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东乐镇:特色林果产业铺就乡村振兴路
盛夏的七月,东乐镇迎来了瓜果飘香的收获时节。近日,记者在东乐镇山羊堡戈壁滩上的三千多亩杏林中看到,杏林里一片片金灿灿、黄澄澄的果实,透过绿色的树叶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芒,正在忙着采摘、挑选、装箱杏子的果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7月以来,该镇特色林果杏、枣、梨等陆续成熟,硕果累累的收获景象在这片土地上铺开,果农迎来了丰收的喜悦。
“现在我们的杏子已经陆续成熟了,采摘期现在开始到八月底结束。今年我们杏林面积是两千多亩地,杏树两万多棵,产量今年三四十万斤。在种植本地‘特产’杏树的同时,我们还引进桃树、苹果树、文冠果等林果品种,让这些果树成为我们的‘发财树’。”该农场负责人郇维禄高兴的告诉笔者。
据了解,东乐镇村地处半干旱戈壁区域,受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自然条件的影响,产出林果含糖量高、粒大饱满,非常适宜杏、枣、梨、葡萄等多种果树的生长,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该镇以转变传统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为突破点,着力在提质增效上做文章,依托特色林果产业优势,逐渐走出了一条绿色崛起、生态富民的新路子。
“500亩芦笋、2000亩经济林、1300亩防风林、280座大棚……”站在五墩村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基地观景台的五墩村党总支书记杨勇扳着手指头算起了村上近几年来发展特色林果产业成果。
2016年,刚选上五墩村党支部书记的杨勇就下定决心,要在昔日被称为“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的戈壁滩上走出一条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的道路。
“长达5年之久的发展特色林果产业之路并不平坦,解决灌溉问题、树种的选择、群众的质疑都是他行进路上的绊脚石。”杨勇告诉笔者。
据了解,该镇以治理生态脆弱区域为突破口,把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铺设节水滴灌带25公里,定植樟子松、云杉、榆叶梅等景观树8000株。综合历年造林成果,总体形成了以杏、枣、梨为主,以蟠桃、红提等为特色的经济林1000亩,以红柳、沙枣为主的防风林2000亩,以云杉、樟子松、榆叶梅为主的生态景观林2000亩。
“发展特色林果业既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又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将防风固沙、营造农业生态屏障和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有机结合起来的最佳途径。”该镇副镇长周毅年说,该镇立足干旱缺水实际,将河水暗管引入基地,实现了井河混灌、井河互补,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充分做足以水调结构的“文章”,着力在基地推行高效节水技术,重点推广使用“水肥一体化”,将水溶肥、有机肥运用到戈壁生态农业,将戈壁农业多采光、少用水的优势谱写在五墩农、林、牧融合发展的基地上。切实减轻用水成本,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引领全镇发展高效节水,坚持走好以水融合发展特色林果产业、促农民增收的路子。
“果农是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的主体,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的应用推广要靠农民来实现。”周毅年说,在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的同时鼓励果农积极发展以鸡、兔及特种养殖为主的林下经济,通过“以林调结构”,实现农、林、牧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同时,充分利用万亩林果基地资源优势,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果品加工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通过“以林促就业”,实现农民向“产业工人”身份转变。
“林果产业的发展可就近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不仅能显著改善东乐镇及周边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而且能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承载能力,带动旅游观光等相关产业发展,拉长产业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让群众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享受生态建设成果。”东乐镇负责人告诉笔者。
通讯员 高伟 图/文
相关新闻
- 2020-07-21甘州龙渠乡:中药材基地“撬”开乡村振兴路
- 2020-04-02临泽平川镇:特色产业扮靓乡村振兴路
- 2020-03-04临泽平川镇:灼灼桃花扮靓乡村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