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新时代 礼赞科学家◎科技之光】一颗蘑菇演绎科研人生——记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总工程师路等学
转载于2020年5月26日《甘肃科技报》
专家简介
路等学 男,汉族,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人,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食用菌研究室主任、西北特色食药用菌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国菌物学会羊肚菌产业分会副会长、中国菌物学会菌文化分会副秘书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北草原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内生真菌的菌群结构及生态功能研究”主持人,曾挂职张掖市甘州区科技副区长。主要从事食用菌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研究及食用菌优良菌种示范生产和应用推广工作。
本报记者 栗金枝 特约记者 李小波
他的生活很单一,说起来只和菌类打交道。
他的生命很充盈,学术科研、助农增收,他样样都努力实现。
他的工作专一、专业而又复杂,他对自己的业务要求就是把一件事情做一辈子,做到最好。他就是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总工程师路等学。
术业有专攻 “蘑道”无止境
今年58岁的路等学,一辈子都在和“蘑菇”打交道。
路等学的入“蘑”之道可以上溯到他在甘肃农业大学食品卫生检验专业读书时期,在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老师的“致学”精神感染下,初步认识了食用菌,开启了追求学术研究的梦想。1988年他从甘肃农业大学草原化学教研室调入生物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室后,从此与“食用菌”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的他还是一名风华正茂的青年,一头扎入食用菌的研究中,迈开了走向“蘑菇人生”的脚步。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30多年间,路等学对食用菌简直着了迷,对菌种的繁育和食用菌的生产如母亲对婴孩的呵护一般操尽了心。
他一丝不苟、孜孜矻矻地带领着团队执著于食用菌优良菌种的繁育生产与栽培技术示范推广,“一路一蘑菇、一菇一世界”。痴迷于蘑菇的他先后完成并发表了《柱状田头菇的基因组拼接和代谢通路分析》等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获得《茶薪菇胞外木质纤维素酶诱导方法及胞外纤维素酶发酵料》《采用黄芪提取液提高羊肚菌深层发酵菌丝体多糖含量的方法》等9项中国授权发明专利。
路等学还介绍了他们团队接手的项目,每个项目的顺利完成,都是他们埋头苦干、用心科研的最好证明。
“西北草原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内生真菌的菌群结构及生态功能研究”是路等学团队钻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项研究成果探明了紫花针茅不同组织器官可培养内生真菌的系统发育关系;紫花针茅根际和体内真菌菌群结构特征;明晰了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以及真菌的生态功能与宿主间相互作用等。
“这个项目的顺利完成,为紫花针茅根际和体内真菌的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为最终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科学依据。所有的研究最终都是要为民服务的。”路等学介绍。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茶薪菇胞外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研究”的完成,初步探索了茶薪菇胞外木质纤维素酶的诱导方法及其发酵料的配方,为茶薪菇生产提供了直接技术支持;“应用组学策略选育茶薪菇新品种与人工栽培技术研究”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合作,对现有的20种茶薪菇进行了分类,完成了全基因组测序和代谢通路研究;“功能化香菇规模生产技术研究”与中科院化学物理研究所院地合作,研究表明在香菇培养基中添加黄芪秸秆对提高香菇多糖的含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每次的合作中,我们都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项目科研对团队来说,也是一次次的打磨和考验。”路等学说。
“羊肚菌菌种选育与规模栽培技术体系研究”是甘肃省科学院应用研究与开发项目,通过栽培试验,初步建立了适合不同地区的羊肚菌栽培技术模式。通过实施羊肚菌设施化中试生产,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中,路等学团队的研究成果也受到科技界权威人士的充分肯定,他们先后获得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甘肃省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与二等奖各1次。
在各种荣誉面前,他说:“干了一辈子跟蘑菇有关的工作,我早已入了‘蘑道’,看见各种蘑菇像雨后春笋一样长出来就是我最开心的事。”
路等学团队查看菌类生长情况
科技利苍生 为民耐苦劳
食用菌生产是连接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的节点,在循环农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生活中,食用菌种类很多,诸如平菇、金针菇、双孢蘑菇、茶树菇、羊肚菌等,都是对人类身体极具营养价值的健康食品。在脱贫攻坚的重要节点,食用菌的规模生产无疑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又一途径,工厂化加工生产也成为地方经济开源增收的支柱性产业。
