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正当时 ——山丹培黎学校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系列报道(一)
“在总书记的关怀下,国家各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积极支持学校建设发展,全国知名院校、企业也纷纷与学校签订协议开展合作办学,学校在项目争引、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山丹培黎学校党委书记张有武梳理近一年来的工作,连用“变化巨大”“成效明显”形容。
去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特别是亲临山丹培黎学校,听取学校情况介绍,参观路易·艾黎故居,随后来到实训教学楼,走进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室和智能家居实训室,观看职业技能实训,并同师生亲切交流。他指出,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山丹培黎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职业学校。路易·艾黎先生提出“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办学宗旨,对今天我们发展职业教育依然有借鉴意义。要继承优良传统,创新办学理念,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他希望同学们专心学习,掌握更多实用技能,努力成为对国家有用、为国家所需的人才。

深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培黎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坚定了职教自信和培黎自信,成为我们弘扬培黎精神,做好职业教育的不竭精神动力。总书记的关怀是全体培黎人和职教人的荣耀,更是责任、使命和担当。”张有武表示,近一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培黎学校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秉承“手脑并用,创造分析”教育思想,倡导“德育为首,技能为要,以生为本,多样成才”的教育理念,实施“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名师强校”战略,坚持“立足张掖,面向全国,辐射‘一带一路’”的办学定位,构建以全日制中职教育为主,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结合,社会培训与成人教育并重,国内联合办学与国际合作办学并举,多规格、多层次、全方位、灵活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格局, 建立全过程、全覆盖的“课堂教学——项目实训——岗位锻炼——企业实践”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建设专业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实训条件优良、教学管理规范、育人环境良好、教学特色鲜明的职业学校。 “去年9月份以来,学校先后获批2019年中职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中央专项资金100万元、省级专项资金59万元,争取到山丹培黎学校校园设施维修改造项目资金1212万元,省教育厅拨付职教经费1000万元。累计争取到各类项目资金2371余万元,有效提升了护理、物联网等专业的基础建设,为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培黎学校副校长温永明介绍道,学校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努力争取国家、省级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实训室建设等项目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能力。
同时,学校依据“培养目标面向市场、办学形式适应市场、专业设计瞄准市场”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专业设置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渐趋合理,专业体系日臻完善,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不断提升。“今年招生人数突破600人,创近10年来新高;招生生源地在巩固省内市州的基础上,开拓了内蒙古等省外招生生源地,突破了主要生源地减少招生规模扩大的瓶颈。专业设置在改造提升10个传统专业的基础上,新增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航空服务专业、国控护理专业、网络安全专业。”学校招生就业办主任刘益民细数了今年该校在招生人数、生源地开拓、专业设置、合作办学、奖优扶困方面取得的“五大突破”。“特别是国控护理专业正式获批,成为河西地区唯一一所除卫生类院校以外开办国控护理专业的中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开设也为学校中高职一体化办学奠定了基础。”刘益民补充道。
学校先后与广东三向集团、广东百校千企职教集团、北京爱德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磐云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省内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在校本课程开发、专业共建、师资培训、实习就业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与广东顺德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资源环境学院、甘肃建筑职业学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院校签订了“2+3”联合办学协议,实现中高职办学对接,搭建学生成长成才“立交桥”。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共建“函授站”,有效开展学历提升培训和社会培训,建立“产教研学”融合发展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多元办学格局。
“持续加大对学校省级骨干专业(现代农艺)、市级骨干专业(机电一体化)资金投入力度,强化品牌特色骨干专业建设,提高骨干专业服务市场能力。成立张掖市培黎教育基金会,奖励品学兼优学生,资助家庭贫困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学好专业实用技能。”刘益民如是说,学校还积极响应教育部高职扩招政策,与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在学校设立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河西区大专班教学点,共招生292名高职生。充分发挥护理专业优势,与古浪职教中心、天祝职教中心开展联合办学,持续扩大办学规模。
学校在变,老师也在变。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持续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通过“派出去跟班学、引进来顶岗教”的方式,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建成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并获得3万元资金支持。学校“徐言生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徐言生教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省级名师工作室高级讲师高云琴被认定为市管拔尖人才。“近期,我们通过网课参加清华大学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协作院校骨干教师联合研修班,清华大学教授讲授职业教育专题,让大家受益匪浅。”张有武告诉记者。

学校还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引导教师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2019年,该校选派教师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共有17名教师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参加第一届甘肃黄炎培创新创业大赛,8名学生荣获一等奖、5名学生获3等奖,5位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今年5月,在甘肃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上,该校共计派出21名学生参加14个赛项的比赛,4人获一等奖,10人获二等奖,5人获三等奖,获奖率达90.5%;与去年相比,一、二等奖获奖率提高11个百分点。
在学校发生巨大变化,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对外合作交流工作也同频共振。“总书记视察学校之后,学校外事活动频繁、学校涉外项目的申报与实施工作成效显著,与新西兰、英国等国家的对外合作交流关系进一步巩固深化。”培黎学校国际交流办主任马国华表示,学校充分发挥窗口、桥梁作用,依托艾黎文化资源,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拓展对外合作领域,在师资培训、外籍专家聘用、师生互访、专业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积极申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基地、“新能源与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模式——培黎学校示范项目” 、2020年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项目等跟进落实。按照“1+2+N”科技合作模式,有序推进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项目实施。在教育部主导下,协助建设 “新西兰培黎海外实训基地”。学校已被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授予“路易·艾黎精神教育基地”,学院被授予“全国工合系统干部培训基地”;今年1月,培黎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