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图说甘肃

美丽的甘肃

18-03-08 08:33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玉芳

  美丽的甘肃

  嘉峪关城楼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山丹马场

  (本版图片由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提供)

  玄承东

  开篇语

  走一步千年,望一眼万年。

  没有哪块土地,自然和人文资源能像甘肃这样丰富多彩。

  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在这里交汇,始祖文化、农耕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等多元文化在这里叠加。

  这里汇集着千姿百态的山川河岳,拥有除海洋和岛礁之外的全部地貌。这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神奇的土地孕育了神奇的文明。

  本报从今天起推出《走遍甘肃》专版,将带您走进千里陇原旅游景观长廊,领略甘肃的多元历史文化、多类自然风光、多种民俗风情,同您一道在“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的大美风光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慰藉和精神归宿。

  打开中国地图,甘肃像一块巧夺天工的如意,镶嵌在西部的崇山峻岭间,又像一幅重彩浓墨的画卷,展示着大漠草原的雄奇伟岸。

  一步一画卷,一路越千年。古老的丝绸之路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随着悠悠的驼铃声向人们诉说着渐行渐远的曾经。

  1

  丝绸之路在中国全长7000公里,其中甘肃境内1600多公里,占全长的近四分之一,连接了天水、平凉、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西出长安,首先到达的是有“陇上江南”美誉的天水市。披金溢彩的伏羲庙,是当地人民为纪念华夏人文始祖修建的。每年清明时节,这里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海内外的炎黄子孙不远万里来此地拜谒伏羲。在这里,还可以欣赏有“东方雕塑馆”之称的麦积山石窟,领略“麦积烟雨”梦幻般的仙境。

  翻越乌鞘岭,穿过古浪峡,祁连山下的武威市敞开胸怀,欢迎八方来客。一座“马踏飞燕”雕像,矗立在市中心,昂首奋蹄的奔马,披着汉唐雄风、宋清遗韵,从历史的天空中飞落而来。武威雷台汉墓是一座东汉晚期的大型砖石墓葬,有1800多年的历史。出土有文物231件,铜车马仪仗俑99匹,以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最为珍贵。铜奔马铸造技艺精湛,堪称青铜艺术之极品。

  武威古称凉州,唐代诗人岑参曾放歌“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感慨“凉州儿女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极尽武威的开放与繁荣。在武威城东杂木河畔,白塔寺拔地而起,其规模和造型均为凉州诸寺之冠。公元1244年,西藏宗教领袖萨班接受了西凉王阔端的邀请,不顾65岁高龄,数千里跋涉,于1246年到达凉州。1247年,阔端与萨班在凉州会商,达成西藏归顺中原条款,结束了西藏长达400多年的混乱局面,成为中国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行政区域,实现了祖国的统一。

  张掖大佛寺因寺内有中国最大的室内涅槃卧佛像而得名。寺院始建于公元1098年,曾为西夏国的皇家寺院。室内卧佛涅槃像长34.5米,金装彩绘,形态逼真,视之若醒,呼之则寐。藏经阁内珍藏有明英宗颁赐的6000多卷佛经,部分以金银粉书写,保存完好,为佛门稀世珍宝。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属明代万里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最西关隘,与长城东起点山海关遥相呼应。整体建筑布局精巧,气势雄浑,1873年,陕甘总督左宗棠手书“天下第一雄关”,刻匾悬于嘉峪关关楼;晚清时期时局动荡,动荡中,甘肃作为整个西北地区战略支撑点的重要地位又一次凸显出来。所谓“欲保关中,必固陇原”,甘肃堪称中原王朝经营西北的战略基地。

  敦煌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洞窟始凿于公元366年,后经十几个朝代的开凿,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二十世纪初又发现了藏经洞(莫高窟第17洞),洞内藏有从4─10世纪的写经、文书和文物五六万件,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的注意,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学”。流连忘返于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等一批世界级的旅游景点,还可以体验戈壁沙漠、雪峰冰川等独特的自然风光。

  敦煌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最早对外开放的重镇之一。友好的使团、商旅,牵着骆驼,满载着东方的丝绸、铁器,或西方的珠宝特产,西去东来,络绎不绝。这一条由文明使者走出来的道路,对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丝绸之路这一“永不衰落的旅游产品”,被国家列为对外十二大经典旅游线路之首。如果把丝绸之路比作一支雄浑的乐曲,甘肃段就是其中的华彩乐章;如果把它比作一幅壮丽的画卷,甘肃段就是其中的点睛之笔。

