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走基层 记者给您讲述兰州高原夏菜的“台前幕后”故事(中)—— 高原夏菜的成长“十八变”
原标题: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百名记者走基层
记者给您讲述兰州高原夏菜的“台前幕后”故事(中)——
高原夏菜的成长“十八变”
高墩营的甘蓝示范田。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赵梅拍摄
榆中县马坡乡羊上村属高寒二阴山区,当地通过发展油菜、高原夏菜等产业,有效实现了农民增收。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铁梁
农技人员宋海慧和李斌探讨菜花病害病因。
杨海兴在现场培训新型农民。
农业技术员金军民指导菜农防治蔬菜病害。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赵 梅
“一窍不得,少赚几百。”兰州的高原夏菜产业发展伊始,可不仅仅是赚多赚少的事,而是能否大面积推广得了的问题。
怎样让引进的新品种推广开,让菜农很好地掌握种菜新技术,达到丰产丰收?
没有科技就没有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方法,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少走弯路,减少劳而无获的问题。
在兰州,一拨拨以科技助农为使命的农业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攻关、技术服务、技术示范,帮助菜农科学种植、田间管理。他们把汗水播洒在田间,把论文写在广袤的土地上,不断增强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和农民的种植动力。
1 从“半膜”到“全膜”的转变
山地到底能不能规模种菜?怎样把自然条件劣势变成优势?水的问题怎么解决?
……
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挖掘和发挥高寒二阴地区农业资源优势,扩大冷凉型蔬菜种植规模,改变山区群众经济贫穷状况?这也是当时兰州市农业部门思考的问题。
2002年,当时就职于榆中县农技中心的李斌和兰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宋海慧与其他成员,一起承担了二阴地区绿色蔬菜推广发展的项目,在海拔2300米的一个叫苟家坪的地方开始试验。
“二阴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又阴湿多雨。虽然年降水偏多,但仍然存在降水不均的矛盾,春季和初夏干旱频繁发生,如果按当地水浇地蔬菜时间同时播种,土壤墒情差,难以确保苗全、苗壮。成熟期碰上雨季,低温,蔬菜又无法成熟。”宋海慧说。
如何把环境的劣势因素变成种植优势?
要在榆中县南部二阴山区种菜,必须根据高海拔阴湿区农业气候特点、蔬菜生长发育特性以及高原夏菜市场供需规律,探索全新的栽培模式。
2003年,项目组以新营乡为主向周边辐射推广。2004年,向马坡乡推广。就这样,在海拔2300米到2700米的南部山区的旱地和沙坡地里,播下了从川水地区带来的菜花、娃娃菜、甘蓝种子。
为了解决缺水干旱难题,李斌反复琢磨。突然,粮食作物种植的“玉米全膜双垄沟播集雨栽培技术”让他眼前一亮,全膜双垄三沟不但可以增温、蓄墒,最重要的是可以集雨,如果可以运用到种菜上,干旱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5毫米左右的微量降雨通过膜面集雨,集中渗透到蔬菜根部,与一场透雨的效果相当。”李斌说,双垄三沟,因为有3条沟,可以最大限度地将降水收集,全膜覆盖控制了地面的无效蒸发,这种集雨技术、蓄墒种植模式,保证了蔬菜生长过程土壤水分的持续供给,很好地解决了干旱缺水难题。
“这种新型栽培模式比传统半膜覆盖栽培蔬菜提前出苗3至5天,地温提高7℃至8℃,收获期提早15至20天。”宋海慧说,正是这项种植技术上的突破,榆中县蔬菜种植区域由川水区向二阴山区扩展成为现实。
5年的示范验证,双垄三沟全膜覆盖种植技术经受住了考验,它显著的集雨、抗旱、增产效应逐步显现,广受农户赞誉。
“以前半膜种的时候,长的菜,猪都不吃!”榆中县新营乡红土坡村张家坡组村民任光新感叹地说,刚开始种菜花时,起垄半膜覆盖,结果辛苦了大半年,到采收时才发现菜花不成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菜烂掉。
“有了双垄三沟种植技术,同样是靠天吃饭,却有天壤之别。”任光新说。
采用了双垄三沟种植技术的任光新,1亩地最好的一年收入7000元,他7亩地的收入近5万元,这让他种植蔬菜的信心更足了。
