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太子山下的陇人骄子 记临夏州达沙村63岁的党支书马祎(组图)

17-01-13 06:06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宋芳科

达沙村党支书马祎

  本网记者 张振宇 金亚玲 宋芳科

  他是和蔼可亲的邻家大伯,他也是吃透政策的农家“智多星”,他更是上管村民致富,下劝夫妻和睦的小村总管。在临夏州临夏县掌子沟乡达沙村每位村民的眼中,63岁的老支书马祎都是不一样的存在,但无论他们眼中的老支书是“智多星”也好,是“小村总管”也罢,不可否认的是,懂政策有情怀的老支书这些年在脱贫致富路上,一直扮演着领头雁的角色,带领着全村各民族兄弟姐妹追求更加幸福美好地生活。近日,中国甘肃网记者就走进小村总管老支书马祎的生活,一起看老支书精准扶贫的四本账,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小村今胜昔 一个小故事折射不富都不行

  2016年12月30日,在2016最后一个工作日。中国甘肃网记者驱车走进位于临夏州太子山东麓沿线的临夏县掌子沟乡达沙村。飘落过小雪的村庄静谧而祥和。远处的山峰如眉黛一般,近处的柳枝在风中轻轻摇曳,冬日的乡村风光让人瞬间安静。村口的健身广场上,村里的年轻人挥汗如雨打篮球,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为冬日的小村庄增添了不少活力!马祎是达沙村党支部书记,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8年,从青丝到白发变的是年龄,不变的是对村庄的热爱和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热情。一路走来,他是临夏州人大常委会常委,各种荣誉都见证着他的成功和实干。不过在每一位村民眼中他更像是一位传奇人物。

村广场上青年人正在打篮球

  如今,走进达沙村,现代化新农村的气质扑面而来,设施齐全的健身广场、修葺一新的村小幼儿园、一院院整齐划一的农家新院,整洁的水泥道路直通家门口。多年期盼的幸福生活在达沙村已然实现。

  达沙村村主任王利云说,达沙村已于2015年整体脱贫,如今奔跑在通过小康的道路上。但是这样美好幸福的生活放在几年前,村民还真不敢想象。

  巍巍太子山,是矗立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屏障。太子山东麓,层峦叠障,自然景观的过渡性和生物的多样性,形成了优美的自然风光。但是很多年来,优美的自然风光好像并没有眷顾世代生活在太子山东麓达沙沟的村民们。由于村子海拔在2300米左右,被两座大山夹在不足300米的地带,全村245户1000多名群众,居住在狭长的山沟和山坡上。就连贫瘠的山旱地,人均也不足1.44亩,贫困面高达98%。到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地步。

  王利云回忆,那时候村上很多人家都是土坯茅草房,村上也没有一段硬化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村民真实生活的写照。但是在老支书马祎的带领下,全村乡俗风气非常好,生活在这里的回族、汉族、东乡族、藏族、撒拉族乡亲和睦共处,民族团结如一家!大家都热爱自己的家乡,更希望通过勤劳的双手来改变落后的面貌。

  随着甘肃省双联政策出台,扶贫攻坚行动的展开,好政策如春风般吹向这个小山村!老支书马祎敏锐地察觉到机会所在,他号召村民行动起来,不要让一个人在这趟脱贫致富列车上掉队。

  其中马某文家的致富路最有代表性。马某文是达沙村村民,年过50岁还一事无成,在村子里游手好闲,马某文的妻子看到丈夫这个状态也是自叹命苦。家中的茅草房已年久失修难以遮雨,一家人的生活也过成了阴雨天,看不到一点希望。马某文的儿子马一四夫为了躲避这样的日子远赴福建打工,但是家庭情况如此难堪,想找个媳妇比登天还难,要是再这样下去这家人的日子也就罢了!

  老支书马祎说,马某文家的日子过成这样让人看着都揪心,可马某文也是破罐子破摔,宁可一年四季躺在墙根晒太阳,也不想着出去打拼一番。他也劝过马某文,可是马某文却说反正已经这样了,就这样吧!

