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崆峒区:桂花营村“蜕变记”

20-09-16 16:58 来源: 编辑:魏湘

  “新房宽畅,交通方便,住着就是舒服”,今年55岁的老陆一边吃饭一边说。几年前,陆文光和家人蜷缩在不到2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墙面裂开、透风,屋顶瓦片损坏、漏雨。如今住进新房干着村里生态护林员工作、吃着低保,年底还有入股分红——每每想到这儿,陆文光眼角就笑出了皱纹。“如今这生活好的很,干啥我都有劲儿!”

  老陆是崆峒区大寨乡桂花营村的贫困户。位于南部山塬区的桂花营村群山环绕、交通不便、村民居住分散,产业发展根基薄弱……诸多原因成了长期制约这里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我们村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原来路不好,好多村民都住在山上、没有自来水、一到下雨天出行就更加困难。经济发展非常缓慢,群众生活困难,2013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8户195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0.35%。”桂花营村党支部副书记马明亮说。

  大寨乡桂花营村焕然一新的美丽乡村 魏丽/摄

  继续坚守,只会在贫困线上挣扎。是守是走?何去何从?崆峒区用移民搬迁交出了一份答卷。

  这一迁,这个偏僻落后的“山旮旯”迁出了一片新天地。庭院硬化了、危房改造了、产业发展了、厕所干净了、家里有自来水了……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一系列变化正在改变桂花营村原本的面貌。2019年底,全村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5180元,53户205人实现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25%。

  “做梦都不敢想,我们村的变化真是太大了!通组入户的硬化水泥路,修建的饮水工程,我们村民的产业也发展了起来……”正在喂牛的村民马录彦述说着村里发生的可喜变化。

  2016年,马录彦靠着5万元精准扶贫小额贷款搞起了养殖,2019年,她家还享受了6000元新购基础母牛补贴。“我家掌柜在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上班,家门口挣钱,也把家庭照看了。”马录彦说,政府还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给她家盖起新房,一家四口从破旧老屋里搬了出来,每年四五万的收入让她家脱贫摘帽后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大寨乡桂花营村焕然一新的美丽乡村 魏丽/摄

  为让挪出“穷窝”的群众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大寨乡按下“扶贫+”快捷键,扶优做强特色产业,引领贫困户脱贫致富,把乡村振兴蓝图,变成了群众幸福生活实景。该乡按照贫困户每人8000元,非贫困户每人5000元的标准发放易地扶贫搬迁补助资金,并为自付金额超过1万元的贫困户再次发放补助资金,进一步减轻了贫困户的经济负担;利用地方资源和传统养殖优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现如今,养着286头牛的桂花营村,找对了致富路子,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通讯员 魏丽 苟依哲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第二届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推介会将于9月22日在兰州开幕 第二届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推介会将于9月22日在兰州开幕
  • 一图读懂|网络安全怎么更安全?听听网信办主任怎么说 一图读懂|网络安全怎么更安全?听听网信办主任怎么说
  • 【2020网络安全周·电信日】动画|火眼金睛,电信诈骗无处藏 【2020网络安全周·电信日】动画|火眼金睛,电信诈骗无处藏
  • 政府主导 创新驱动——兰州智慧停车建设开创崭新局面 政府主导 创新驱动——兰州智慧停车建设开创崭新局面
  • 第十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25日开幕 第十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25日开幕
  • 兰州机场单日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兰州机场单日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 甘肃发展乡村旅游蹚出“特色路” 甘肃发展乡村旅游蹚出“特色路”
  • 官鹅沟大景区鹅嫚沟恢复开放 官鹅沟大景区鹅嫚沟恢复开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瓜州:文明实践“暖风”在乡村学校“升
2   会宁大沟镇:巩固脱贫成效不松劲 持续
3   高台巷道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
4   漳县“消费扶贫月”扶贫大集市热闹开市
5   民乐:“一企一策”解难题 精准帮扶促
6   漳县:做实马铃薯病虫害防控,保障秋粮
7   临泽:魅力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8   徽县王向华:俯首甘为孺子牛 初心闪耀
9   山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经济健康
10   灵台: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11   临泽:加快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园
12   敦煌黄渠镇:2000余亩葡萄开秤收购
13   漳县:文明实践“九大载体”点亮群众新
14   高台王吉虎:身残志不残 养羊走上致富
15   会宁:全力以赴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