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头条 >> 解读 >> 精准扶贫

黄土地上的致富花——定西市通渭县产业扶贫工作侧记

18-06-14 10:29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马翔

  原标题:黄土地上的致富花——通渭县产业扶贫工作侧记

  通渭县李店乡李店村村民采摘金银花。定西日报记者 晁君杰

  本报记者 杨世智

  6月8日,通渭县李店乡李店村像赶集一样热闹,十里八乡的群众一大早就往这里赶,省内外中药材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也来到这里。当天,通渭县金银花产业扶贫推进大会在这里召开。

  5年前,通渭县农民群众很少有人知道金银花长什么模样,人们对金银花的概念还停留在“听说”阶段。5年来,通渭县金银花种植面积从最初的200多亩发展到了3万亩,带动1.24万户农户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并在李店、襄南、常河、榜罗、什川等中南部乡镇初步形成了“一乡一品”产业发展格局。

  一

  通渭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县,但由于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县90%的耕地都是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当地农业长期处于“种一坡、收一车、打一斗”的状况。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通渭人就大力兴修梯田、治理坡耕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县里抢抓机遇,累计投资3.2亿元新修梯田32万亩,使全县梯田面积达到119万亩、梯田化率达到65%;综合治理面积1458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50%。

  随着“三跑田”变成“三保田”,通渭县进一步探索农业增产增收的路子。长期以来,全县一直以种植冬小麦为主,平常年景亩产也只有200公斤左右。为了改变这种生产状况,2005年县里引进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并在次年获得首次试验成功,试种的玉米平均亩产达到625公斤。从2007年开始,县里抢抓全省主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机遇,把全膜玉米作为首位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同时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运用到马铃薯、中药材等产业。那一年,通渭遭受6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冰雹灾害,全县推广的1.73万亩全膜玉米平均亩产仍达到600多公斤,被当地干部群众形象地称为“旱不垮、打不倒”的“铁杆庄稼”。

  之后,全县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全覆膜耕地面积和玉米总产量也节节攀升——2008年全膜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4.49万亩,总产达9.22万吨;2009年,全县全覆膜耕地总量跃升至60.23万亩,其中播种全膜玉米56.3万亩,跻身全省“3个50万亩”全膜玉米种植县之一。当年,在遭受春夏连旱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县全膜玉米平均亩产仍达558.6公斤,总产量达到31.5万吨,过去的“缺粮大县”由此变成了“产粮大县”,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二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成功推广应用,引发了通渭全县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变革,但由于农业生产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抵御风险的能力弱等原因,粮食的增产却并未带来农民收入的大幅度的增加。2013年底全县44万人口中仍有三分之一处于贫困状态,被列为国家六盘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全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通渭县再次将目光投向了产业结构调整。

  2013年,县里根据全县气候、土壤、劳动力等资源特点,经过数次考察,引进一家山东企业并采取“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方式,在义岗镇东南、襄南乡祁庄、陇川乡新堡、马营镇华川等村试种金银花。为达到示范效应,解决金银花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技术、销售等难题,县里打破常规给予了全方位扶持。其中,生产资金方面,县里对金银花种苗补贴70%、农户自筹30%进行扶持,群众自筹部分从栽植后第三、四年交售的鲜花款中扣除。金银花销售方面,县政府一开始就与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按订单生产。双方还约定协议期间内,当金银花市场价格低于50元/公斤(鲜花10元/公斤)时,龙头企业按50元/公斤(鲜花10元/公斤)的保底价统一收购。技术方面,为全面加强金银花田间管理,县里实行了县、乡技术人员包区域,乡、村、社干部包地块、包农户的“双轨”责任制,由市、县农牧部门与龙头企业技术人员组成苗木验收组和技术服务组深入相关乡镇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技术服务和质量管理各环节技术到位、措施到位。

  经过几年示范引领,通渭县金银花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17年,11个乡镇130个村完成种植金银花1.6万亩,涉及种植农户537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20户。今年,县里按照“先做基地、再做产业、边做基地、边做产业”的思路,推广种植金银花1.12万亩,涉及种植农户7020农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778户。