  2014年,村上给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下发5万元无息扶贫贷款。大家建议不行把马某文家的5万元交给致富能手支配,不然这些钱肯定有去无回了。但是国家、省上给贫困户贷这笔款就是要给贫困户信心,怕风险又怎么能让每一户在脱贫路上不掉队。于是他和村委班子成员拍板,这个贷款要给马某文家,不过这钱不给马某文,而是给马某文的儿子马一四夫。马一四夫在福建打工学会了拉面技术,而且这小伙子还和他爸不太像,干活踏实有想法。马一四夫得到这5万无息贷款,在福建开个面馆还不够。于是老支书马祎有说服马某文让找亲戚凑上一部分,最后还有缺口。

  在马祎的倡议下达沙村党支部还建立了一个互助基金。这个钱来自村集体,主要帮助村上有想法、想创业的年轻人外出发展。

  可是把这个钱借给马某文,马一四夫父子!村上很多村民都不看好,说是借,估计最后也是个还不上,到时候受损失的还是村上。所以关于这个钱到底借不借,村民争议很大。马祎说他把村班子成员和村民叫来开会。让马某文,马一四夫父子当着众人的面表态,这个钱到底能不能还上。马一四夫能感受到来自他的信任,所以满怀感激的表示这个钱一定会还上。只是空口无凭,到时候还不上,找谁去?面对大家的质疑和担心,他和村班子成员坚定表态,“这个钱马家父子还不上,我们来还,一定要给年轻人一个去闯的机会!”

  老支书一句话感动了村民更感动了马一四夫,被信任是一种莫大的力量,可能当很多人认为你不行了,还有一个人愿意为你照亮前行的道路,那这就是最好的知遇之恩。

  带着从村互助基金借到的2.5万元,双联贷款的5万元,还有从亲戚朋友处凑来的4.5万元共计12万元,马一四夫踏上了南下福建开面馆的致富路,由于小伙吃苦耐劳,小饭馆生意不错,还找到了女朋友。马祎说,两个月后,马一四夫从福建寄来了2.5万元,如约按照约定将村上互助基金的钱先还上。另外5万双联扶贫贷款今年到期,根据马一四夫开面馆的收入,还这笔钱也不成问题。

  再说马某文也像变了个人一样,地里种药材,家里养羊,养獭兔搞养殖业,生活一天忙忙碌碌也红红火火。 2014年,村上全面展开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世代生活在达沙村的村民将迎来蜕变的时刻。为了让马某文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念,村上首批便安排了马某文家的危房改造项目。如今,白墙红瓦的崭新的院落在马某文家拔地而起。窗明几净的房屋被女主人收拾的干干净净,美好的生活就像这敞亮的房屋一样让人充满期待。

  马某文说如果要感激,他最先感激的是支书马祎的不抛弃、不放弃,不然当初的日子连他自己都厌倦自己!

中国甘肃网记者采访马支书和乡亲

  巧算四本账 公平先行脱贫路上不等不靠

  房子新了,路平了!2014年,达沙村村民苦干一年,美丽乡村已成雏形。可是人居环境的改变,只是脱贫路上的一个环节。如何激发村民内生动力,让大家的思想从“让我富”转变到“我想富”,调动起每一位村民的致富奔小康的决心,成了老支书马祎思考的新问题。

  老支书马祎和村民聊天,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咱们中国这么大,就是给每个人发1元钱,总额就得13亿。所以这脱贫光靠等、靠、要、自己不行动谁也没办法。

  马祎说,党和国家提出精准扶贫,到底啥是精准,他这个基层的老党员认为,精准就是精细施策,调动每一位农户的积极性!扶贫不是政府花钱养懒汉,而是政府支持让大家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新生活。

  “我们村的精准扶贫,怎么精准?根据村上的实际,我把村民划成四类,依次是走、站、坐、躺!”马祎向我们解释他对精准扶贫的理解,并表示这就是他自己的土办法。

  走着的群众,自然是村上有想法,愿意脱贫致富的人群。这些人有致富的梦想,也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缺的就是资金和项目。这样的村民村上要重点扶持,想到外边去开拉面馆,村上给申请扶贫贷款,还可以用互助资金。只要有想法,有意愿村上就尽量帮。目的就是给这些走在致富路上的群众加油鼓劲,让他们走快些甚至跑起来,早点向小康生活迈进。比如年轻的后生马一四夫就是这样村民,有技术,有想法,那村上就想办法帮,让他们早点实现致富梦想,并且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

  站着的群众,就是有脱贫意愿,但是没脱贫门路,还处于观望期的群众。这些人站着,但是却少有行动。这类群众要是没有技术,村上鼓励他们去学习技术。要是年龄大了,学不了技术,那可以发展种植养殖,总不能站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天上掉馅饼!