这是令路等学痴迷于“蘑道”的根本原因,他说:“传统蘑菇种植产量小、品种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经济效益较低;为提高产量、助农增收,应该选育适合本地特点的菌种和栽培技术,使食用菌研究、菌种繁育、食用菌生产销售、加工再销售成为一条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助推地方经济发展,让菇农富起来。”
为了菇农的脱贫梦想和幸福生活,路等学长期在“蘑道”上奔波,选育食用菌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2010年以来,他率领团队对西北草原经济价值极高、但研究难度很大的共生菌黄蘑菇(黄绿卷毛菇)进行生境调查、采样、菌种分离及特性研究;在张掖市甘州区挂职科技副区长期间,调研全市的食用菌产业,参与制定《张掖市关于推广食用菌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主持制定《甘州区加快食用菌发展的实施意见》,使食用菌产业确定为张掖市的第三大支柱产业,写入了政府2016年度一号文件;2017年以来又多次深入庆阳、甘南、临夏等地,对9个样点的野生羊肚菌进行生境调查和标本采集。
通过深入研究,他撰写了《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区,推动甘肃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甘肃省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等论文,推动甘肃省食用菌可持续发展,造福菇农,让食用菌产品成为农民脱贫的宝菇。
同时,为了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菇农的“红利”,路等学和团队又带着多项科研成果,长期奔波于陇原大地,面向全省现代农业主战场,向菇农们推广茶薪菇、香菇、羊肚菌等食用菌优良菌种和科学种植方法、生态循环种植模式,示范指导他们规模有序种植,积极探索特色优质食用菌的产业开发和应用,总结出了优质菌种在不同地区的种植模式。自1989年以来,已累计推广平菇、金针菇、双孢蘑菇、香菇、杏鲍菇、茶树菇优良菌种60万(瓶)袋,为食用菌种植企业和种植户带来至少6000万元的收入。
食用菌种植是一个费心、费力的活,在羊肚菌种植试验过程中,路等学总是深入田间地头,亲自参与种植的各个程序;种子种到地里后,他更是时时小心,处处在意,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时刻关注着温度、湿度、光照等是不是能让土里的菌种能够舒服的生长;浇水、通风、卷帘子都亲力亲为,精心呵护着菌种的生长。
他常对团队中的年轻人说:“我来自农村,习惯了做农活,也只有自己做了,才能更容易掌握技术并发现问题。农林研究员泥巴没有裹满裤脚,那只能说明工作不到位。”
2018年,在一次野外采样中,他一脚踩空跌下山坡,造成脊椎及肋骨严重骨折。手术后,医生劝告他不得进行频繁的体力活动,否则会带来后遗症,引起经常性的疼痛。但是在以后的野外调查采样时,他为了拍出理想的标本照片,又把医生的叮嘱抛到脑后,爬在枯枝烂叶上亲自采样。他的精神也同样感染着团队的年轻人。
如今在路等学及其团队的努力下,其研究成果、专利成果已经转化为“一路一蘑菇”。他们用科学技术为广大农民,特别是菇农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生活作出了奉献,为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新人有担当 团队共成长
2015年,路等学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于他来说,就是把蘑菇的事情做好,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中默默奉献、在无止境的“蘑道”中体现求真创新的价值观。
多年来,他行色匆匆,执着于“蘑道”,立足于“蘑道”,扎根于“蘑道”,却又拔擢于“蘑道”高屋建瓴。事实证明,在他的“蘑菇人生”中,他做到了“五个结合”,即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地方研究所与国家科学院相结合,食用菌科研项目实施与当地循环经济发展相结合,食用菌优良菌种示范推广与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
2018年,路等学承担了甘肃省委组织部重点人才项目,组建了“西北特色食药用菌研究团队”。为了向甘肃省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人才和技术支撑,作为团队的带头人,他把年轻人的成长放在心上,时刻关注;又通过柔性引进团队还吸纳不少高层次人才,对他们进行帮、学、带,大大提高了团队成员的科研素养。
在鼓励团队创新时他说:“生活里的事情往往是容易解决的,有很多经验可以遵循,而科研中不断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在年轻人身上是难能可贵的。”
“试验笔记一定要认真记、按时记、详细记,总结时才会省力省时,试验结果也就依据准确,得出的结论自然会正确。”在研究与试验环节时,他这样告诫学生们。
在他的悉心教诲下,团队成员成长迅速,其中一名“陇原学者”回到定西原工作岗位,已经独立承担省级项目。
30多年来,路等学和他的团队不断进取,取得的研究成果对甘肃省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作中作出了贡献。为帮助贫困地区广大菇农脱贫致富、为地方区域创新产业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8年2月,他被评为“2017年度甘肃省科学院先进工作者”。花甲之年即将到来,但在路等学的心里,科研之路还很长,自己能做的事情还很多,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止。他一直用自己的执着精神和实际行动诠释着“一路一蘑菇,一菇一世界”的人生理念。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