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一针一线讲述非遗传承人的故事
在山丹县非遗研究中心,有两名“绣娘”正坐在桌子前绣着鞋。在一旁的展架上,陈列着刺绣系列的其他产品,有鞋垫,有婚鞋,还有给小孩子穿的鞋子。刺绣非遗扶贫工坊的非遗传承人杜晓丽向我们介绍了她的刺绣经历。
“是热爱让我坚持了10年的刺绣事业”
刺绣,是杜晓丽坚持了10年的爱好。1996年杜晓丽高中毕业,待业在家,一个偶然机会让她接触到编织和刺绣。
刚开始,杜晓丽绣鞋垫、拖鞋,做了两年不景气,就换了个思路,做起了串珠和立体刺绣,产品销售得很好,同时也带动了爱好手工的姐妹。
“是热爱让我坚持了10年的刺绣事业。”杜晓丽说。
2015年省妇联“陇原巧手”项目正式实施,杜晓丽积极报名参加全县“陇原巧手”培训班。后来她成为“陇原巧手”培训班的老师,每年培训100个学员,已经连续培训了4年。杜晓丽开办店铺后,也在店内进行免费培训,“都是爱好的姐妹和留守姐妹,只要愿意学,我就免费教。”至今,这样的免费培训,杜晓丽已经坚持了8年。
2018年,她注册了“山丹余玲邑工艺有限公司”。2019年研发设计的“马当先”文创产品获得外观专利设计,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019年6月成为“手工编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项目优秀传承人。2019年山丹县余玲邑工艺有限公司刺绣被认定为甘肃省级非遗脱贫就业工坊,2020年6月被妇联定为巾帼扶贫车间。
由左至右第六位为杜晓丽,图源今日山丹
“只要身体允许,我就琢磨新产品”
2014年,恰逢大量农民进城,买装饰品的人很多。杜晓丽忙不过来,就让会刺绣的姐妹来帮忙,按做的产品件数付给这些“绣娘”相应的报酬。
杜晓丽表示,忙的时候一天要工作10个小时左右,长时间的刺绣也让她的颈椎不太好。即使这样,杜晓丽还在从事着刺绣事业,并带动更多的人学习刺绣。她慷慨地传授着刺绣技艺,尽心教着每一个学员,帮助当地留守妇女有了稳定的收入。
“只要身体允许,我就琢磨新产品。”杜晓丽说。
余玲邑刺绣非遗扶贫工坊的刺绣产品“马当先”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山丹军马场的马,寓意“一马当先”,该产品已申请专利。目前,他们的刺绣产品有7、8种。
新产品的不断推出,受到了很多刺绣爱好者喜爱。杜晓丽说,利用网络直播进行产品推介,顾客通过微信联系进行下单预定。关于今年刺绣产品线上线下的销售情况,杜晓丽回答道,由于疫情,今年实体店的销售情况较好。
杜晓丽指着一双鞋对我们说,这样的鞋是定制的,大概需要2天完成。使用的是空心线,鞋底是统一批发的牛筋底,一双成品可以卖75元,本月大概卖出了2000双,“用户评价不错”。
杜晓丽与文创产品“马当先” 受访者供图
“把刺绣传承下去”
学习刺绣大多是当地的中年女性。“有好学的姐妹,”杜晓丽说,“喜欢并学习刺绣的年轻人不多。”学习刺绣的人“青黄不接”,这是刺绣技艺传承所面临的困难,也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巾帼扶贫车间的建立让非遗文化成为看得见的扶贫力量,为刺绣的传承发展带来了希望。
学习刺绣技艺需要月1年的时间,学员可自愿选择感兴趣的技艺,并跟着杜晓丽学习。“现在有20多个工人,多是留守妇女。专注做一种,5到6天就会。”提及政府的相关鼓励性政策,杜晓丽说;“开办展会销售,提供场地,这里的场地就是政府提供的。”
杜晓丽表示,刺绣产品的年收入约8万元,做的多,赚的就多,有空就可以,比较随意灵活。关于未来,杜晓丽还有这样的期待:“我希望爱好的姐妹都加入我们的团队,把刺绣传承下去,希望政府能对传承的姐妹们,给以经济上的鼓励。”
随着山丹县非遗工作向纵深发展,山丹的非遗文化、传统技艺正在“活起来”“走出去”“火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利用一双巧手和一项技艺脱贫致富,非遗文化和传统技艺成为发展致富的新动力。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指导教师周兆瑜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