  2

  甘肃多山,千里河西走廊,祁连巍峨,充满着神奇的诱惑;中东部黄土高坡,千沟万壑,莽莽壮观;西南部甘南草原,牧草丰茂,有亚洲第一草场的美誉;东南部陇南山地,山清水秀,峰峦叠翠,是难得的天然氧吧。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们,创造出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陇原文化,成为华夏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主要民族包括回、藏、东乡、保安、裕固、土、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多民族的交流、融合,极大地丰富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在不同时节不同地域就有着许多节庆习俗。除了春节、中秋节、重阳节和端午节等汉族传统节日外,还有回族的古尔邦节和开斋节;藏族的正月法会、正月十五晒佛节、藏历年、七月法会、五月采花节、香浪节;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会”、叼羊、“姑娘追”;土族的“纳顿”节、“二月二”跳神会;临夏的莲花山、松鸣岩“花儿”会;甘南的香巴拉艺术节、庆阳香包艺术节、肃南马蹄寺观光旅游节等现代节庆活动也正在蓬勃发展,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兰州牛肉面是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小吃,一“面”之交,终生难忘。兰州酿皮、灰豆,做工独到、声名远扬;甘肃各民族的饮食文化在丝绸之路上流彩飘香。以手抓羊肉为代表的清真风味食品独特可口;糌粑、酸奶、奶茶、蕨麻米饭、手抓肉是藏族风味的食物,值得品尝。各种地方小吃品种多样,如靖远羊羔肉、陇西腊肉、静宁烧鸡、天水呱呱、敦煌驴肉黄面等。

  兰州的太平鼓,雄浑沉稳,震撼人心,一起一伏、一飞一落之间,无不展示出黄河儿女的慓悍坚毅。而这伴随着黄河滚滚涛声放歌千载的水车,把两岸人民丰收的希望源源不断地洒向广袤的土地。据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统计,全省目前共普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27075条,其中最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有:苦水高高跷、和政县的松鸣岩“花儿”会、临夏砖雕、保安腰刀锻制、东乡擀毡技艺、庆阳市的香包刺绣、环县道情皮影戏、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德尔”、藏族民歌、史诗《格萨尔王传》演唱、舟曲多地舞、卓尼巴郎鼓舞、定西市岷县二郎山的花儿会、洮砚制作技艺、清水道教音乐、武山旋鼓舞、秦安小曲、夜光杯雕、凉州贤孝、裕固族民歌、裕固族服饰、敦煌曲子戏、永昌万字灯会、西和县与礼县的七夕节、武都高山戏、文县傩舞“池哥昼”、泾川县的西王母信仰习俗、庄浪县抬阁等。

  临夏古称“河州”又称“小麦加”。2500多座风格各异的清真寺呈现出浓郁的伊斯兰风情。临夏还是西北民歌“花儿”的发源地。欢快活泼的“撒拉拉令”、悠扬婉转的“红牡丹令”,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回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亲情的眷恋,对友情的忠诚和对爱情的追求。

  甘南香巴拉是一片古老而纯净的土地。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厚重的藏传佛教,别具一格的民间艺术,为甘南蒙上了一层色彩斑斓的面纱。名列中国十大原生态美景的甘南草原,在世人面前描绘出一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巨幅油画。

  夏河拉卜楞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藏学学府。每年的正月大法会为藏传佛教的佛门盛典。

  “虎穴仙女”碌曲郎木寺,以其险中含秀,平中寓奇的独特景致,获得了“东方小瑞士”的美称。

  众多的历史遗存、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浓郁的民族风情铸就了甘肃旅游的品牌形象。

  3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纵贯甘肃南北930多公里。沿着黄河,可以观赏玛曲天下黄河第一湾、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永靖黄河三峡、炳灵寺石窟、景泰黄河石林等名胜古迹和众多黄河文化遗存。特别是黄河穿越甘肃省会兰州市110多公里,使兰州成为全国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形成了独特的百里黄河风情线。“天下黄河第一桥”的中山铁桥、黄河母亲雕塑、羊皮筏子、水车园以及滨河路绿色长廊,亭台楼阁,杨柳依依,形成了“黄河之都”“丝路金城”的独特风景。

  黄河自巴颜喀拉东流进入甘肃,舒缓地在玛曲草原上编织了“天下黄河第一湾”;穿山绕谷,造就了高峡平湖,陡崖凌空的黄河石林等高原奇观,诞生了灿烂辉煌的大地湾、马家窑等彩陶文化,滋润大地,形成了甘肃人执着坚韧、诚信包容的大河气度。

