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兰州 正文
投稿

【兰州水源地】寺儿沟段:“穿山甲”分秒必争艰难掘进

2016-09-12 09:36:21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狄东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寺儿沟段—— “穿山甲”分秒必争艰难掘进

  记者 马进帅 文/图

  集洞挖、出渣、支护、通风、除尘等众多功能于一身,在水源地最大的控制性工程寺儿沟隧道,“穿山甲”TBM2,正以每天30米左右的速度掘进。

  记者日前来到地处兰州市西固区寺儿沟的水电三局制造安装分局项目部进行采访。这里又是一台TBM基地,与水电四局直属分局TBM1不同的是,这台TBM2掘进机“个子”小了许多,只有318米,比TBM1矮了97米,但相同的是两台TBM掘进机都是我国自主生产的双护盾TBM掘进机。 TBM2将在寺儿沟隧道内全断面岩石掘进施工中,承担穿越14480.529米的山体掘进任务。

  A

  “巨人”在窄狭广场艰难组装

  水电三局制造安装分局项目部坐落在距离西固区4公里的寺儿沟半山腰。兰州水务公司驻工地项目部经理周建峰介绍说,2015年8月30日,水电三局制造安装分局与总承包签订了《兰州市水源地建设工程项目(第3标段)施工合同》,由于工程是兰州市的“一号工程”,工程施工任务重,工期紧,项目部于开工前开始积极组织施工人员、设备、材料进场施工。

  “尽管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是我们未曾预料的。”周建峰说。

  在寺儿沟工地采访中,大家谈到最多的是工程推进中的种种困难。

  在进行工业广场施工开挖中,弃渣的渣料无处堆放,导致进场设备闲置,施工人员处于窝工,严重影响施工工期。为保证施工进度,他们与总包方、业主商讨,将征地范围内的寺儿沟沟底作为临时中转渣场(只限枯水期作为渣场),满足现阶段输水主洞进口槽挖及边坡临时开挖的30万方弃渣,待5号弃渣场具备弃渣条件后,中转渣场渣料重新挖运改弃5号渣场。

  设备在进场时受到进场道路的限制,经过南山路桥时受到限高影响,经过沟口路处受到限宽影响,导致设备只能拆成散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同时受到寺儿沟沟口的电缆沟施工影响,耽误设备顺利进场,这些因素直接延长了设备组装的工期。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设备的长度为318米,常规钻爆洞室开挖长度为350米,现有的施工时间绝不能满足工期要求。为了保证给TBM2设备组装提供施工工作面,经与总包方、监理、业主多次商讨,最终确定常规钻爆洞室段开挖200米。”项目部生产经理郑伟华说。

  于是,他们加大人员、设备的投入,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于2016年1月12日完成200米常规钻爆洞室段的开挖,于2016年1月27日洞内滑行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具备了TBM组装及滑行要求。

  据周建峰讲,根据现场工业广场的开挖情况,工业广场沿洞轴线距洞口的最大长度为110米,不能满足TBM设备完全组装好后再进行步进。在设备组装工程中,只能采用分阶段边组装边滑行进洞的施工方案,这又造成设备组装的工期滞后。

  TBM2掘进机设备于今年1月21日到场,为了尽快完成设备的组装,项目部加大人员、设备的投入,同时延长施工时间,最终在3月18日才具备了TBM2试掘进条件。

  B

  从施工优化到工法创新

  水电三局制造安装分局,是一支专业性的机电安装和金属结构制造安装施工队伍,主要承揽国内外大、中、小型各类水电站设备安装、金属结构制作、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特种设备的安装、大型机械设备运输等工程。

  2015年8月,制造安装分局成立兰州水源地寺儿沟TBM2项目部,分局抽调了机械、电气、液压等各个专业的精兵强将奔赴兰州,进行TBM2组装的学习监造、组装、掘进。

  郑伟华说,在寺儿沟工程中遇到的困难是他难以想象的。广场小,可以分段组装,边掘进边组装,但要命的泥质砂岩使我国自主生产的这部首台TBM掘进机遇到了最大的挑战。

  在施工中如何减少刀具消耗,降低工程成本,降低因换刀造成TBM停机时间,提高月进尺?他们带着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

  在施工管理上,“我们以‘安全、高效、持续’为理念,确保均衡生产。在TBM2刚开始掘进时,就优先采用了目前行业内最为科学的4/10/10倒班制,即每天上午停机四个小时进行设备维护检修,并将人员合理地分配到各个作业队,在正常掘进的情况下做到定岗定责,做到人尽其才、各司其职,提升了协同作业的凝聚力。”周建峰说。

  但是,任何高端和先进的设备,都要有一套针对性的管理模式和施工方法,转型中的水电三局制造安装分局人,没有满足于当一名学生,他们在学习、吸收、融合的基础上,开始了管理模式和科技创新的思索。

  测量队队长储德军说,TBM2在工程施工中首次采用大直径盘形滚刀,在世界上也属先例,着眼于为我国今后TBM工程进行刀具选型、刀具备件的采购和储备、刀具消耗成本分析提供依据,在施工中,技术人员注重数据的采集和归类,为我国自主开发大直径盘形滚刀储备实践依据。

