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酒泉
投稿

未来五年酒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

2016/11/14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李秀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未来五年酒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

  建设活力小康生态魅力幸福酒泉

  酒泉日报记者 陈思侠

  11月9日,酒泉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在中国共产党酒泉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活力小康生态魅力幸福酒泉》的报告。

  报告就全市今后五年的工作,提出了围绕“一个目标”、确保“两个翻番”、实现“五个提升”、推进“五个建设”。围绕“一个目标”,就是提前两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持续提升小康质量和水平。确保“两个翻番”,就是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到2020年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达到或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五个提升”,即基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开放开发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推进“五个建设”,就是全力推进活力酒泉、小康酒泉、生态酒泉、魅力酒泉和幸福酒泉建设。

  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推进活力酒泉建设

  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贯穿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全过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激发内生动力,让创新创业热潮在酒泉大地蓬勃兴起。

  突出农业提质增效,依托肃州、敦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蔬菜、名优果品、现代制种、特色中药材、草食畜五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切实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以上。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配套完善冷链物流设施,健全市场流通体系,提高农产品外销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突出工业转型升级,着眼构建“169+1”现代产业体系,坚持稳增风光电装机,建成风电二期二批500万千瓦,启动三期各类试验、示范风场项目,加快建设肃州、敦煌、金塔百万千瓦级大型光伏发电基地,打造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和近零碳排放示范基地。着力破解新能源发展瓶颈制约,加快建设调峰火电项目,建成酒泉到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推广光热发电、储能、多能互补集成技术,积极争取建设地方局域电网,承接现代高载能产业转移,增强新能源外送和就地消纳能力。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依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科技创新载体,大力发展煤化工、硅材料及制造、非金属采选加工及建材等循环经济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突出三产繁荣发展,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加快建设“百项、千亿”文化旅游项目工程,着力打造10个大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抓好敦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区域文化旅游集散地和西部户外运动之都。繁荣发展商贸物流,高标准规划建设肃州、敦煌两个国家级物流节点,培育一批大型快递物流企业和现代商贸集团,建成一批精品特色商业街区,打造国际现代物流集散高地。加快发展新型服务业,以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实施“互联网+”战略,推动“智慧城市”和“绿色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快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研发设计、会展经济、金融服务、养老及保健养生等业态,打造西部信息高速公路重要节点。突出增强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互联网+”和陇原“双创”千亿元行动计划,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推行人才优先战略,推动形成万众创新创业氛围。

  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落实协调发展理念推进小康酒泉建设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以肃州区和敦煌市为中心,以西陇海兰新线、敦煌—瓜州—马鬃山沿线和酒航线为轴线,各类工业集中区和建制镇为支点的“双心三轴、多点支撑”区域发展格局。强化与周边地区合作发展,加快酒嘉空间融合。

  促进产城协调发展,以产业化为支撑,持续壮大县域经济,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链、特色产业群、特色产业园,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增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加快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抓好肃州区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推动玉门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积极争取建设一批产城融合示范区,形成多元支撑的城市经济发展格局。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纵深推进双联行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1+17”精准扶贫行动,大力发展多元富民产业,巩固提升脱贫成效,进一步增强群众致富能力。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酒泉建设

  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按照打造河西祁连山内陆河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强化区域生态和城乡环境治理,有效改善环境质量。推进林业和草原生态建设,持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草原生态奖补,抓好绿色通道、村庄绿化、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和重点风沙口治理。

  加大水生态保护力度,落实“6363”水利保障行动,加快推进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引哈济党、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北大河生态综合治理、党河中上游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和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等项目建设,开展湿地恢复和综合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完善生态保护责任制,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构建党政同责的生态保护考核评价体系。推行绿色生产模式,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巩固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成效,着力打造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基地。

  促进工业改造升级,全面推进石油化工、煤化工、冶金、建材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积极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示范推广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推动能源节约高效利用,大幅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综合效益。

  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推进魅力酒泉建设

  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酒泉段建设,使酒泉成为丝路沿线更具包容性、更富吸引力的魅力城市。

  强化基础支撑,强化平台支撑,着力构建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中国(甘肃)国际新能源博览会、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为重点的经贸合作平台。强化通道支撑,深入实施“6873”交通突破行动,加快建设肃航一级公路、敦煌至当金山高速公路、敦煌至格尔木铁路,改造提升酒泉至额济纳铁路,加快开辟敦煌至境外主要城市的货运航线。强化枢纽支撑,完善敦煌国际空港设施功能。

  促进文化交流,充分发挥文化在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中的软实力作用,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拓宽开放开发新视野。巩固扩大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效应,以敦煌文化为龙头,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文化融合、思想融汇、感情融通、发展融进。

  发展开放经济,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大“引进来”力度。着力优化开放开发环境,完善支持非公经济、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扶持有实力的企业上市,建立互利共赢、公开透明、多元平衡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幸福酒泉建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共享水平和均等化程度,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益性、普惠性学前教育,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民族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健康酒泉建设,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不断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健康服务。

  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加快现代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科技馆、影剧院等公共文化项目建设,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

  加快社会民生工程建设,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创业平台建设,建立多层次就业促进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提高城乡低保、医保、大病救助等标准,确保困难群众受助及时、急难有救。切实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实现住房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

  加快社会养老体系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妇女儿童和老龄工作,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李秀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