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走进阿克塞之二:专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的“年轻人”
敦煌向南,80多公里处,便是阿克塞。
真正遇见哈利木剑主任和他的搭档们是在一个骄阳似火的下午,我们约好三点在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见面,当时正值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 “古尔邦节” (又称宰牲节)的第二天。
前天下午的我内心忐忑地给哈主任发了微信消息,没想到很快收到了回复——这个人,愿意在他们最隆重和盛大的节日之际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访谈。
“我们要回到阿克塞”
对阿克塞的很多哈萨克族年轻人来说,出去上学,然后回到这里,是他们生命的一个循环。
“我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也就是现在的西北民族大学。”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县融媒体中心制作部主任哈利木剑在听说我们是兰州大学的学子后倍感亲切地说道。从2007年参加工作到如今,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3个年头。
期间,他从一名记者到专题工作室的制作,再到现在的制作部主任,一路学习、一路成长。
融媒体中心成立后,作为制作部的主任,他肩负的责任更多。从整个制作部的人员分工、新闻制作以及节目审核,整个流程他都要认真细致地考虑。
作为当地重要的新闻发布平台和传播中介,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任务除了日常的新闻采编,也涵盖了当地事业单位的一些大型活动和事件的报道。
由于读书是在“民考汉”学校,哈利木剑的汉语说得很好,和我们交流起来完全没有障碍。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很多趣事,也谈到了工作后遇到过的烦心事。
与采访对象对话现场 贾玉凤/摄
在他们单位,和哈利木剑一样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的有不少人。他们通过学习、读书、考入外面的民族大学,然后在毕业后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扎根家乡,建设家乡。
同在制作部的美尔古丽和他一样,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只比他晚两届,严格意义上算是他的师妹。从2012年入台后,一直在负责新闻节目的后期制作。作为目前制作部的少数女性之一,美尔古丽在工作业务能力上也毫不落下风。现在的他们,已经成为了工作上紧密协作的搭档。
制作部工作现场(从右往左第一、第二、第四分别为哈利木剑、美尔古丽和塞尔泰) 图片由哈利木剑提供
阿克塞县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的交汇处,是哈萨克族和汉族聚居融合的一个主要地区。
20世纪90年代末,在政府的帮扶下,这里的人们从山脚下的老县城搬迁至现在的新县城,放弃以往逐草而居的生活,早早地过上了人人羡慕的小康生活,也吸引了大批学子。
“融媒体这方面,我们还很年轻”
2018年8月22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在这种全员参与的形势下,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电视台也进行了积极的改革。
在具体改革过程中,阿克塞主要建构了以电视新闻为基础,“多彩阿克塞APP”为中心,微信公众号和抖音短视频账号为辅助的全方位、多渠道、全天候的发布平台。
在融媒体中心,我们看到了一面巨大的多媒体墙壁。上面展示着“多彩阿克APP”上的播出新闻,并按照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不同类型做了分类,清晰明了、简单直观。
融媒体中心多媒体墙壁 图片由哈利木剑提供
除此之外,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还借助酒泉广播电视台打造的以“新闻+政务+服务”为核心的综合型移动客户端“最酒泉”平台,实现了县级新闻市级播报的目的。