  至此,全县累计种植金银花3万亩,涉及种植农户1242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410户,在李店、襄南、常河、榜罗、什川等中南部乡镇初步形成了“一乡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

  6月8日,在通渭县产业扶贫推进会现场,李店乡三坪村三台坪社50多岁的农民郑春山,成为乡亲们学习的对象。

  老郑家里有4口人,两个儿子一个外出打工,一个还在上学。家里虽然有31亩耕地,但由于缺少劳力,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去年,乡里在三台坪推广种植金银花,老郑也曾心存顾虑,一是以前从来没有种过金银花,担心自己种了能不能成活;二是听说金银花花期短,担心没有劳力采摘;三是担心没人收购金银花。乡村干部上门给老郑讲县里的补助政策和金银花的种植效益,还组织老郑和乡亲们到陇川、襄南等种植较早的乡镇进行观摩,现场了解金银花的种植管理技术和收益情况。通过现场了解对比,老郑下定决心种了16.8亩金银花。在栽苗、抹芽、扶秆、除草、追肥等种植金银花的各个环节,市县乡和龙头企业的技术人员都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老郑和乡亲们怎么进行田间管理,乡里还给他们发放了地膜、除草剂等物资。

  今年,老郑种植的金银花到了盛花期,老郑和老伴已经采了220公斤。采摘的新鲜金银花,企业以每斤11元的价格回收,现款现付,目前老郑一家已收入4800多元。按现在每天的采花量计算,今年老郑一家至少能收入2万元左右。通过一年来的种植,老郑对发展金银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说:“种下金银花,手把金银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通渭县金银花产业发展目前主要存在四个问题,一是县里在产业基地、片带建设上缺乏统筹规划,对分年度推进的目标措施不够明确,对全产业链发展缺乏前瞻性谋划,产业形态仍处于初级阶段。二是宣传引导不到位,群众对金银花的认识不够、接受程度不高,部分群众仍在等待观望。三是县里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农技服务指导体系,对金银花种植农户的技术培训指导不到位,致使种植效益较低。四是金银花种植区域分散,还未形成区域规模效应,产业龙头建设滞后,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和储藏销售环节薄弱,特别是精深加工企业少,且加工能力普遍偏低,缺乏强势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带动,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弱、市场竞争力弱、附加值低。

  针对问题,通渭县将着重抓组织领导、强化统筹推动,抓规划完善、扩大种植面积,抓基地建设、提高种植效益,抓龙头培育、提高产业发展水平,抓技术培训、强化田间管理,抓产品研发、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抓风险防范、管控产业发展风险,力争到2020年全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覆盖10乡镇84个贫困村。

精彩推荐

  • 【陇尚记忆(4)】高考40年:那些不曾忘却的记忆 【陇尚记忆(4)】高考40年:那些不曾忘却的记忆
  • 爱心捐助情暖宕昌县桃园小学校园 爱心捐助情暖宕昌县桃园小学校园
  • 5月份甘肃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1% 5月份甘肃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1%
  • 游客在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三十里铺村朱家庄社欣赏芍药 游客在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三十里铺村朱家庄社欣赏芍药
  • 定西市岷县推进“5·16”雹洪灾害受灾地区复耕工作 定西市岷县推进“5·16”雹洪灾害受灾地区复耕工作
  • 兰州开行全国首列“研学旅行专列” 兰州开行全国首列“研学旅行专列”
  • 西北师大举行2018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图) 西北师大举行2018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图)
  • 兰州市反电诈中心为人民群众构筑防骗安全网 最大限度保住百姓“钱袋子” 兰州市反电诈中心为人民群众构筑防骗安全网 最大限度保住百姓“钱袋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
2   【百日会战】甘肃天水一银行不履行协助
3   图解:奔跑吧!“兰马”↓↓↓
4   林铎在省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
5   关爱眼睛健康 兰大一院举行“爱眼日”
6   受贿超2700万 甘肃省林业厅原厅长马光
7   林铎在甘肃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议
8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开通南京至兰州至阿勒
9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甘肃各地将
10   甘肃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省委书记林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