  记者在三局工地采访时,了解到好多储德军的故事,他被工友们称为TBM2的“眼睛”。他说,TBM2工程输水隧洞设计内径4.6m,TBM2施工控制段长度14.1km,掘进机的导向系统为激光靶式,其基本原理与普通测量原理相同,它由一部电脑、一台全站仪和一部倾斜仪组成。激光靶式工作程序就是用电脑来代替人工操作全站仪,完成数据采集过程,通过对安装在TBM上的激光靶进行测量,并将全站仪测量的结果及时反馈给电脑,再由电脑程序绘制出TBM状态及TBM中心与隧道中心的位置关系(也就是掌子面的情况),反应给控制室,控制室以此来指导施工方向。

  “每15秒我都要向控制室发送一次数据,以保证TBM掘进机沿着正确的方向掘进,不然钻偏了就了不得了。”储德军说。

  从“水土不服”,到亮点纷呈,三局人敢为人先。今年5月17日,洞内连续皮带机、洞外转渣皮带机安装调试完成,TBM掘进具备连续出渣条件。掘进的第一方石料,通过2000多米长的皮带系统送出洞外,前期的工作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今年5月25日,因连续的强降雨导致主洞洞脸上方边坡崩塌,致使TBM2设备包括通风系统、连续皮带机系统设备被砸坏,迫使TBM2停机,一直到7月1日检修调试完成后再次开始试掘进。8月18日当日首次突破30米大关,掘进30.011米,创TBM2开始掘进以来最高纪录。TBM掘进机真正起到了“穿山甲”的作用,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获得了多方赞誉。截至目前,TBM2主洞掘进达1543.076米。

  C

  “三局馒头”与“地下工厂”

  在三局采访,与记者见面次数最多的一个人就是杨诚,因为他是管后勤的,每天都要在食堂里和他见三次面。一个星期的采访,记者和他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和杨诚聊天,说的最多的是他对馒头的创新,他还给他的馒头命名为“三局馒头”。

  一提起“三局馒头”,人们都会竖起大母指,夸三局馒头好吃,口感好,造型好,有嚼头。杨诚说,“九十年代,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三局部分下岗职工就是凭着三局馒头的牌子,在安康张岭、安康城内做起了三局馒头生意。在安康一听说是三局馒头,都赞不绝口。三局馒头好吃,安康人家喻户晓,有好多人为了能买到三局馒头,不惜跑好远来买三局馒头,真可谓三局馒头美名扬。”

  馒头一直是单位职工食堂的一种主食。一个简单的馒头,却被杨诚说得津津有味。

  “三局馒头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工艺制作方法,酵母发面制作方法,酵母发面创新制作方法。”

  “传统作法是把面发好后,制作成馒头坯子上锅蒸,这样制作有一定的缺陷,一是时间撑握不好就容易把面发过了,发酸了。二是碱的量不好把握,碱放少了,馒头会酸,碱过量了、馒头容易发黄,影响馒头美观和口感。我们三局馒头的制作是有窍门的。”杨诚笑着说,“先将35度左右的温水将酵母稀释后放入面粉中,用和面机搅拌而成。上压面机,经过数次碾压成形后,直接制作馒头坯子,上蒸车自发,蒸车门不关,加热,当馒头坯子自发后,再关蒸车门进入蒸制阶段,这样蒸出来的馒头又白,又美观、馒头多层口感又好。从而确保了馒头的制作成功率,大大提高了馒头制作效率。”

  8月16日下午15时许,记者征得项目部的同意后,跟随水务公司驻守三局的工作人员魏世宽前往1600多米深处的TBM2掘进掌子面。听调度室工作人员说,现在正值TBM2掘进时间,专门运送施工人员的小火车停运,要进隧道只好坐进出运料的小火车。在TBM广场大约等了30分钟,一列装满砂石和混凝土的小火车准备就绪。记者爬了上去,坐在了一根枕木上。“嘟!嘟!嘟!”随着小火车的三声长鸣,小火车缓缓在轨道上滑行。一分钟后,小火车渐渐加快了速度,车轮和钢轨相互撞击发出的声音在洞内回响,洞壁两旁的照明灯从眼前瞬间滑过。

  趁掌子面施工人员卸货的空档,记者跳下火车,边走边审视着这座藏在地下1600多米深处的“地下工厂”,由于正在作业,隧洞内温度比较高,318米长的“厂区”,走了不足三分之二,记者就已经汗流浃背了。在掌子面,TBM2处于停机状态。“现在正在装管片,掘进机暂时停机,待40分钟后,把管片安装完毕后就开始掘进了。”操作手刘家驿说。“为了保证安全和质量,TBM每掘进1.5米就要停下来安装管片,然后移动整个机身,再次开机掘进。”

  烈日炎炎,再次致敬高温下工作的建设者!水源地工程会记住你们的足迹和汗水。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