大棚蔬菜致富的甜头。

  起初,不懂技术的他,他就向村里的老种植户请教学习;为了开拓市场,他就去外地批发市场跑客户。通过不断的坚持,去年他种的49棚蔬菜,年均收入达到了30万元左右。

  “现在我除过每天批发以外,还在菜棚旁的泾渗路售卖西瓜、甜瓜和哈密瓜,平均每天能卖到3000块钱哩,我明年还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他自豪的说着。”据悉,多年来,中台镇始终把培育发展蔬菜产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助推脱贫攻坚的拳头产业来抓,按照“扩容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不断加大新技术新品种应用推广,增加技物投入,全镇设施蔬菜规模逐步由西川向东川和南川扩张,形成了“一园三川九点”的总体产业布局。累计建有日光温室131座、钢架大棚1142座,年蔬菜种植面积2202亩,露地蔬菜种植保持在1100亩以上,全年鲜菜产量达到7500多吨,年产值实现940多万元。

  在建设上,全镇按照“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大户(能人)+贫困户”的经营机制,通过合作社统一组织生产,合理确定经营主体,实现群众自主经营375棚、大户经营223棚、合作社带动种植114棚。积极搭建交易平台,抓冷链物流促产销对接,建成蔬菜保鲜库2座2万多立方米,购置冷链物流车3辆,建成“中台蔬菜”直营店1处。通过合作社统一、统一技术、统一标准和统一销售的方式,解决了群众“种什么”、“怎么种”和“卖到哪里”的问题,实现蔬菜周年种植、周年供应。围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吸纳贫困户通过入股和劳务的方式参与合作社经营,累计带动419户贫困户年均实现务工和分红增收3000元以上,有力助推了全镇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通讯员 马小亮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武威市开展五凉文化普及宣讲活动(图) 武威市开展五凉文化普及宣讲活动(图)
  • 庆阳宁县曹杏搭载电商“顺风车”走四方(图) 庆阳宁县曹杏搭载电商“顺风车”走四方(图)
  •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临夏县钱家村:以乡村旅游为依托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子(图)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临夏县钱家村:以乡村旅游为依托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子(图)
  • 乘动车 拜天地 30对新人参加中式集体婚礼情定兰铁 乘动车 拜天地 30对新人参加中式集体婚礼情定兰铁
  • 图解丨甘肃13市州发布最新通告 ,事关疫情防控! 图解丨甘肃13市州发布最新通告 ,事关疫情防控!
  • 甘肃旅游丨关山云海 甘肃旅游丨关山云海
  • 乘滑翔机俯瞰大漠美景 敦煌低空游览受热捧 乘滑翔机俯瞰大漠美景 敦煌低空游览受热捧
  • 丹霞口美食 让你的味蕾 也流光溢彩 丹霞口美食 让你的味蕾 也流光溢彩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临泽新华镇:就业扶贫车间开辟脱贫增收
2   民乐:持续推进消费维权机制改革
3   “三大篮子”沉甸甸 临泽特色正当时
4   礼县:凝聚电商人才力量 精准助力脱贫
5   康县碾坝镇:蔬菜产业助农走上小康路
6   灵台:蔬菜闯出致富路
7   临泽鸭暖镇:“扶贫车间”进村助脱贫
8   临泽:重点项目建设“多点开花”
9   临泽:提升景区服务功能 营造舒心旅游
10   高台:养殖蜜蜂让贫困户的生活“甜蜜蜜
11   漳县:“小超市”改变“大生活”
12   金塔:直播带货带出“网络扶贫”新路子
13   金塔:“政银企”对接“撑腰”企业发展
14   陇西:21名贫困残疾人“站起来”了
15   会宁:“牛产业”为脱贫再添“牛”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