“我们山区的菜成熟要比川水地区晚10到15天,川水地区的菜卖完了,山地的菜正好上市,补上空缺,还能卖个好价钱!”张家坡组村民杨再花说。
经过多年不同播期试验,李斌最终确定榆中县南部山区旱地蔬菜最佳播种时间为6月份,蔬菜旺盛生长期为7-8月份,产品上市时间8月下旬到9月上旬。
通过试验,李斌发现,与榆中县川水地区相比,南部山区因为海拔高、温差大、光照强,病虫害少,无污染,因此种出的蔬菜品质更绿色。
“川水地区一个菜花一斤多,在南部山区可以长到两斤。”李斌说,因为南部山区阴湿,种出的菜花不仅颜色白,水分含量大,而且产量高。
2009年,双垄三沟种植技术在海拔2100至2700米榆中南部山区开始整体推广。因为全膜双垄三沟栽培新技术操作简单,农民容易接受和掌握,甘蓝、花椰菜、娃娃菜、大白菜等蔬菜,开始在榆中二阴高寒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亩产值也从传统粮食作物的300元翻了十倍,甚至更多。贫困地区群众找到了一条立足土地、脱贫致富的路子。
2 从“新品种”到“标准化”
在兰州市榆中县三角城乡高墩营村高原夏菜基地,立在地头的“露地蔬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的标牌非常醒目。
田地间,一个个甘蓝像一个个列队的士兵,整齐划一,紫甘蓝和西芹长势喜人。
高墩营村最初是榆中县“一村一品”基地,后来成为甘肃省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如今已是全国农业部蔬菜标准园。
标准化是高墩营高原夏菜基地最大的特色。
甘蓝就要“一把抓”,芹菜就要像“铁锨把”……这些直观的标准不仅提升了蔬菜的品相,更适用于家庭一顿一颗菜的需求。
杨海兴是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站站长,也是榆中县高原夏菜从开始的传统种植向标准化、机械化种植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1998年以前,榆中蔬菜面积小、品种少,只供应兰州和本地市场。”杨海兴说,最初县里要发展蔬菜产业,专门成立了蔬菜站。
在蔬菜大县建设工作中,作为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的杨海兴,担负起了全县蔬菜发展的技术指导重任。
高原夏菜种植,不是随意想种就种,从种子、土壤、农药、化肥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1996年,杨海兴和同事们先开辟了试验田,开始试种。
最初,他们从省农科院购买了“霞光”和“毛粉”802西红柿种子在大棚试种,试种成功后,次年农民开始大规模种植。
“不能把宝押在一个品种上,否则遇到气候突变等因素,很容易导致绝收。”杨海兴说,蔬菜品种更新快,一个品种的市场寿命是3至5年。因此,他们就要不断地根据市场发展,更新品种,这就是技术指导和试验田的作用。
新品种引进的时候,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有时产生的后果让人猝不及防,这就需要技术人员不断跟进、不断调整。
2003年之前,甘肃种的白菜花都是国产品牌“祁连雪”,亩产1000至1500公斤,因为口感好,产量高而受菜农欢迎。但是“祁连雪”的叶子无法很好地包裹球茎,太阳一晒,菜花就发黄了,品相差,所以外销量不大。
2003年,榆中县蔬菜站与兰州市农科所合作,引进了法国花椰菜品种“玛瑞娜”,这种品种果实颜色雪白、特别紧实,因此很受市场欢迎。
此时,本该为此高兴的杨海兴却又开始了新的研究,立即引进其他品牌的花椰菜品种,提前预防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给菜农带来的风险。
2008年,榆中县承担为奥运会供菜任务,经销商为他们带来二十几粒青梗松花菜种子。拿到种子后,杨海兴便和同事们开始试验。
7月份采收时,杨海兴发现这种松花菜“张牙舞爪”、品相很丑,便毫不犹豫地将这个品种打入了冷宫。
2009年,就在杨海兴几乎忘记青梗松花时,一位李姓收购商买来200亩地的种子,和菜农们签订协议,免费发放种子,以2.8元的价格订单收购。这个不被杨海兴看好的青梗松花,当年的收购价达到了4元。
杨海兴说,青梗松花的市场接受比较慢,但是因为品质好,又广受欢迎,如今,仅在榆中的种植面积就有3.5万亩。
“以前要产量高的,如今要品质好的。”杨海兴说,市场需求是随时变化的,菜农的种植也要紧跟着走。他们要在很多的品类中进行海选、试种,再根据市场预判情况向菜农推广。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杨海兴的试验田在不断增加,田里种植的蔬菜品类和种植技术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仅他在李家庄村的100亩试验田里,就有包括莴笋、松花菜和特色菜品的紫甘蓝、西蓝花等236个品种的蔬菜品类。
