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为沙漠“穿金甲” ——武威民勤县开展秋季压沙造林见闻
原标题:齐为沙漠“穿金甲”——民勤县开展秋季压沙造林见闻
初冬时节,走进距民勤县青土湖7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绵延起伏的沙丘,被稻草方格一一覆盖,如同披上了金色的铠甲,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10月13日,民勤县压沙工程队全部进驻压沙现场,开始实施工程治沙。今年民勤县秋季压沙造林面积将达8万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县年度最大面积的秋季压沙工程,有3000多人奋战在青土湖、黄案滩等风沙线上。
在青土湖栽桩石区域的工程压沙现场,压沙工人正在开沟、铺草、回填沙土,昔日茫茫的沙漠上,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
民勤县林业局干部王瑞斐说,今秋全县计划以栽桩石、白碱湖、黄案滩、红东公路沿线等区域为重点,完成工程压沙8万亩。10月13日开工以来,32个工程队已完成压沙72000亩。
如此大面积、大体量的压沙工程在生态环境脆弱的民勤县还是头一次。压沙面积不断扩大,源于民勤县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成为国家生态治理修复政策的受益者。
上世纪中期以来,民勤县主要依靠干部群众义务压沙治理荒漠化,虽然有效遏制了“沙进人退”,但也出现了治理分散、无法连片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仅2013年全县生态治理投入资金近8000万元。今年,依托武威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全县生态治理投入资金跃增到1.16亿元,工程治沙成为民勤县防沙固沙的最主要途径。
如此浩大的工程,质量监督成为重中之重,8万亩秋季压沙任务将在一个月内完工,民勤县林业局招标两家监理企业,并派驻技术人员随时指导,确保工程质量。在压沙现场,技术人员杨吉兵简单介绍了压沙的技术流程和要求:“要按照沙漠的走向横竖开沟,间距是1米5乘1米5,沟深是20公分,沟宽25公分,达到这个要求,我们就铺上草,草长40公分,然后再压上沙,两边要刨起来。”民勤县林业局局长杨青文说:“在压沙期间,林业系统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发扬塞罕坝精神,跟班作业,严把压沙质量技术关,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特别强调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这无疑给民勤人民增添了更大的信心和动力。压沙工人李玉军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我们民勤,沙治住了,民勤绿洲也就保住了。我们在这里压沙已经有20天了,吃住都在这里,平均每人一天压沙1亩左右。”
相关新闻
- 2017-11-14绿色梦 在巴丹吉林沙漠放飞——记大漠农林生态产业股份公司荒漠化治理项目
- 2017-11-13沙漠腹地“绣金甲”
- 2017-11-13“星光杯”徒步穿越腾格里沙漠活动在武威举行
- 2017-10-30戈壁探险寻玉记:茫茫敦煌沙漠,古人在哪里开采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