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奋力描绘“崆峒蓝”——崆峒区加强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纪实
一辆洒水车正在福银高速平凉东出口为绿化带浇灌。图片由崆峒区委宣传部提供
通讯员 高万里
立秋过后,热浪渐退。徜徉在崆峒区街头,举目眺公园绿地,抬头望白云蓝天,倍感心情舒爽。空气质量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彰显出崆峒区加强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的新成果。
直面顽疾主动问诊
以崆峒山闻名的平凉,也遭遇了不小的尴尬。资料显示:2014-2015年,平凉中心城区PM10一直居高不下,平凉市也连续两年未达到省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要求。形势不容乐观,只有背水一战。“从今年开始,国家和省里将对各市(州)空气质量考核实行‘一票否决’。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关系崆峒乃至平凉长远发展。我们必须痛下决心,出狠招,出实招,放手一搏。”在今年5月召开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上,崆峒区政府区长赵小林如是说。
专家会诊合力施治
治理大气污染,既是殷殷期望,又是民生考量。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在一轮轮“会诊”中,扬尘、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工业“三废”等“病因”被查清。不待发令,环保、住建、执法、商务、食药监等部门主动请缨,一场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随之打响。
日前,笔者在世纪花园C区建设现场看到,工地周围竖起了1米多高的防尘挡板,主干道已全部硬化,料场料堆覆上了黑色的防尘网,工地出口还安装了喷淋设施。项目负责人李兴刚介绍说:“10家施工企业都购置了小型雾炮车,施工过程全面推行湿法作业。在每天坚持‘三洒两扫’的同时,我们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增加了洒水的次数,最大限度减少了扬尘污染。”据区住建局副局长卢泽潮介绍,在全局科级领导对26个片区127个在建项目和19个棚改片区的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进行包抓的同时,局里还派出两个督查组每天开展巡查,一旦发现扬尘控制不达标不到位情况,立即要求整改并对相关企业处以10万元的高限处罚。目前,已签发整改通知书126份、停工通知书33份,12个建筑工地受到处罚,3家建筑企业和3家监理公司被列入黑名单,关闭取缔采砂洗砂场、商砼站、沥青搅拌站5处。
在城区定北路,不少餐饮店已今非昔比。用上了甲醇清洁燃料,装上了油烟净化设施,操作间里也清爽了不少。在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崆峒区深入开展了油烟专项治理,引导中心城区餐饮服务单位使用清洁能源,督促安装净化设施。同时,对新、改、扩建餐饮项目实行环保、食药监双重审批,从源头上对餐饮油烟污染进行分类管理。目前,已重点整治餐饮经营户567户,约谈企业负责人163人,关停56户,取缔30户。针对晚间部分露天烧烤户违法经营的问题,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20余次,依法取缔露天烧烤摊点147个。
区环卫处每天投入雾炮车辆19台,分8个时段,对中心城区14条主要街区124个重点路段实行“七扫十洒十喷全天保洁”。执法部门在城区东西入口设立固定检查点和流动巡查点,严查不按规范苫盖、封闭不严、沿路抛撒和带泥上路的渣土运输车辆。公安部门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严格执行黄标车限行、无标车禁行。共设置固定执勤点4个、临时执勤点6个,投入警力3700余人次,对柴油车、重型货车、农用车等严控严管,查扣老旧报废车83辆,查处违规黄标车472辆。
“客房洗浴以前靠小锅炉供热水,每年耗煤900吨,成本高、污染大。自从去年10月改造为空气能热源泵后,不仅再没有煤烟排放,成本费用还比以前减少了许多。”平凉宾馆总工王立峰说。笔者从区商务局了解到,目前全区共清理在用的供暖、茶浴燃煤锅炉96台,并分类制定了淘汰计划。同时,对煤炭市场开展集中,共下发整改通知书58份,取缔私人流动售煤点32处。对中心城区29户煤场进行摸底检查,清理搬迁和取缔煤炭经营户5户,其余正在清理搬迁中。
据市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7月,平凉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天数188天,比去年同期增加35天,PM10平均浓度为87微克/立方米,与去年同期(105微克/立方米)相比下降了18微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