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改革一直是两个方面:一是存量改革,也就是要纠正过去的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二是增量改革,即通过改革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增量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些是随着形势发展出现的新问题,还有些是一些领域、地方在改革中折腾出来的问题。
有研究通过对中国企业的改革调查发现,钢铁企业、火电企业、医疗企业的改革均出现折腾的情况。这种折腾式的改革带来的后果:一是改革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使改革的成效打了折扣;二是改革中的某些折腾直接损害了百姓利益,导致了群体性事件上升,如改革中的土地征用、环境污染成为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导火索;三是影响人们对改革的信心。由于改革的政策缺乏稳定性,改革的措施缺乏连续性,同一地区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导实施的改革措施不一样,使人们对未来预期产生动摇。
为何在改革进程中,会出现瞎折腾的现象?分析起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改革决策不走群众路线,不调查研究,不从实际出发,造成决策失误。二是改革缺乏顶层设计,导致政策不配套,甚至出现冲突。由于没有责任追究制度,只是拍屁股走人,结果瞎折腾付出的成本让百姓承担了。三是一些决策者存在“本领恐慌”,但为了追求业绩蛮干。30多年来,我们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改不改革是一个态度问题,是否改革成为衡量一届政府、一个官员业绩的最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改革遇到的挑战越来越多,深水区的改革难度越来越大,有些官员出现了“本领恐慌”,本着良好的愿望干了不少瞎折腾的事。有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以至蛮干、瞎干。四是有一些改革措施完全出于一些官员和决策者的私利。每一次改革都是一次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由于有的改革缺乏民众参与,决策缺乏透明度,方便了一些领导干部滥用公共权力或自身影响为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私利。
我们常讲,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地推进改革,“不动摇”讲的是立场问题,“不懈怠”讲的是态度问题,“不折腾”讲的就是方法问题。避免改革中出现折腾,就要从方法论着手,对改革要有正确的理解。为此,改革中要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一是在领导改革的思想路线上要做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二是在改革的思路上要做到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统一;三是在改革的方法上要做到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统一;四是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的关系;五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同时,要把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到改革进程中去,通过鼓励改革、创新改革方式和提高执政能力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