  对于站着的群众,马祎说这部分群众就是调动积极性,让他们想致富愿致富,生活忙起来日子才能更红火。所以他就鼓励这些站着的群众再别观望了,赶紧走起来前面就是幸福路。

  接下来坐着的群众就有些费劲了!这些群众没想法,没技术,而且压根就没想着如何去致富。有时间靠着墙角晒太阳,也懒得不爱动。实在穷的过不下去,就找政府、要救济。对于这类群众不管或者放弃结果都是破罐子破摔,反正日子已经过的很不堪,他还怕继续坏一些?所以对于村上的这部分群众,马祎有自己的办法。首先这些群众不缺胳膊少腿,缺得恰恰是做人的志气和骨气。

  可是你说的重了,人家更抵触。说不到点子上人家就当耳旁风。怎么办,只有用真情真意去感化,家里有什么困难提出来,村上能帮着解决就尽量帮。但是在原则问题上不含糊,就是要告诉他们活着浑浑噩噩是一辈子,风风火火也是一辈子,为何就不让自己过的精彩些,非要等着别人去救济?用真情办实事,再加上信任和鼓励,这部分坐着等的村民,至少要让他站起来,把农村的地种好,把养殖搞好。这样才能让儿女们放手去城市创业、打工,这个家庭才会焕发新的希望。比如马某文的改变就说明,所有的真情实意都不会被辜负!

  老支书马祎说,躺着的群众就是家庭确实有困难的群众,比如卧病在床的,身体不好的!这些群众首先要有政策来兜底,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村上也要满怀真心的去帮助,帮扶!当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这些躺着的群众要积极面对生活,乐观自信的去做一些事情。

  精准扶贫首先就要精准区分,老支书马祎接地气地解释让精准扶贫在小村庄做到了精准到人。走着的群众政策给把力赶紧跑起来,站着观望的群众还等什么,先走起来再说!这坐着的群众,赶紧站起来,致富路上不能等靠要!躺着的群众确实有困难,但是不能丢了精气神,能坐就坐起来,能站最好站起来。

  在老支书马祎精准施策和鼓励带动下,村民们都快上一步,致富奔小康干劲更足。

  自己2013以来,达沙村三年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短短两年间,一个个扶贫项目得到了顺利实施,全村危旧房改造覆盖面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水泥路通户率达到100%,适龄学生入学率达到100%,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底的2000元增加到2015年底的5000元。一幅小康画卷徐徐拉开。

  2015年末,达沙村村民马忠全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找到村支书马祎表示自己一家五口人都要退出农村低保。马忠全今年78岁,2015年他们通过异地搬迁从山上下来,在达沙村修建了新房。同时通过5万元扶贫贷款,他孙子马立克在福州开了一家面馆,生意很不错。所以他认为自家通过劳动致富过上了好日子,低保应该留给更困难的群众。

  马忠全说,他们一家现在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能走的都跑着致富,他虽然年纪大了也放羊养兔,一家人不能继续等靠要。

  在一些农村低保被当成“唐僧肉”,一些群众不管贫富都想咬一口,由此造成很多村务矛盾,但是达沙村村民却要主动退低保?马祎说村官虽小,可责任不小。要在村里开展工作关键要有公信力,这公信力的首位就是公平。

  村上谁家困难,谁家该拿低保,村民一起开会来评议。就拿当时危房改造项目,补贴资金从4万元到7000元不等,谁家多,谁家少?村民到一起来讨论,就算中间要花点时间,但是公平公开的讨论一定会让村民心服口服,这样做工作群众才能信服,大家也才能心往一处使鼓足干劲奔小康。

雪后的达沙村如一幅画卷

  小村大总管 团结和谐成新风生活更美好

  2015年腊月的一天晚上,村民薛海霞和丈夫因家务琐事吵架。越想越气的薛海霞拿起电话就拨通了老支书马祎的号码。听到老支书问发生啥事了,薛海霞一股子委屈涌上心头,哭着向老支书诉说家里的日子是不过下去了……

  这问题可严重了,老支书马祎穿好衣服拿着手电筒就往薛海霞家里赶,看看这小两口到底是闹啥了,大晚上都不消停。

  2016年12月30日,中国甘肃网记者来到薛海霞家采访,说起这事薛海霞和丈夫何忠忠都有些过意不去。

  “我先给娘家打电话,可是想想平日里还是马书记说话公道,我受了委屈就想让马书记来主持个公平,再说我家那口子就信服马书记!可是看着老书记摸黑来了,我们突然感觉有些不好意思,大晚上的让老书记跑一趟帮我们解决家务事,我们真是过意不去。再看看书记一脸关切的表情,我和丈夫基本上都消气了,只是嘴上还都不服软!”薛海霞回忆那天老书记来劝架的情景,还是认为,就是亲戚朋友大半夜也指不准能来,可是老书记都60多岁的人了,还这么认真。

  “夫妻不睦,这就是大事,我怎么能不管,年轻人拌嘴可以,伤了感情闹离婚娃娃最可怜!所以我先把何忠忠说了一通,又给薛海霞讲道理,两口子也给我面子,答应好好过日子!”马祎说调解过程并不困难,不过遇到夫妻吵架,家庭不睦这类情况,只要村民喊他,或者让他知道,他都要赶紧去处理,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致富奔小康都是为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连家庭都不和睦何谈其他的幸福?

