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会宁:小百合成了“大产业”

20-08-04 16:4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通讯员 牛丽娜 

  近几年在刘家寨子镇元淌村的千余亩土地里种植着一种新鲜玩意——百合,目前,这里的百合价格已经卖到了每斤六十元至八十元不等,远远高出市场平均价,而且供不应求,是什么原因居然能让高价百合成为了市场的稀缺货呢?它究竟能不能让贫困户摆脱贫困,奔向小康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记者一起去探个究竟。

  会宁县高原夏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1月,主要经营有机百合、有机马铃薯种植、加工及销售,努力形成集种植、销售、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积极发挥带动作用,雇佣周边贫困户在田地和包装车间工作,实现了人力变现金;通过“三变”改革流转群众土地,让群众以土地入股,让土地资源变资产;鼓励贫困户种植百合、马铃薯,以求共同发展,实现农民变股东,同时,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百合的方式,增加农户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刘家寨子镇元淌村村民元照刚告诉记者,他将自己的20多亩地分批流转给了合作社,一年土地流转分红就要2200元,再加上在合作社务工,一年下来能领35000元左右,说到自己一年的收入,元照刚小的合不拢嘴。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目前合作社现在总共吸纳了42户贫困户,会宁县高原夏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任笃之告诉记者,合作社与贫困户通过统一籽种、统一种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采挖、统一仓储、统一销售的“六个统一”和农户一起合作,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

  百合不仅能食用,还有药用价值。合作社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采用百合的测土配方施肥,水肥滴灌一体化,百合鳞片的扦插育苗等科学实验,与中国农科院、甘肃省农科院、兰州市农业中心的专家不断的切磋、交流、学习,在科学种田方面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在逐步提高生产质量的同时,增强了合作社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断提升了有机百合产业标准化水平,目前,合作社的百合已成为有机认证产品,品质得到了广大客户的青睐。

  在产品销售方面,合作社目前的销售采用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电商的经营模式,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通过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在各个生鲜电商平台、APP、淘宝、微店、微信进行销售。目前客户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成都、南京、苏州等各大城市。运营八年以来,合作社累计投资超过1000万元,其中,2019年营业收入达到535万元。

  近年来,刘家寨子镇把有机百合产业作为高寒山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培育有机百合种植、加工、销售专业合作社,助推百合产业发展,小小百合已经成为刘家寨子镇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达隆东智:裕固草原春天的记录者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达隆东智:裕固草原春天的记录者
  •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沙漠里的“沙雕”:民勤新景观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沙漠里的“沙雕”:民勤新景观
  •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甘南迭部:村民吃上“文化饭”,搭上“旅游车”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甘南迭部:村民吃上“文化饭”,搭上“旅游车”
  • 【陇人相】逐梦起舞者王琳:用肢体演绎艺术人生(图) 【陇人相】逐梦起舞者王琳:用肢体演绎艺术人生(图)
  • 【陇人相】脱贫路上的实干家——“牛”人马占清 【陇人相】脱贫路上的实干家——“牛”人马占清
  • 【跟着总书记看甘肃】三代治沙人向总书记汇报:“去年今春我们又压沙补植3.5万亩” 【跟着总书记看甘肃】三代治沙人向总书记汇报:“去年今春我们又压沙补植3.5万亩”
  • 【跟着总书记看甘肃】长图|武威黄花滩盛开幸福花 【跟着总书记看甘肃】长图|武威黄花滩盛开幸福花
  • 【跟着总书记看甘肃】长图|武威黄花滩盛开幸福花 【跟着总书记看甘肃】长图|武威黄花滩盛开幸福花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金塔:抓“六保”促“六稳”激活发展新
2   民乐: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3   康县:多举措筑牢农村道路安全线
4   会宁:小百合成了“大产业”
5   定西安定:马铃薯基地奏响“丰收曲”迎
6   徽县:豇豆变“金豆” 致富不用愁
7   康县蒲霞夫妇:村民健康的“守护人”
8   定西安定:特色产业打开群众致富门
9   武都:加快棚户区改造提升城市品质
10   礼县:有一种幸福叫微笑
11   礼县:深山中绽放的“黑玫瑰”
12   临泽鸭暖镇:“改厕”改出乡村新面貌
13   金塔:“火”沙疗带动“热”经济
14   民乐:特色作物种植“钱景”广
15   瓜州:“村社合一”走出产业扶贫新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