  清代左宗棠先后创办兰州制造局和织呢局,将西部重镇兰州带进了近代工业的门槛。新中国成立伊始,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又把敏锐的目光投向这片热土,从海边到边疆,从东北到华中,大批的建设者来到兰州,带来了机械设备、工艺技术,带来了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文明的生活方式,使兰州成为“一五期间”的老工业基地,中国石化工业的摇篮,被誉为“共和国长子”。

  肃州酒泉,是我国著名的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曾在中国航天史书写了9项骄人的第一。那腾空而起的运载火箭,把“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变成现实。

  镍都金昌,是我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和铂族金属提炼中心。已探明的镍储量在世界居第二位,仅次于加拿大一矿区,与铜镍伴生的其他稀有金属,储量及品位都居全国首位。

  甘肃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产地,拥有一批超大型、大型矿床。在已查明的矿产中,甘肃资源储量名列全国第1的矿产有10种,分别为:镍、钴、铂、钯、锇、铱、钌、铹、硒、铸型用黏土,居前5名的有34种,这些矿产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甘肃缺水,但水能资源比较丰富,理论蕴藏量1724万千瓦,位列全国第10位。近年来甘肃大力发展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甘肃是中国太阳能最为丰富的三个区域之一,其中河西走廊西部、甘南西南部按现有利用水平测算,可开发资源量约为520万吨标准煤/年。

  雄厚的工业基础,使甘肃在新能源、航天技术、新材料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兰州是国家大科学装置首选的四大城市之一,中科院物理所重离子治癌技术项目、全国首个国际太阳能机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中心”、全国最西端的兰州航天科技园等一批尖端科研单位纷纷落户兰州,利用高科技发展风能、核能、太阳能。

  但是,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资源开发省份,甘肃高能耗、高排放、资源依赖型特征明显。为此,甘肃开始了大规模淘汰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和生产线。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升了甘肃的产业层次和经济增长的质量。

  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和日益改善的基础条件,为甘肃的进步积蓄了力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四个全面”目标的制定,使甘肃进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甘肃,是一部灿烂辉煌的恢弘史诗,是一座风骚独领的艺术圣殿,更是一幅壮美神奇的山水画卷。

  走进甘肃,就走进了中国悠久的历史,走进了华夏文明的摇篮,走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魄……

  走进甘肃,就走进了博大和深远,传奇和美丽,激情和浪漫。

精彩推荐

  • 【陇人相·三八特刊】高原:打开学子生命的人文界面 【陇人相·三八特刊】高原:打开学子生命的人文界面
  • 【陇人相·三八特刊】兰州以南,她建造了一座“心灵的城市” 【陇人相·三八特刊】兰州以南,她建造了一座“心灵的城市”
  • 【陇人相·三八特刊】陈莹:逐梦前行 讲述文物艺术品的前世今生 【陇人相·三八特刊】陈莹:逐梦前行 讲述文物艺术品的前世今生
  • 【陇人相·三八特刊】向羽:想要的一切 都不会远 【陇人相·三八特刊】向羽:想要的一切 都不会远
  • 中外媒体聚焦甘肃代表团开放日 林铎唐仁健等代表回答提问 中外媒体聚焦甘肃代表团开放日 林铎唐仁健等代表回答提问
  • 节日里守候在城市道路上的女交警更美丽(图) 节日里守候在城市道路上的女交警更美丽(图)
  • 守护家园写壮歌——酒泉玉门大兴艰苦创业之风(图) 守护家园写壮歌——酒泉玉门大兴艰苦创业之风(图)
  •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记“工行杯”感动甘肃·2017十大陇人骄子刘念(图)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记“工行杯”感动甘肃·2017十大陇人骄子刘念(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一周看甘肃|第三届“党亲·暖村”甘肃网
2   【网络媒体走转改】天水秦州:挥挥手告
3   兰州大学10位教授入选“2017年中国高被
4   春运返程高峰期 兰州交管部门重点防控
5   【三年决战奔小康】 高爱治脱贫记(庆
6   今年兰州市计划完成商品房销售770万平
7   H5 |最新!政府工作报告发出20个大红包
8   兰州至张掖三四线中川机场至武威段高铁
9   住甘全国政协委员审议政协工作报告(图
10   冯健身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