  说话间,薛海霞的晚饭已经上了餐桌。还有两家邻居也赶来一起吃晚饭。薛海霞说,她家的一位邻居媳妇回娘家,没人做饭他们邀请来一起吃。另一位邻居儿女在城里,一个人冰锅冷灶晚上太冷,她老公热情邀请来家一块吃!

  村支书马祎说,小山村总有最淳朴的乡情,这也是最宝贵的美德之一。达沙村村民质朴真诚,无论是回族、汉族、东乡族同胞都能彼此尊重民族习惯和睦相处。2014年危房改造以来,村民盖新房没有请小工,都是彼此帮忙来修建,汉族群众帮助回族群众,回族群众帮助汉族群众,大家一道共建幸福美好新家园。

马支书和村民一起聊天

  舒适的小院,宽敞的阳台,让家里的自然采光更显明媚!走进薛海霞的小院,美好的生活就如同一幅画卷。而薛海霞家的新房只是全村的一个缩影,在这里居住已不是所有目的,住在宽敞明亮的新房总有好心情,让村民去追求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何忠忠说他是汉族群众,春节过后他会去青海挖虫草,这是他们一家的主要收入之一。其次他还购买了脱粒机,在农忙时节不仅顾得上自家的庄稼,还可以去其他村收割脱粒赚取劳务费。以前他家在山顶上生活,这次村子整合规划,他们家从山上搬下来,修建入住统一的新村,生存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观,他的干劲更足了。今后他和妻子一定少拌嘴,不然为这小事麻烦马书记就太不应该了。

薛海霞和老公何忠忠

  展望新生活 脱贫不止步小康路上一起走

  据达沙村主任王利云介绍,为了彻底帮助村民拔穷根,达沙村在新农村规划的同时启动异地搬迁安置,将分布在山上的村民搬了下来,统一规划到新农村。但是住进新家如何持续增收致富?村上利用各项扶贫政策,先后发展期养殖、中药材种植、餐饮服务、汽车维修等富民增收产业。为村民持续增收奔小康奠定了基础!

  马祎说,村民们有了崭新的环境,今后致富路上奔头更大了!最近他专门抓了一下村上的卫生,让小村庄整洁干净,村民住着更舒心。

  青山在,人未老!达沙村致富奔小康的新征程已经开展!马祎说脱贫不是目标,更不能满足,只有让大家和全国一道步入小康生活才是他最大的心愿!今年他63岁,但是身体硬朗。原本他也想着退下来,但如果村民需要他还会继续为大家服务,一起奔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

薛海霞家的小院

精彩推荐

  • 【网络媒体走转改】兰州网格员,只为冬日里那一抹绚丽的蓝 【网络媒体走转改】兰州网格员,只为冬日里那一抹绚丽的蓝
  • 网络媒体走转改 | 5年冷暖相知 “新年新衣”我们砥砺前行(组图) 网络媒体走转改 | 5年冷暖相知 “新年新衣”我们砥砺前行(组图)
  • 平凉市医务人员在双联点开展义诊活动 平凉市医务人员在双联点开展义诊活动
  • 我是家乡代言人| 美丽的积石山—我的家乡 我是家乡代言人| 美丽的积石山—我的家乡
  • 2016年度陇人骄子颁奖典礼今晚8时举行 中国甘肃网将进行网络直播 2016年度陇人骄子颁奖典礼今晚8时举行 中国甘肃网将进行网络直播
  • 【记者关注】关怀失能老人需要各界给力(图) 【记者关注】关怀失能老人需要各界给力(图)
  • 工作三四年单位换了三四家 兰州课外辅导机构教师为何频频跳槽? 工作三四年单位换了三四家 兰州课外辅导机构教师为何频频跳槽?
  • 兰州:籽瓜从天降砸中行人头 小区监控拍下危险一刻但无法判定究竟何人所为(图) 兰州:籽瓜从天降砸中行人头 小区监控拍下危险一刻但无法判定究竟何人所为(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庆阳市委研究部署经济工作
2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甘肃省将重点
3   甘肃省人大代表开始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4   【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2017年抓好1
5   一个贫困乡镇的后发赶超 ——会宁县八
6   甘肃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中
7   林铎:准确把握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 切
8   玉门炼化总厂实现了扭亏为盈
9   政协甘肃省十一届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
10   2017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第二次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