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我在天梯山修文物”
还未走到13号窟,我们就已经听到了那边传来的“叮叮当当”的声音。
见到天梯山释迦牟尼大像的时候,很难不去注意它面前的施工挡板,据我们了解,天梯山石窟的释迦牟尼大像受盐分的影响以及长期的雨水冲刷,在佛脚处形成了酥碱坍塌,破损十分严重,修复工作迫在眉睫。
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城南50公里外的张义镇灯山村,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作为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更是在学术界享有“石窟鼻祖”的美誉,“曾参与修建天梯山石窟的高僧昙曜,后来也参与了云冈和龙门石窟的修建 ,而且云冈和龙门石窟的艺术风格相似。”在天梯山石窟的副研究员赵旭峰看来,这是天梯山石窟被称作“石窟鼻祖”的有力证明。
天梯山石窟的重要地位以及石窟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个修复工作没有那么简单,而敦煌研究院在石窟修复方面最有权威,所以天梯山石窟整体是由敦煌研究院的专家负责。
我们到达天梯山石窟时,正值早上9点,太阳还未完全升起,石窟旁水库的水面上映着周围的山,偶尔掠过的微风也会在水面掀起涟漪。
顺着通往佛脚的长梯下去,“咔、咔、咔”这种整齐的切割声便越来越清晰,到达佛脚处才发现那是几位师傅切割麦草的声音,高登左手将杂乱的麦草送到切割刀下,右手往下压,就将麦草分成了长短大概一致的小节。“我们这个制作工艺基本还是遵循古法的。”来自敦煌研究院的王俊杰介绍,经过切割后的麦草会跟泥和在一起,这样做的话,泥土的粘性就会增强很多,这种古法修复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文物价值。当被问及为什么不用机器裁切麦草时,王俊杰告诉我们“不同的部位对麦草的长短也有不同的要求。”
佛教最底部需要的麦草可以长一点,但是用在脚面上的麦草就要短一点,这样表面才会显得平滑,采用机器裁切麦草,长度可能就达不到要求,而采用手工裁切的方式,师傅们可以自己控制麦草的长短。我们也在现场看到,高登和王俊杰每裁切完一堆麦草后,会对裁切后的部分进行筛选,对长度不满意的麦草进行二次加工。
高登和王俊杰正在切割麦草 图/赵碧波
“目前我们还只是在做这个准备工作。”王俊杰介绍,天体山的崖体时间太久,有一些裂缝,下雨之后崖体会有渗水的情况,加之旁边有个大水库,所以天体山的渗水问题比较严重,在对佛脚修复前,要先解决渗水问题。“你听那里面‘叮叮当当’的声音,就是在钻眼,方便架网呢。”王俊杰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在想办法解决渗水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方案,能想到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降低水位,让地面直接下降一米多,然后铺上鹅卵石。
除却佛脚修复,敦煌研究院也负责天梯山石窟壁画的修复。
多次参与壁画修复的李剑介绍说,今年八月将在武威博物馆展出的天梯山石窟壁画就是由他们今年五月完成修复的。
“壁画的修复和佛脚的修复工艺不同,侧重点也不一样。”拥有多年壁画修复经验的李剑介绍,佛脚的修复需要将缺失的部分补齐,对形体有一点可能会改变,而壁画的修复则更侧重于加固,不会改变壁画的形体。“如果对壁画颜色进行修改的话,估计我们都要被抓起来了。”李剑说完忍不住笑了起来。壁画经过长时间的变化,会掉落、脱色,但修复壁画并不会填充掉落的颜色,改变原有的色彩,壁画的修复工作主要是颜料加固,还有就是对掉落的墙体进行加固、 清扫壁画上的灰尘和鸟粪等杂物。
当被我们问及为什么会选择文物修复这份工作时,王俊杰顿了一下才回答道:“我大学时候学的是美术,我对这些都特别喜欢、特别感兴趣。”文物修复对他来说既是工作,也是爱好,从最开始对莫高窟感兴趣,到后来工作中接触到石窟修复,这种兴趣就延伸到了整个石窟的修复,王俊杰觉得自己对这份工作还是很感兴趣的。
释迦牟尼大像的佛脚修复工作于今年6月开始动工,预计年底完成,在佛脚修复完毕之后,敦煌研究院明年初将开始对13号窟的壁画修复。“我们做的修复只是减缓文物的受损速度,没有哪项工程是可以永久存在的,它只是时间问题。”高登说道。
中午快十二点时,太阳正强烈,我们也准备离开,回头一看,发现高登一行三人还在裁剪着麦草,而佛脚处的“叮当”声仍萦绕耳边,犹如横亘千里的祁连山脉,绵延不绝。
我们希望,石窟的下一次修复能来得晚一些。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指导老师:甘肃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主任杨德灵、驻武威通联站站长卢昕。带队老师王晓红、韩亮,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