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劳务产业成为农民增收“加速器”
通讯员 窦玉洁
山丹县坚持把劳务产业作为破解“三农”难题、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举措,按照“技能培训创品牌、有组织输出树品牌、后续服务推品牌”思路,充分发挥能人带动作用,做大做响“丝路硬汉子”“焉支铁人”劳务品牌,劳务产业已成为山丹农民增收致富的“铁杆庄稼”。
技能培训 磨砺揽活“金刚钻”
“前段时间参加了县上举办的‘爱心理发员’技能提升培训班,进行了理论和实操的系统培训,我的理发技能又有很大进步,也认识了许多其他镇上的‘爱心理发员’,今后可以互相交流学习,更好的为老人提供服务。”说起“爱心发屋”,李桥乡异地搬迁安置点的“爱心理发员”梁风兰笑的合不拢嘴,每月500元的固定工资,加上其他时间的自主经营,还有水果摊的收入,贫困户梁风兰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能很好的照顾家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工薪族’。
近年来,该县以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实施十万农民工技能大培训等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旅游服务行业、两后生职业教育等技术人才培训,促使农村劳动力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积极开发并扩大农村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容量,新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233个,从事乡村道路维护、保洁、绿化、水电保障、爱心理发等乡村公共服务工作,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提供稳定收入。同时,健全完善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和培训运作机制,先后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中心等定点培训机构13家,年均培训农村劳动力5000人以上。
市场引导 培育壮大劳务产业
“希望大家到企业后,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努力工作,在外边遇到什么问题要及时打电话过来,我们一定会提供帮助!”县劳务办负责人在送别最后一批务工群众时,这样叮嘱着。今年,该县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把稳就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之举,加强与用工企业、劳务输出主要目的地联系,全力支持省内外企业复工复产。
山丹县是全省劳务输转大县,年输转劳动力稳定在6万人,年劳务收入达12亿元,劳务经济在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该县积极发展“集团军”“亲戚队”“父子兵”“兄弟连”和国外“远征军”等多种输转模式,实现劳务输出由“一般化”向“品牌化”转变,全县有组织输出劳动力达到5.1万人。在巩固稳定新疆、内蒙、青海、宁夏和兰州、敦煌、酒泉等传统劳务基地的同时,拓展江苏昆山、广东佛山等新兴劳务市场,新建北京雄安新区劳务基地,不断拓宽劳务输转渠道。同时,依托“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线上招聘活动,及时收集发布各类用工信息,有序组织劳动力对外或就地就近输转。至目前,已建成劳务基地79个,年均稳定输转6万多人,年实现劳务收入12亿元以上。
政策推动 扶创业带就业
山丹县坚持做好“输出”和“回引”两篇文章,积极引导致富能人和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办实体,大力发展劳务“回归经济”,返乡农民工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该县制定出台《鼓励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实施意见》《千名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全面贯彻落实省人社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的通知》和《山丹县地方财政贴息创业担保贷款管理办法》精神,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和就业创业“三大计划”支持力度,加强与经办银行的衔接沟通,简化办事流程,为办事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近三年来,共为618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和19户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265万元,直接带动1386人实现就业。抢抓被确定为国家级返乡创业工作试点县机遇,充分发挥省市创业孵化基地的服务功能,重点打造张掖国际物流园、沃谷创业孵化园、创新创业大厦等创业孵化基地,有效提升众创空间承载孵化能力,激发全民创业活力。同时,不断催生培育快递物流、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等新兴市场主体,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扩大就业容量,为就业创业注入新动能。至目前,该县共建成创业就业示范基地18个,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到2028人,创办市场主体2010家,带动就业1.46万人。
相关新闻
- 2020-03-16武都:劳务产业成为脱贫增收的“铁杆庄稼”
- 2019-06-27临泽鸭暖镇:劳务产业链成农民增收致富强力引擎
- 2019-06-25临泽鸭暖镇:劳务产业链成农民增收致富强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