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达隆东智:裕固草原春天的记录者

20-08-04 13:32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田洋

【专题】第十届兰大新闻学子重走中国西北角接力采访活动

  “笔名‘哈布尔’是我的裕固族名字,在裕固语里是春天的意思,”他说,“‘达隆东智’是我的藏语名。”

  到达张掖市肃南县城的时候,雨已经停了,空气微凉,远处群山顶上雾气缭绕,格外美丽。行至县城西南端的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我们见到了裕固族作家达隆东智。

  远处群山雾气缭绕(张霄/摄)

  他留着及肩的微卷发,唇上和下巴蓄着小胡子,上身一件深蓝色运动外套,说一口带方言的普通话,随和又略带沉郁。

  裕固族是甘肃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不过1.4万,以畜牧业为主,其历史悠久、文化独特。达隆东智是土生土长的裕固族人,多年来从事着裕固族历史文化、语言研究和文学创作,尤其擅长小说和散文。

  民族特质的记录者

  “我的创作从来离不开牧区生活。”乡下的学校和牧区连在一起,他小学就是在小镇的村子里上的。初中时,他对文学产生了兴趣,阅读很多国外名著,比如《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静静的顿河》,以及东北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狩猎民族的一些作品,“他们的生活的自然环境和形成的习俗和我们民族都是非常相似的。”

  由于交通不便等各方面的原因,高中毕业后他回到牧场放了4、5年的羊,耽搁到21岁才去读大学。大学毕业以后,他被分配回到老家乡政府工作,“8年工作都在牧区,所以我几乎从来没有离开过牧区”,这时候,他渐渐萌生了写作的想法。

  “草原民族并不是人们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剽悍的民族,草原人的心灵是比较脆弱的。”他们坚强,能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能对抗凶悍的对手和敌人;他们也善良脆弱,面对草原上的生灵,面对自然万物。

  裕固族人游牧变迁的生活,塑造了他们顽强坚韧的民族特质。在达隆东智的作品中,常常表现出老牧人们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变迁时坚韧不屈的性格特征,《古老的东营地》中主人公吉尔格林就有着对顽强生命意识的强烈渴望。

  这个坚韧的民族也是忧郁的。曾有一位裕固族人这样说道:“歌谣的灵魂是忧郁的。”不像蒙古长调那样高亢嘹亮,裕固族的民歌婉转悠扬但充满忧郁,这与他们辗转的游牧生活分不开。他在写作之外,还参与了《裕固族民歌档案》《裕固族歌谣谚语集》等专著的翻译撰写和编撰工作。

  从事文学创作20余年,达隆东智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文化作品200余篇幅,致力于通过用裕固族这个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来反映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并展现出本民族的独特品质。

  草原生态的守护者

  “牧人是最好的生态老师,是最好的游牧者,也是一个守护者,他们一定要守护住这片草原,” 达隆东智认为,裕固族的牧人对自然充满着敬畏之情,永远保持着神秘感。在达隆东智的作品中,总是充满着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游牧文化和生态链是紧密相连的,游牧文化中本身就包含着生态文化,”他说,“在牧人们看来,草原上能养殖多少牲畜,他们心里都是由有数的,多一只都生存不了。”

  裕固族牧民的四季牧场是维护自然生态链最好的证明。春夏秋冬,他们为了维护草原的生态平衡,跟随季节的流转,赶着牲畜去遥远的草地放牧。在达隆东智的小说中,还有许多关于“转场”民俗的描写。“但现在半定居的生活状态和围栏放牧的情况,会使整个草原生态链遭到破坏,”对于这种情况,他表现出深深的忧虑。

  “我们一直信仰万物有灵。”裕固族人认为万物皆生灵,他们在长期辗转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形成了这种自然的价值观和生态观,形成了信仰天地的游牧文化。

