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新华镇:决战决胜拔穷根 圆梦奋起奔小康
产业旺收益好
近日,走进宣威村十四社在建档立贫困户赵立伟的牛舍内,工人正忙着喂食草料、20多头膘肥体壮的肉牛吃着草料、前来收购肉牛的买家络绎不绝……一派繁忙景象。
“在各项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我通过发展养殖脱了贫,养牛成了我们家致富的金钥匙,同时,也为周边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和介绍销路,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养殖好了每头纯利润三四千不成问题。”赵立伟地说。
近来来,新华镇切实用好产业扶贫这把“利器”,按照“镇有主导产业、村有支柱产业、户有致富项目”要求,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4+1+N”产业发展,增强自身发展动力。立足产业布局和资源禀赋,进一步做强设施农业,做大草畜产业,做靓特色产业,落实玉米制种2.65万亩,累计建成富强、胜利等5个高原夏菜示范基地,蔬菜面积达到1.1万亩,因村制宜发展中药材、小杂粮、甜叶菊等特色产品基地1.6亩。积极打造现代丝路寒旱农业食用菌产业园,建成菇棚20座,生产香菇35吨,带动 。以培育特色林果为目标,积极引进新品种,利用原有日光温室栽培油桃、樱桃10棚。建设西街宣威跨区域肉牛养殖小区1个、生态区和明泉村肉羊养殖小区2个,新发展牛羊养殖大户53户,牛、羊存栏量分别达到2万头、3.5万只。
新居美就业稳
走进临泽县新华镇生态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栋栋灰白相间、造型别致的二层小楼整齐排列,悠扬的板胡从四合院内传出,甚是动听,这正是搬迁到这里的老人们围在一起凑乐带来的欢乐。
“自从有了扶贫车间,一有空闲就到车间工作,最近还把机子搬到了家里,工资是计件制,一个月能挣2000元左右,现在既能照顾孩子,又能种地干农活,还能就近打工,真正是一举三得!”住到安置点的宋芳不仅圆了安居梦,还变成为服装加工扶贫车间的一名工人了。
新华镇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和脱贫攻坚最有效的措施,以政策引导、群众自愿为原则,严格执行易地扶贫搬迁“1+4”工作方案和“四条红线”政策,建成生态区、明泉村、锦源佳苑、县城安置点4个,目前,169户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全部搬迁入住。立足各安置点的实际情况和地域优势,有针对性地培育引进了种植、养殖、光伏发电、扶贫车间等一系列特色增收产业和就业平台,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户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集中富余劳动力,用活用足相关政策,探索建立了“企业+车间+贫困户(群众)”模式,打造了群众家门口的“扶贫车间”,让农村的一些“就业边缘人”变身车间工人,已建成服装加工、现代丝路寒旱食用菌产业园区等5个“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就业达80人以上,以“造血”代替“输血”,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面貌新动力足
“现在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这么好,我们一定要积极努力,增加收入,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党和政府的关心。”刚刚聆听了“好声音”志愿者宣讲的新华镇宣威村脱贫户殷万斌信心满满地说。
大张旗鼓表彰脱贫光荣户、多种形式宣传脱贫先进事迹、面对面开展理论对谈……新华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平台和载体,采取集中辅导、举办讲座、面对面交心、拉家常恳谈等方式,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活动,通过“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感化身边人”,使群众受激励、受感化,以昂扬的斗志、奋进的姿态进入全面小康。倡导群众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和自信自立的主体意识,把摆脱贫困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妥善化解争当贫困户、脱贫不愿退出等缠闹扯皮甚至奢望以闹求决、以访谋利等问题,通过扶志扶智等一系列精神文化扶贫工程,为贫困群众送去精神食粮,拔掉“思想穷根”,激发脱贫勇气,增强自我造血能力。
通讯员 赵玉梅 图/文
相关新闻
- 2020-09-24瓜州:瓜果飘香笑丰年 产业扶贫奔小康
- 2020-09-16会宁大沟镇:巩固脱贫成效不松劲 持续加力奔小康
- 2020-09-15宁县四房吴镇:稳定增收奔小康
- 2020-08-25灵台:东西携手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