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桂花营村“蜕变记”
“新房宽畅,交通方便,住着就是舒服”,今年55岁的老陆一边吃饭一边说。几年前,陆文光和家人蜷缩在不到2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墙面裂开、透风,屋顶瓦片损坏、漏雨。如今住进新房干着村里生态护林员工作、吃着低保,年底还有入股分红——每每想到这儿,陆文光眼角就笑出了皱纹。“如今这生活好的很,干啥我都有劲儿!”
老陆是崆峒区大寨乡桂花营村的贫困户。位于南部山塬区的桂花营村群山环绕、交通不便、村民居住分散,产业发展根基薄弱……诸多原因成了长期制约这里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我们村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原来路不好,好多村民都住在山上、没有自来水、一到下雨天出行就更加困难。经济发展非常缓慢,群众生活困难,2013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8户195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0.35%。”桂花营村党支部副书记马明亮说。
大寨乡桂花营村焕然一新的美丽乡村 魏丽/摄
继续坚守,只会在贫困线上挣扎。是守是走?何去何从?崆峒区用移民搬迁交出了一份答卷。
这一迁,这个偏僻落后的“山旮旯”迁出了一片新天地。庭院硬化了、危房改造了、产业发展了、厕所干净了、家里有自来水了……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一系列变化正在改变桂花营村原本的面貌。2019年底,全村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5180元,53户205人实现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25%。
“做梦都不敢想,我们村的变化真是太大了!通组入户的硬化水泥路,修建的饮水工程,我们村民的产业也发展了起来……”正在喂牛的村民马录彦述说着村里发生的可喜变化。
2016年,马录彦靠着5万元精准扶贫小额贷款搞起了养殖,2019年,她家还享受了6000元新购基础母牛补贴。“我家掌柜在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上班,家门口挣钱,也把家庭照看了。”马录彦说,政府还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给她家盖起新房,一家四口从破旧老屋里搬了出来,每年四五万的收入让她家脱贫摘帽后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大寨乡桂花营村焕然一新的美丽乡村 魏丽/摄
为让挪出“穷窝”的群众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大寨乡按下“扶贫+”快捷键,扶优做强特色产业,引领贫困户脱贫致富,把乡村振兴蓝图,变成了群众幸福生活实景。该乡按照贫困户每人8000元,非贫困户每人5000元的标准发放易地扶贫搬迁补助资金,并为自付金额超过1万元的贫困户再次发放补助资金,进一步减轻了贫困户的经济负担;利用地方资源和传统养殖优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现如今,养着286头牛的桂花营村,找对了致富路子,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通讯员 魏丽 苟依哲
相关新闻
- 2020-08-05【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背包客之家”的蜕变
- 2020-07-14灵台:奏响“脱贫曲” 走上“蜕变路”
- 2020-05-12文县:文明新风助力乡村美丽蜕变
- 2019-12-18礼县:一个脱贫村的产业“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