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三河镇:小香菇带动大产业
村民们捡炼鲜香菇
千年铁匠树,郁郁葱葱,古朴的气息迎面而来,它根植在康县南部山区三河坝镇席坝村,它的一枝一叶都是席坝村民心中的菩提。它走过的时间轨迹似乎在诉说着这个人口稀少的村落艰难发展的历史,它顽强的生命力鼓舞着村落里每一个人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阳春三月,康县南部山区三河镇席坝村委会食用菌基地,大棚一个接一个,鳞次秩比,错落有致。大棚内,弥漫着香菇特有的浓郁香气,一排排饱满圆润的香菇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工人们正在采菌子,一派忙碌景象。
近年来,康县三河镇按照“一村一品”的脱贫产业思路,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中药材种植和蜜蜂养殖等脱贫产业,为群众谋划产业脱贫发展思路、落实配套政策、搭建产销合作渠道,帮助贫困群众创业脱贫。该镇的席坝村在镇党委、政府,省科技厅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建立重点扶贫产业大棚香菇示范基地,建设10万袋袋料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模式,建成标准单体大棚40个,基地面积10余亩,吸纳15户贫困户入社,带动140余人就地务工。通过基地建设,贫困户每年在基地打工可创收4000元以上,年底还能得到利润的百分之三十的分红。“在基地帮忙采摘,每天有100元收入,要是勤快一点,一月可以挣2000多元。”席坝村贫困户张金姚说。
“自从村里实施‘一村一品’打造产业基地后,村‘两委’、产业大户因地制宜选产业、找项目、谋发展,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充实。”村支部副书记白清明说道。依靠保温大棚式菇房,发展袋料香菇栽培项目,不仅给当地的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同时还给周边的群众提供了一个就近就业的机会。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郑卫东表示,目前全村的主导产业基地与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优先贫困户务工就业、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利益分红等方式实施产业帮扶。
“产业兴盛,贫困群众的收入稳步增长,幸福感越来越强”。提起今后的发展,席坝村包片领导李晓艳信心满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勤劳质朴的席坝人在党的好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脚踏实地、奋勇拼搏,把好日子过得幸福美满、红红火火。虽然目前我们目前刚刚脱贫,还不够稳步,虽然我们还在巩固脱贫成果的路上还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奔赴建成小康社会的之火以被点燃,前行的脚步已无法阻挡。我们将持续壮大带动更多农户发展食用菌种植,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持续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让老百姓增收致富,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通讯员 燕兆林 卯怡波 图片:三河镇政府提供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