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次玉帛之路专家手记|南佐遗址究竟怎么样?(张多勇)
作者:张多勇(陇东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教授政法学院书记)
南佐遗址由于很好的反映了仰韶文化晚期与龙山文化时期常山下层文化的过渡,受到越来越被学术界重视,1962、1985、1986、1994、1996甘肃省考古队和北京大学考古系组织过五次发掘,但至今考古报告没出版,人们无从了解其文化内涵和概貌。现就发觉情况所出《考古年鉴》所报道信息转录于后,将目前能见到资料和研究进展与大家分享。
南佐遗址属于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乡南佐村,位于西锋镇西南7公里王咀村附近,文化层暴露面积约16000—20000平方米。
1962发掘情况不明。据了解是阎渭清试掘,发现夯土。
1985年9月至12月,甘肃省考古所赵建龙与北京大学考古系李仰松带领北大学生实习,对位于王家咀附近的南佐遗址进行了发掘,赵建龙撰写的《庆阳县疙瘩渠新石器时代遗址》在《考古年鉴》作了报道。这次发掘面积197平方米,文化层堆积最厚有12层,2—7米不等。清理出房基八座,其中四座较为完整,灰坑十六个。南佐遗址有众多房屋遗址,房屋为半地穴式建筑,平面为圆角长方形和双间“吕”字形,面积多是16平方米左右,最大的一座为30多平方米,居住面和半地穴四壁均抹一层厚0.2-0.3厘米的白灰面(皮),表面平整光滑,白灰下施一层草拌泥土,草拌泥下为填平经夯打过的地面,土质十分坚硬,有的房屋地面还有柱洞。室内中央近门处都设置一个火塘,一般高出地面10多厘米,上面有火烧痕迹。有些房屋外边有夯土墙遗迹,被后期破坏,已不知其原高。门口多开在南边,宽约60厘米。有的在门口前建成“门斗”状。房屋遗迹堆积较厚,有的房屋居住面堆积三、四层(间隔为6一20厘米),说明人们曾有过长期的定居生活。灰坑为圆形,一般底部略大于坑口,有的较深,约4米余。出土遗物有石斧、石刀、纺轮、骨奔、骨簇、骨针以及大量的陶器残片。陶器器类主要有平沿小口尖底瓶(纯角底)、宽平沿盆、盘、罐、缸、瓮等。通常在宽沿(盆)的里面画各种图案。陶器纹饰多横篮纹和绳纹,有个别方格纹陶片。陶色以红色为主,其次为灰色和少量黑色。此次发掘,对于陇东地区仰韶文化晚期文化特征与“常山下层文化”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甘肃省考古所赵建龙现在已经退休,返聘在大地湾做考古调查。
南佐遗址图(来源于田磊《甘肃庆阳南佐遗址保护规划研究》)
1986年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阎渭清为领队,并撰写了《西峰市南佐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报道于《考古年鉴》。主要对仰韶向龙山过渡时期的遗存进行清理。发现有大面积夯土、夯土墙,夯层厚约10—15厘米,夯窝清所,系排木夯仃。已清理出的一段夯土墙一长25米(仅清理出一端)。发现1座大型白灰面房基,只清理出一半,面积已达120平方米以上。遗址出土物中有泥质橙黄陶宽折沿盆,上饰凸出大圆圈、圆圈内凹有小圆圈、并施以朱色彩绘的泥质灰陶片,据陶片弧度观察应为较大的罐或瓮类器物。此次发掘,对于仰韶晚期向龙山过渡进一步提供了证据。
1994年7—10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佐遗址进行第四次发掘,初步断定其年代为仰韶文化晚期,其功能属集体活动场所。据说阎渭清为领队,赵雪野撰写了以《西峰市南佐疙瘩渠仰韶文化大型建筑址》为题在《考古年鉴》报告信息。此次发掘面积为910平方米。针对前两次发掘遗留的问题,重点清理了Fl,在清理Fl的同时,还发现围绕Fl的另外4座房址。Fl呈西北一东南向,东西宽约18米,南北长约35米,室内面积约630平方米,南边为敞开式,东墙与西墙顶端均为人工转角抹光。墙体为平地板夹夯筑,板宽约0.35米,长2.3米,墙体残高2.6—2.8米,墙体内外壁均烧烤。室内因垫土高于室外,在垫土之上均抹一层白灰面,并向南延伸出墙体以外。室外北、东、西三面墙基下均为人工修制的散水,散水面经过烧烤,从解剖的部位看,散水面经过三次修整。Fl室内、外均为人工夯筑回填。室内夯土显系经过筛选,且夯筑成长方形条状排列,基本与东、西墙平行,夯土内极少有人工遗物;室外夯土则稍显杂乱,显然未经筛选,遗物较多,陶片大多系泥质红褐陶,纹饰有绳纹、监纹、附加堆纹,彩陶以弧线条带黑彩为主,大型泥质褐陶器物多见红衣。此外,还出有陶人塑像及大量的骨簇、匕及陶簪。另外,在Fl散水的东北侧发掘的F3也较有特点,F3为一长方形地面起建房屋,墙体亦为夯筑,地面抹有光滑的白灰面,地面呈北高南低之势,高差近0.3米。在F3中部有一直径2、高0.3米,形似灶台的白灰面圆台,台面光滑精致,中央有烧烤痕迹。