在未改制之前,哈利木剑是专题部的一员,主要负责一些重大节日或事件专题的后期剪辑制作。但是目前他们的工作任务相当繁杂:常规节目的制作、新闻专题的策划、短视频的发布以及汉哈双语节目的制作全部聚集到了这个小小的制作部。
“目前,我们的融媒体建构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尤其是在专业人才方面,更是面临一个大的缺口。很多年轻人在外面上大学之后,随着视野的开阔和思想上的开明,更乐意选择留在外面、争取更好的工作机会,我们的新鲜血液太少。”
互联网快速发展,受众对于新闻形式和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新闻制作的过程中吸引观众、获取关注,如何使用新兴的媒介技术最大程度地开发潜在的受众,这是他们目前很关注,也很在意的问题。
“明年就是建党100周年了,我们仨计划着到时候一定要做出一部专题纪录片。这是对我们专业技能的考验,也是融媒体时代下我们为自己的正名。”这是谈话的最后,哈利木剑主任嘴里一直念叨着的事情。
“哈萨克族的文化需要我们传播”
访谈结束后,哈利木剑主动邀请我和同行的小伙伴去吃饭,对我们表达欢迎的同时一同欢庆古尔邦节。
饭桌上,同行的融媒体中心制作部人员塞尔泰主动为我们唱起了《冬不拉的琴声》《人生只有一个朋友》等哈萨克族民歌,在哈里木剑和美尔古丽的应和下,用哈萨克族接待朋友的方式向我们表达热情欢迎。悠扬空旷的歌声从他们的嗓子里流淌出来,又缓缓流入我们的心间,浓烈而不张扬,一时间让我们心生许多感动。
塞尔泰及其他记者外出采访现场(中间为塞尔泰) 图片由哈利木剑提供
“我从小就喜欢学习历史,尤其是对哈萨克族的历史比较感兴趣。”与其他两人相比,塞尔泰的长相最具民族特色:肤色白皙、五官深邃、且发色偏黄,是典型的哈萨克人长相。作为“民考民”的学生,塞尔泰是当地为数不多的懂得哈语撰写的人之一,因此在电视台工作期间也承担了哈汉双语翻译的工作。
塞尔泰还告诉我们,他之前在文旅局工作,2014年调到电视台后就再没有放下过手中的相机,即使加班是家常便饭——因为热爱,也甘之如饴。
“近几年,在其他民族婚礼文化的冲击下,我们本民族的年轻人在结婚庆典方面越来越少本民族文化和特色,这对我们自身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有冲击的。”说这话时,哈利木剑微微低着头。
当地举办节日时外出采访 图片由哈利木剑提供
“我们一直想着策划关于民族文化方面的专栏节目或者系列纪录片,通过现存的资料纵向追溯,将文化表象之下的深层意涵展示出来。比如我们的舞蹈‘黑走马’,每个不同的动作出现的缘由和表达的意义也是各不相同的。”这是哈利木剑及他的三人小团队一直在做但还未做成的事。
融媒体中心的这些“年轻人”,是西北边陲小镇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里的普通居民、是从事多年新闻事业拥有丰富经验的传媒人、是肩负着弘扬哈萨克族民族风俗和文化的使者、更是在融媒体改制的浪潮中奋勇拼搏的健儿。
他们年过三十,却依旧是融媒体发展过程中的“新人”,是对新闻事业抱有最初本心与热情的新人,也是对哈萨克族文化有情怀和坚守的年轻人。
手记:
本篇稿子其实写下来有些一波三折。
在采访之初,我做好了录音和记录的两手准备。但是在对话的过程中因为时间上比较长,我记录了一半就暂停下来,只录了音。后期写作的过程中打开录音后,对方的话语却听得不是很清楚,因为用的手机录音,离采访对象有些远,所以只能按照自己询问的问题努力回忆人家的回答。
其次,因为当时我采访的目的在于完成自己的论文,所以在进行询问的过程中问题范围比较狭隘、目的性较强、主要是针对短视频方面的问题,对于他们的工作细节和故事性并没有深入挖掘和探索。因此在成稿的过程中,只能依据我所得的仅有的素材把他们融在一篇稿件中。整篇文章看起来比较干枯,人物形象也不够鲜活和生动。
韩老师对我的大小标题以及开头进行了重点指导,使我明白,好文章标题和开头一定要好。我个人对于实题和虚题的把握总是没有那么准确,因此初定的题目“三十而已,依旧是新人”并不能看出我要写的内容和主题是什么。最后老师把几篇阿克塞的稿件合起来变成一个系列才让我长舒了一口气。
晓红老师对我的指正更是涉及方方面面:大到整体内容故事性的欠缺,小到段落词句的表达,这些意见使我很受启发。但是我也明白,因为我第一次采访准备问题的不足导致成稿出现问题,这些问题除了补采是难以解决的。因此,在以后的采访过程中,我更应该对采访的问题和内容做提前安排和万全准备。并且,在稿件修改的过程中,趁热打铁是最有效的,而我在这中间拖延的时间有些长。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指导老师:韩亮、王晓红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