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通讯员 赵春兰
花椒之乡——武都郭河,地处武都城区以东41公里处, 包括“一山两流域”(岷山及福津河、龙床沟流域),域内海拔1300—2200米,在花椒产业培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按照区委、区政府产业扶贫相关部署指示,郭河乡立足乡域实际,一方面持续抓好花椒优势主导产业提质,一方面通过“双椒”套种促进传统农林增效;同时高度重视产业集聚效应发挥,进一步深挖资源,在海拔较高区域种植白芪和藜麦。全乡产业发展局面依照海拔的徐徐递增,呈现出一副“低有辣椒枝叶苍翠,中有花椒火红醇香,高有白芪藜麦酝酿希望”的生动画卷。这副画卷标志着的全乡产业的分布,所带来的收入占群众收入的70%以上,有力保障了904户3826人贫困群众的稳定脱贫。

图为 郭河乡大红袍花椒
自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郭河乡党委、政府按照“椒红山乡,圆梦小康”的既定发展目标,借助脱贫攻坚产业项目资金扶持,为花椒种植、管护和销售提供有力保障。引导群众抓适生区补植全覆盖有效扩大种植面积,科学培训花椒综合管护技术增加产量,目前全乡种植花椒21000余亩,其中挂果面积18500余亩,盛产面积11000余亩;2020年产量预计168万斤,人均120斤以上,位居全区第一;按照目前市场价格每公斤120元左右,通过电商平台、带贫合作社在销售方面提高价格,预计2020年产值可达1.008亿元左右。花椒树摇身一变成了群众脱贫路上的“摇钱树”,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

图为 郭河乡白芪种植基地
花椒树规模化、科学化、可持续化的发展成为了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屏障,同时也为贫困群众盛年丰景带来了希望,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郭河乡地处半山干旱区,群众主要收入为种植花椒为主,今年疫情期间群众均未外出务工,期间群众均在家精心作务花椒,故群众收入基本没受影响,稳定巩固了去年的脱贫成效,今年预计人均花椒120斤以上,人均收入可达6000元左右。

图为 郭河乡辣椒种植基地
发展产业,是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的根本路子,群众在家作务花椒,同时还可以打造林下经济,种植小杂粮、发展养殖等,同时倒逼群众对住房、饮水、网络、道路等方面设施进行改善,有力促进了整体风貌转变提升;同时,每年的花椒采摘期吸引大量外来人员务工,至今已有200余户家庭因花椒采摘而喜结良缘,实现了“今年采摘娘、明年老板娘”的美好夙愿。日新月异的乡村风貌与人丁兴旺的繁荣景象,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 郭河乡高山藜麦
郭河乡始终坚持“三个不”,促进产业立体式发展。坚持“产业发展一个都不能掉队”,引导海拔1900米以上、花椒产业效益低下的村社大力发展白芪种植,成功打造赤洛片万亩中药材基地,亩产750公斤,年产值达2080余万元;坚持“产业覆盖一处都不能留白”,在海拔较低和花椒树龄较小的田地套种辣椒,既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也不影响花椒树的正常生长,还能起到土壤改良的积极作用;全乡于2019年、2020两年度共栽植辣椒1000余亩,辣椒的栽植采取订单模式由企业统一收购,两年产值达200余万元。坚持“产业培育一刻也不能停滞”,按照区上统一安排部署,在海拔较高的官道岭区域试种藜麦,藜麦作为高蛋白藜科藜属植物,富含维生素、多酚、类黄酮类、皂苷和植物甾醇类物质,营养价值丰富,符合现代健康饮食发展趋势,待试种结束进入推广阶段,又必将成为全乡另一特色产业,有效巩固全乡脱贫攻坚成果。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