1996年4月1日至7月10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佐遗址进行第五次发掘,对F1房址进行了回填。赵雪野为领队,并撰写了以《西峰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为题在《考古年鉴》报道。因第一次发掘时布方正好处在遗址中心,此中心部位又发现大型建筑(F1),因此,后续的发掘是以此为目标分批布方,以搞清其整体布局与结构。F1呈长方形,方向162°,
东、西两墙长33.5米,北墙长18.8米,南面为敞开式无墙。Fl为地面式建筑,从房内的隔墙与附墙看,其使用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隔梁压在第5层灰面之上),而地面的6层白灰面又可以说明其间经过5次修补以利再用。房子顶部结构因无倒塌堆积而无法判断。F1主墙墙体为夹板夯筑而所成,宽1.6米,在房子中央东西向筑的隔墙宽2.7米,中间等距离留出3个宽约1.6米的南北向过道,过道两侧均留有两排直径为0.15米的柱洞。主墙北部内侧筑有12个附墙木骨泥柱,每柱内夹有4根7厘米粗的木棍,从现存情况观察,北墙有向内倾斜现象,附墙显然起加固支撑北墙的作用。在主墙的东西两侧不对称各开有宽1.1米和1.8米的小门。主墙、附墙、隔墙表面均有2—4层草拌泥墙皮,白并加以烧烤呈黑红色。在主墙的北、东、西外侧修有高10厘米、宽50厘米的散水台,其上敷抹白灰面并经烧烤,台外缘为散水沟,呈内高外低之势,也经烧烤。Fl隔墙南侧有三排东西向排列的柱洞,直径为80—82厘米,靠近墙的柱洞呈半圆形,直径为1.3米左右,所有柱洞边缘均可观察到第2、3层白灰地面向上斜抹包柱痕迹。隔墙北侧靠近北墙有两个东西对称的大柱洞,直径1.7米,可看到第1、2、3层白灰地面斜抹包柱。靠近隔墙中间过道的北侧有一大型灶台,直径3.2米,残高0.3米、可观察到第2层白灰地面斜抹环包灶台现象。从Fl内的堆积情况看,以隔墙为界,南部不见废弃堆积,而是选用较纯净土以南北向条状间隔夯筑而成,隔墙北部的夯土则未经筛选,夯筑的也不规范,其内含有少量陶片。Fl墙外的堆积则似以废弃堆积夯筑而成,夯土内夹杂大量红烧土块及动物骨骼、炭化粮食(稻、粟、稷)等。回填FI的夯土性质因其上部深挖整地,无任何迹象能判断其用途。根据Fl墙外侧的少量遗物特征判断Fl的使用时期大约为仰韶晚期或稍晚,通过对全遗址的调查也发现无比其早或晚的其他遗物和遗迹。
赵雪野目前就职于甘肃省考古所,担任主任职务。
第五次发掘,在南佐遗址采集到古栽培稻,获得的研究样本有完整炭化稻米2720粒,碎米约2000粒左右,炭化稻谷187粒。中国农业大学张文绪与甘肃省文物考古所王辉撰文在《农业考古》(2000年第3期)撰文《甘肃庆阳遗址古栽培稻的研究》,该研究在中国农业大学实验室进行观察,结论是:庆阳遗址古栽培稻性状已经远离普通野稻,粒形性状正在籼粳之间变动,是一种介于籼粳之间的较小的栽培稻类型,是一种非籼非粳的、具有独立特征的栽培稻种类型。是正处于籼粳激烈分化状态的、刚开始向粳稻方向初期演化的一个复合稻种类型(eomplex type)。
综合发掘成果,可以初步断定这一组大型建筑的年代为仰韶文化晚期,其功能当属集体活动场所。或可断定为仰韶文化晚期向龙山文化过渡时期的遗存。
西峰区计划对南佐遗址进行规划保护,遗址保护规划由兰州大学承担,笔者参与了保护规划的两次经过评审会议,现规划方案报送国家文物局批准。期间田磊以《甘肃庆阳南佐遗址保护规划研究》为题,完成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田磊、张景科、谌文武、赵金铭、赵雪野、王彦武联合署名,在《敦煌研究》(2014年第5期)以《甘肃庆阳南佐遗址保护规划探索》为题发表论文,做了规划的概要介绍。
相关新闻
- 2017-05-08第十一次玉帛之路专家手记|环子午岭考察之十七:环县六记(5)再说青冈峡
- 2017-05-07第十一次玉帛之路专家手记|环子午岭考察之十七:环县六记(3)
- 2017-05-07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陇东陕北道)专家考察手记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环县皮影戏(张天恩)
- 2017-05-07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陇东陕北道)专家考察手记丨杂粮或许是正统(冯玉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