杨海兴说,科研专家可能一辈子只做一个品种,而他们要做的试验仅花椰菜一个品种的就有十几到二十个。只有以万变应万变,技术指导紧紧跟随,才能保证高原夏菜向前发展的蓬勃力量。
3 从挫败的沮丧到成功的喜悦
在每天奔波在田间地头的榆中县农业推广中心“80后”农技人员金军民看来,农业必须靠科技力量来支撑。
在黑板上用粉笔讲解、在土地上用树枝勾画……兰州市在蔬菜生产各个环节深入农村,通过科技“三下乡”,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开展宣传培训,以试验示范推广与农民科技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各村建立了蔬菜科技示范点。各地农业推广中心农技人员还通过师带徒方式在村里发展农民技术员。
但这条道路并不如想象中的一帆风顺。金军民说,虽然培训宣传力度在增大,但是依然会有菜农“我行我素”,他们只能一再加大培训力度。
2014年,金军民在南部山区进行关于农药用药专题培训时,再三强调不能使用铜制剂。但是马坡乡4个村子的村民却受一个上门推销农药人员的蛊惑,在娃娃菜上喷洒了杀菌剂。第二天,田里的叶子都烧干了,村民急火攻心。
金军民跑了三趟菜地,让他们喷洒了一种细胞分裂素,并让村民多喷水。加上天公作美下了两天雨,原本已经烧坏的菜被救了回来。
“要不是金技术员,我那年的日子就没法过了!”马坡村村民王美兰说。
金军民说,像这样的事有很多。高原夏菜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通过培训和指导,村民也在成长,在总结经验。
不只金军民,在科技助农中遇到障碍的还有李斌和宋海慧。
2009年,在南部山区种植推广过程中,如何增加蔬菜品种,提高菜农收入是一个新的命题。
当时白菜花的收购价是1.2元,而紫菜花是2.4元,翻了一番。
“每家地里种一些,既能掌握新种植技能,又丰富品种增加收入。”宋海慧说,当时的初衷很简单,虽然紫菜花的田间管理技术要比白菜花繁琐复杂,但是为了增加菜农收入,他们还是决定一试,在红土坡村种植50亩紫菜花。
有位菜品收购商找到他们说,她已联系好外地收购者,要收购大量紫菜花,希望能扩大种植面积。在她“真诚”的要求和游说下,原定的种植面积增加到100亩,后来增加到150亩,最后增加到200亩。
大家带着满满的期许播下了从河南引进的紫菜花品种,让人欣喜的是,紫菜花长势甚是喜人。
如果温度不够,紫菜花上色不好,为了保证紫菜花的品相,宋海慧和李斌整日和菜农泡在地里。
终于到了采收季节,原本皆大欢喜的事却一时间让人愁眉不展。
原本答应订单销售的收购人却几番推脱,以紫菜花上色品相不好为由拒收。
的确,一些紫菜花是上色不均匀,变成了“花皮球”,可还有上色好的、没有问题的啊!
但是这位收购商仍然再三推脱,经不住催促,只草草收了一车便溜之大吉了。
“200亩的紫菜花啊,你想想那是什么概念?”宋海慧说,眼看着一颗颗凝聚着菜农汗水的紫甘蓝烂在地里了,她和李斌愁得整日整夜合不了眼。
让他们感到欣慰的是,在危难之际,收购商站出来了。经多方联系,做蔬菜收购的张勇收购了部分紫菜花。
“你们也是为了我们好,这结果也不是你们造成的,就一年的收入,我们忍忍就过了……”种植的菜农们也给了他们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更重要的是有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兰州市农业局多方筹集资金,再加上李斌和宋海慧自筹的5万元,给每位农户补贴了1000元。
“当时,我们就想着,不能让菜农寒了心,不能打击他们刚刚建立的种菜的信心,更不能让政府的形象受损!”宋海慧说。
健全科技服务机制和乡镇高标准示范培训,让农民掌握科学种植和田间管理技术,这是兰州市在高原夏菜种植过程中采取农业技术人员包乡、包村、包点的主要目的,也是建立蔬菜标准化生产体系和操作规程,开展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全力帮助菜农的高原夏菜提标增效的主要抓手。
这些机制和措施的背后,是保护菜农发展积极性,加强他们抵御自然风险能力,提质增效的良苦用心。
春去秋来,高原夏菜一年一个样,变得越来越吸引人的目光了。
相关新闻
- 2019-10-22记者给您讲述兰州高原夏菜的“台前幕后”故事(上)——从一包夏白菜种子说起
- 2019-10-16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入围决赛候选名单公示
- 2019-10-15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专访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伟文—— 坚守初心使命着力真抓实干
- 2019-10-11陇东报小记者团走进庆化学校 开展新闻知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