  “拥有‘五畜’的时候,牧人们心灵是富有的,他们从不感到寂寞。”牧人们对自然生灵有着深厚的感情,将鹿奉为神圣之物,尤其尊重马,不会随意猎杀出售,甚至认为狼和人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达隆东智即将出版的动物小说集《昆木杰敦之夜晚》中,就描写了动物的灵性精气以及牧人们对一切生命的尊重与呵护。

  “即使将来不放牧,守护的也应该是牧人,他们会比任何人都守护得好。”他说。

  民族文化的传播者

  “我不想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作家,就希望我的作品能够传承下来,给后代留下影响。”谈到对自己评价与期望,达隆东智很谦虚。但他说自己内心是满足的,最大的欣慰就是把父辈们留下的故事和歌谣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出来。

  文学的创作离不开野外实践。达隆东智通过长期扎实的田野作业,搜集了大量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也接触到了很多裕固族老人。他说:“最让人感动的是老人们充满底气,无论他们悲伤还是高兴,都会去唱歌,让河流听一听,让树木和森林都听一听。”

  达隆东智与采访者交谈(王建珍/摄)

  达隆东智目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已经到了后期。他告诉我们,这部小说不受历史、时间、地点的约束,用本民族口述的方式,把游牧分为几个阶段,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表达出来。他未来的创作也将延续这种方式,“把我们牧人最美好的东西,传给我们56个民族,传给世界。”

  但随着现代城市生活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和作家都受到了市场和读者的边缘化,尤其是像裕固族这种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曾经有一个编辑就向他提议,建议他写一写现代的城市生活,但他拒绝了。

  除了通过文学作品记录裕固族的文化,他也进行着裕固族语言方面收集整理的工作,裕固族语言历史古老、词汇丰富,被专家称为古代蒙古语和古代突厥语的活化石,他曾在2016年出版过一本《东部裕固语汉语词典》,历时8年完成。

  对于裕固族的文化,他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继承发展。裕固族非遗文化传承人杨海燕结合现代人对服饰的审美观念和心理特征,创新发展了裕固族的服饰文化,达隆东智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将裕固族的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同时他也强调:“创新不要紧,不要把原来的元素符号变了。”

  而对于他自己来说,他希望通过自己作品能让全国和全世界都知道,“有这么一群不为人知的游牧民族默默地生活着,就很不错了。”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指导老师张春、张华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达隆东智:裕固草原春天的记录者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达隆东智:裕固草原春天的记录者
  •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沙漠里的“沙雕”:民勤新景观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沙漠里的“沙雕”:民勤新景观
  •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甘南迭部:村民吃上“文化饭”,搭上“旅游车”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甘南迭部:村民吃上“文化饭”,搭上“旅游车”
  • 【陇人相】逐梦起舞者王琳:用肢体演绎艺术人生(图) 【陇人相】逐梦起舞者王琳:用肢体演绎艺术人生(图)
  • 【陇人相】脱贫路上的实干家——“牛”人马占清 【陇人相】脱贫路上的实干家——“牛”人马占清
  • 【跟着总书记看甘肃】三代治沙人向总书记汇报:“去年今春我们又压沙补植3.5万亩” 【跟着总书记看甘肃】三代治沙人向总书记汇报:“去年今春我们又压沙补植3.5万亩”
  • 【跟着总书记看甘肃】长图|武威黄花滩盛开幸福花 【跟着总书记看甘肃】长图|武威黄花滩盛开幸福花
  • 【跟着总书记看甘肃】长图|武威黄花滩盛开幸福花 【跟着总书记看甘肃】长图|武威黄花滩盛开幸福花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达隆东智:
2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我在天梯
3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沙漠里的“
4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甘南迭部:
5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肥仙女”
6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高原牦牛帮
7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西瓜种植户
8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下河清的“
9   【陇人相】逐梦起舞者王琳:用肢体演绎
10   凝聚党管武装强大合力 携手共促地方经
11   【陇人相】脱贫路上的实干家——“牛”
12   【抓项目 促发展】韩家峡水库工程进展
13   好环境引来总投资20亿元项目!金昌市规
14   金昌市建立并实行旅游市场“红黑榜”制
15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戈壁滩上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