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敦煌研究院:做“敦煌守护神” 讲好敦煌故事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也是东西方各民族相互交流的通道。千余年来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造就了莫高窟这座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形成了独特的敦煌文化。
让敦煌文化同命运、共呼吸
“敦,大也,煌,盛也。”无论是古代的丝绸之路还是现代的“一带一路”,敦煌艺术之“大”“盛”在中国文化艺术中始终占据重要的一席。
洞窟里,手电筒的灯光扫过精美的壁画和恢弘的雕塑,在讲解员的介绍声中游客们仿佛置身于神秘的敦煌故事中。游客们能从精美的壁画和神秘的历史故事中感受到敦煌独有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底蕴。
正是因为敦煌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和包容性,它才能够和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成为灵犀相通的命运共同体。
敦煌文物的创新性保护和创造性转化,同样能为沿线的“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文物保护工作的丰富经验。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说:“在研究方面,我们不断推动国际交流,通过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目前,敦煌研究院已经跟部分“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派专家学者前往印度、伊朗、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等国家进行考察访问,同时跟这些国家签订合作交流协议并建立学术交流机制。
在国内文化传播方面,敦煌研究院还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纪录片《敦煌》。该片从敦煌的传奇发现讲起,描摹了敦煌莫高窟迷人的艺术杰作和文化宝藏,诉说了敦煌从繁盛到浩劫的曲折历史,也记叙了几代中国人对敦煌文化的保护与弘扬。
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敦煌研究院联合拍摄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海上丝绸之路典型代表吴哥窟与作为陆上丝绸之路典型代表的莫高窟正是由于两者存在文物与宗教文化相似的共同点,“两窟”超越时空的文明对话才得以实现,这展现了“一带一路”的文化底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涵。
赵声良表示,将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向世界讲好敦煌故事。这不仅充分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成果方面的显著成绩,而且能够让敦煌文化更加包容开放。
赵声良院长接受采访中 沈丹/摄
让专业化人才成为“敦煌守护神”
敦煌研究院作为敦煌学研究的科研单位,在敦煌文化的保护、研究、弘扬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敦煌研究院的每一位“守护者”。
敦煌研究院前静静屹立着第一代掌门人常书鸿先生的半身像。这座“敦煌守护神”的雕像象征着一代又一代敦煌学研究者前赴后继、扎根西北,也秉承着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大隐隐于黄沙之中 沈丹/摄
敦煌气候干燥,风沙大,自然条件差。为留住人、培养人,敦煌研究院想了许多办法,下了很大的功夫。
“文物保护最根本的是人。敦煌研究院经历了七十多年的历程,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就是因为我们有一批强有力的人才队伍。”赵声良说。
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与国内外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年都选派学者到英、美、法等国家开展短期交流研究和进修学习,让青年学者接触国际敦煌学研究和文物保护领域,积累经验,扩展视野。目前,敦煌研究院许多学术骨干都有国外交流学习经历。
敦煌研究院还不断完善科研补助和课题鼓励机制,从工资、津贴、住房等各方面给予学者支持,激发青年人才的研究活力。
75年来,敦煌研究院的职工由最初的数十人发展到1400多人。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骨干投身于大漠,守护莫高窟,传播敦煌文化,弘扬莫高精神。
正是有像他们这样一代又一代的“敦煌守护神”,敦煌,这颗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才得以历千年而不衰。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指导老师周兆瑜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