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学骄傲《飞天》创刊70周年 他们这样说……
本网记者 张兰琴 文/图
70年前,《飞天》杂志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甘肃首个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在经历了几度停刊,几度复刊,从《甘肃文学》到1981年更名为《飞天》后,这本扎根陇原面向全国的纯文学刊物,也是迄今为止甘肃唯一一家省级文学刊物,至今发行726期,成为我国文学界具有重要地位的刊物。
70年中,《飞天》像摇篮,培育了一大批优秀作家,陈忠实、贾平凹、路遥等后来成为中国文学大家的一大批当时很有影响力的作家、著名诗人都在《飞天》上发表著作,纪录了新中国的时代变迁;《飞天》像灯塔,照亮了一代代文学爱好者的梦想,照见甘肃大地70年砥砺奋进的变迁,培养出一代代优秀人才,也见证了与新中国当代文学并肩前行的陇原文学发展历程。
——编者说
纪念《飞天》创刊70周年展览在甘肃省艺术馆开幕
11月20日上午的甘肃省艺术馆里,省内外领导嘉宾和几代“飞天人”欢聚一堂庆祝我省重点文学期刊《飞天》创刊70周年。由甘肃省文联举办的纪念《飞天》创刊70周年展览同时开展,与会人员在座谈会上畅所欲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表达着对这本文学刊物的期许和祝福。
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青,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高志凌,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登渤,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建仁,省文联副主席潘义奎,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青山等出席活动,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正茂主持会议。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展览,给予本刊物高度评价,并向为之作出努力的老编辑颁发了《飞天》创刊70周年纪念奖牌。
领导嘉宾为《飞天》老编辑颁发《飞天》创刊70周年纪念奖牌
《飞天》作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刊物,铁凝、王蒙、吉狄马加、白庚胜、陈建功、高洪波、蒋子龙、连辑、刘醒龙、弋舟等都为《飞天》创刊70周年写了题词,成为这次展览上,除了《飞天》创刊70周年特刊和历年《飞天》期刊之外,备受瞩目的一个亮点。
铁凝、王蒙、吉狄马加等众多国内文学大家写的题词
飞天,代表的是甘肃博大精深的丝路历史,瑰丽璀璨的敦煌文化,也指的是一本沉甸甸的文学刊物。《飞天》的前身为《甘肃文学》,自1950年8月创刊,先后名为《甘肃文艺》《陇花》《红旗手》《甘肃文艺》,1981年确定刊名为《飞天》。
70年间,从创办、成长、壮大到发挥影响力,它寄托着党和人民对新中国文艺的热烈期望,承载着甘肃省历届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凝结着几代文学家、《飞天》编辑们的心血智慧。“《飞天》的几代编辑人,埋头伏案,辛勤耕耘,采撷文学精华,为陇原文学培养优秀人才,办出今天成果丰硕、声誉远扬的《飞天》。”王登渤说。
《飞天》创刊70周年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同时,《飞天》也在全国培养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走上文学道路,成长为我国文学创作领域的中坚力量。据他介绍,全国的作家诗人们,都知道黄河穿越而过的兰州,有一本值得称赞的文学期刊叫《飞天》。
从1981年起,《飞天》老编辑陈德宏开始担任副主编,在他的印象中,当时的《飞天》是月刊,已经扩展到144页,在《收获》《十月》等国内刊物还是双月刊,众多省级刊物还在60多页的时候,《飞天》的厚度已经可以容纳2个中篇小说,因此在全国“独占鳌头”,吸纳了陈忠实、贾平凹、路遥等众多国内新锐作家的作品。“《飞天》创刊70年,波折太多,贡献很大。今天看到这个展览,看到它的成果,这也是新形势下的新发展。”陈德宏激动地说到。
《飞天》老编辑陈德宏翻看展览上的历年《飞天》期刊
这本陪伴了几代人的文学刊物,不光是《飞天》老编辑们的骄傲,也是我省众多文学爱好者和创作者们的心灵港湾。兰州城市学院教师白晓霞说:“作为忠实的读者和投稿的创作者,我在大学期间就觉得《飞天》是一块文艺高地,为我省和全国的文学发展作出了贡献,它也是一块文学圣地,将来还会引领更多的甘肃文学人走向更广阔的文学前景。”
纪念《飞天》创刊70周年展览现场
与会人员参加纪念《飞天》创刊70周年座谈会
回望《飞天》七十年的丰硕成果,它扎根陇原,表达陇人思想,与中国当代文学一起,传递着国人文化自信这一时代主题。它也将继续远行,讴歌时代,滋养着人们的心灵世界。
相关新闻
- 2020-10-19范兴儒与“飞天”的一世情缘
- 2020-10-26天水机场新开天水至银川直飞航线
- 2020-11-11飞翔的舞蹈 ——论李建英绘画中的飞天形象
- 2020-11-11【文化关注】《飞天》的深情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