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脱贫攻坚

凝聚合力兜牢民生底线 ——我省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综述

20-11-20 15:10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编辑:沈文刚

  原标题:凝聚合力兜牢民生底线 ——我省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综述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吕霞

  确保奔小康的路上不漏一人、不落一人。近年来,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兜底保障专责工作组全面履行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政治责任,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任务落实,采取一系列管用务实举措,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救尽救。

  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救尽救目标

  “在贫困人口中,有一部分是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就业帮助等措施实现脱贫的人口,还有一部分是因各种原因遭遇临时性困难导致收入降低的致贫或返贫人口,这些人员都是民政部门服务和保障的对象。”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柯兵介绍说。

  为助推脱贫攻坚,省民政厅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较强的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政策文件,健全完善了兜底保障政策体系。特别是在原来的按户施保基础上,创新提出单人户施保的政策,并结合省情,将范围扩大至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目前,全省共有12.8万单人户保障对象。同时,适度放宽重病患者认定条件的规定,将当年就医自负费用超过上年度家庭总收入的重病患者纳入范围,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返贫的风险。建立了农村低保渐退机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农村低保的三、四类对象,在脱贫后收入高于农村低保标准的家庭,实施半年到一年的渐退期,也就是再多享受一段时期,确保其稳定脱贫。制定出台了评估认定办法,对家庭成员因残疾、患重病、因学等刚性支出,实现就业的必要成本,因灾造成的财产收入损失等情况,在核算家庭收入时进行适当扣减,确保了符合条件和有救助需求的对象应救尽救。

  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制度安排,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防线。立足精准认定对象要求,省民政厅持续开展筛查清零,坚持把对象精准作为低保制度的生命线,多措并举落实“精准再精准”: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帮扶和保障范围;通过反复进行摸底排查,建立重点对象台账,实行对账销号,救助一户、销号一户,彻底解决“漏兜”“漏保”等问题;

  到任务最重、问题最为突出的县区,整村逐户“解剖麻雀”,指导基层采取“地毯式”“过筛子”等有效措施,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开展核查认定。

  “通过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全省农村低保对象认定更加精准,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兜底保障对象88.9万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的目标要求。”张柯兵介绍说。

  持续实现收入上的“政策性脱贫”

  社会保障兜底并非“一兜了之”。2013年以来,我省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优先保障困难群众救助资金,不断加大对社会救助资金投入力度,全省共筹集下拨中央和省级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788亿元,增幅达77.4%,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省民政厅副厅长李剑告诉记者,自2006年以来,全省连续14年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今年农村低保标准达到4428元,高于全省脱贫收入标准。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达到7200元以上,比2012年增长了2倍,年均增幅达到15%左右,确保兜底保障对象持续实现了收入上的“政策性脱贫”。与此同时,全省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托底线、救急难、扫盲区、补短板和兜底作用,近7年累计开展临时救助618.7万人次,支出资金66.9亿元,人均救助水平连年提高。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各地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临时救助范围,截至10月底,全省实施临时救助155.24万人次、支出资金20.56亿元。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2019年5月以来连续17个月向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6.9亿元,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针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实际困难,全省严格落实干部定期走访探视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特困人员和孤儿的实际困难。指导基层与分散供养对象全面签订监护照料协议,靠实乡镇政府、监护人、特困人员各方责任,明确了监护服务内容。全面推行“资金+物资+服务”的救助模式,资金方面,督促基层及时、足额发放救助补贴等资金;物资方面,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定期为分散供养对象采购发放生活必需品;服务方面,通过开发2068个养老服务员、爱心理发员公益性岗位和购买服务,为分散供养对象提供每周搞一次卫生、每半月洗一次衣服、每月理一次发的“三个一”服务。这样,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条件、居住环境、个人卫生和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推广的“资金+物资+服务”救助模式,得到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凝聚合力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兜底保障专责工作组成立以来,各成员单位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工作合力,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

  2018年以来,全省累计下达学前教育减免保教费、城乡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等教育救助资金95.2亿元,惠及农村学生691.23万人次。

  同时,我省为431.5万贫困人员代缴养老保险费4.24亿元,目前已有114.9万贫困人员按月领取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将大病专项救治病种从9种逐步扩大到30种,救治覆盖率达到99.78%;突出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重性精神病等4种慢病为主的慢病签约管理工作,签约管理率达到98.86%;对536.3万人次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落实了参保资助政策;累计新办、变更及换发残疾人证20.5万本,制发第三代残疾人证8.9万张,全省持证残疾人数达到89.9万人;投入1.6亿元为1.5万名残疾儿童提供不同需求的康复服务,为3万多名一级智力精神残疾人发放残疾人居家托养补贴近8000万元;开展“巾帼暖人心”走访慰问活动和“巾帼共建美丽家园清洁行动”,走访慰问困难妇女近6.5万人次,发放慰问金231万元,捐助物资900余万元;连续3年将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纳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为219.37万农村妇女免费进行检查。

  来自省人社厅、省医保局、省教育厅、省妇联等成员单位的一组组数据表明,辛勤的付出总有回报,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稳步提升。

  今年,我省还联合建立了困难群众动态管理监测预警机制,研发了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对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低收入人群、登记失业人员中的大学生入学、残疾证办理、患病报销等10大类408.7万人实行监测预警。

  “目前已发出红色预警信息41983条、橙色预警信息24458条,根据核查,共对22779名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落实相应救助。困难群众监测预警系统的使用,将困难群众申请施救的传统救助模式转变为干部主动发现、主动调查、主动施救,将‘人找政策’‘单一施救’的救助现状变成了‘政策找人’‘综合施救’,有效防止困难群众返贫致贫,做到了主动救助、温暖救助。”张柯兵告诉记者。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担使命 聚同心 促巨变】俯身为民做“公仆” 真帮实干拔“穷根” 【担使命 聚同心 促巨变】俯身为民做“公仆” 真帮实干拔“穷根”
  • 点赞!麦积区连续3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点赞!麦积区连续3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长图|卓尼:美丽藏乡日日新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长图|卓尼:美丽藏乡日日新
  • 异地办 便捷办 网上办 甘肃省公安交管12项优化营商环境新措施实施 异地办 便捷办 网上办 甘肃省公安交管12项优化营商环境新措施实施
  •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在甘肃省引发热烈反响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在甘肃省引发热烈反响
  •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 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林铎主持并讲话 唐仁健欧阳坚孙伟出席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 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林铎主持并讲话 唐仁健欧阳坚孙伟出席
  • 12项交管新措施今日起正式实行 12项交管新措施今日起正式实行
  • 智能机器人小豹亮相当地铁拥有人工智能,智慧出行离我们还远吗? 智能机器人小豹亮相当地铁拥有人工智能,智慧出行离我们还远吗?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凝聚合力兜牢民生底线 ——我省脱贫攻
2   走进天水看发展系列报道之四 “双创”
3   前10月甘肃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4   天水市张家川县信用联社:普惠金融助三
5   图解|津甘东西部扶贫协作有哪些经验?
6   甘肃省八部门联合印发涉案文物管理移交
7   图解|对家庭暴力说“不”,这些你要知
8   甘肃省八部门联合印发涉案文物管理移交
9   【担使命 聚同心 促巨变】俯身为民做“
10   麦积山入选中国侨联第八批华侨国际文化
11   点赞!麦积区连续3年入选“中国最美县
12   遇见刘同,就在11月21日西北书城《一个
13   周末甘肃省降雪降温 市民外出注意保暖
14   全国“万企帮万村”扶贫行动表彰兰州市
15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将举办“博士招聘云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