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天水 正文
投稿

天水献给世界的一场视觉盛宴——敦煌文博会“影像丝路——国际摄影艺术作品展”侧记

2016-10-20 15:24:16 来源:中国甘肃网-天水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王彤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天水献给世界的一场视觉盛宴

  ——敦煌文博会“影像丝路——国际摄影艺术作品展”侧记

  记者 辛闻

  10月11日,随着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文化年展所有展馆撤展,给此次博览会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全球瞩目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于9月20日开幕,85个国家、5个国际组织的95个代表团、国内丝路沿线16个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的23个代表团、1500名中外嘉宾、各国政要、国内外专家学者、文化名家齐聚敦煌,围绕“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展开了一场对话交流。首届敦煌文博会设高峰论坛和文化年展两个主体,而文化年展分为国际馆、中国馆、甘肃馆和专题展馆四个展区,四大展区的33个专题展览展示了60多个国家的8500多件展品,为中外嘉宾奉献了一道交相辉映的文化盛宴。

  为主动融入首届丝绸之路(敦煌)文博会,天水市委、市政府积极争取并策划“影像丝路——国际摄影艺术作品展”活动参与敦煌文博会文化年展。摄影展由天水市委宣传部牵头,天水市文联、天水市摄影家协会承办,自2015年7月份策划启动以来,市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对策展工作作出指示,从方案审定、作品征集、甄选到展厅设计都进行了反复斟酌和精心策划,经过一年多的紧张筹备,“影像丝路——国际摄影艺术作品展”于2016年9月10日在敦煌如期举办。天水策展的“影像丝路——国际摄影艺术作品展”是文博会上唯一的摄影专题展,也是甘肃省十四个市州中唯一的以市州为策展主题的展馆,因而被大家习惯地称为“天水展馆”。

  本届文博会期间,“天水展馆”的亮点更加彰显了天水风采:

  亮点一:国际水准的精彩作品引人注目。摄影展展出作品以历史的高度俯瞰丝绸之路2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不仅仅拘泥于某个时期、某个区域、某个民族、某种风格。而是面向世界征集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摄影佳作,最终甄选出268幅摄影作品。这些作品60%出自马克·吕布、戴乐、丹尼尔、王庆松、陈农等国际国内知名摄影大师之手,作品充分反映了千年丝路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个故事和生活在丝路沿线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让观众在光影变幻、色彩灵动的世界里,直观感受到千年丝路的岁月与沧桑;展出作品40%反映丝路重镇——天水独特的人文风貌和历史遗迹,将天水最具代表性的麦积山石窟、大象山大佛、拉梢寺浮雕、陶艺生产、民俗活动等等,通过摄影艺术家的镜头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近距离触摸到陇上江南——天水的独特魅力。

  亮点二:格调高雅的展厅设计异彩纷呈。为使摄影展展厅布局大方、典雅,在占地1588平方米的展厅内,采用黑白相间的主色调,突出了摄影作品色彩斑斓的光影效果,展厅四壁和设计别致的12个八面立柱上展出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既传统又现代,既深深地扎根民族又不乏“现代科技的时尚范”。为了营造更加高雅的观展氛围,展厅还安排了古筝、古琴演奏,在舒缓的音乐中将一幅幅摄影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同时,展览还利用大屏幕循环播放《问祖龙脉》《大哉羲皇》《人文天水》《祖脉天水》《织锦寄情》《老天水》《鸟瞰天水·缤纷夜》等宣传片,通过文博会平台向世界展示天水,推介天水,宣传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让国内外人士充分了解天水作为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第一重镇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艺术遗存。

  亮点三:独具特色的文化展示增彩添色。为全方位展示天水深厚的文化资源,在展厅布置中特别展示了麦积山石窟雕塑、大地湾彩陶、马家塬战国墓葬出土文物和天水雕漆、天水竹雕、天水泥塑、武山鸳鸯玉器等代表天水文化元素的艺术作品130余件,将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石窟文化及三国古战场文化五大文化之精华集中呈现于展厅,观众在通过摄影作品观赏“影像天水”的同时还能通过现场的工艺品、文物“触摸”到实实在在的“人文天水”。展厅内,代表麦积山石窟文化的“窃窃私语”、“东方微笑”和大型雕漆花瓶、屏风等,犹如靓丽的模特吸引着每位参观者的眼球,不少参观者在观摩的同时与之合影留念。

  一位参观者在展出的麦积山雕塑前兴奋地说:“早就在听说天水麦积山雕塑美轮美奂,尤其是被誉为‘东方微笑’的小沙弥像更是无人不知,今天我在展览现场终于亲眼看到了麦积山雕塑,真是名不虚传!”

  天水竹雕老艺人吴云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天水竹雕自清代开始在天水代代相传,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次天水竹雕作为天水文化元素参加这次敦煌文博会对我们是一个鼓励,以后我们要将天水竹雕继续做大做精,不断创新,推出更加精美的艺术作品,让流传上千年的文化艺术发扬光大,为天水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亮点四:羲皇故里的对外影响持续扩大。展览期间,来自国际国内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好评如潮,平均每天参观人数达到3000余人/次,参观总人数超过10万多人/次。本次摄影展受到中央和省内外各级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支持,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甘肃卫视、中国甘肃网、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天水广播电台、天水在线、天水发布等中央、省、市主要媒体对此次展览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共刊发原创报道稿件100多篇,网络点击人数达500多万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天水对外形象。

  “通过这些摄影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在2000多年来丝绸之路发展历程中,各个民族、多种文化是怎样一个发展、交融的过程,特别是一些作品真实地展现了丝绸之路沿线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也让我了解到了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天水独特的魅力。”一名来自马来西亚的参观者在参观完展览后说:“这次我们从敦煌出发很有可能要改变旅程去‘东方雕塑馆’——天水麦积山石窟看一看了。”

  此次“影像丝路——国际摄影艺术作品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我们从中也得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启示一:加快天水发展,促进文化繁荣是重点。摄影展能够成功举办,引起多方共鸣,究其原因,唯“文化”而已。我们抢抓机遇,借助敦煌文博会的东风,围绕丝路文化,以摄影这种传统又富有创意的形式,把世界与中国、把东方与西方、把敦煌与天水紧密的连接在了一起。可见,文化的魅力无处不在,文化的价值潜力无穷,只有把历史文化的门缝开大,把现代文化的舞场做大,联古通今,中西合璧,找出贯穿城市始终的文化红丝带,才能形成加快发展、融合发展的大棋局,以文化领航发展的春潮才能到来。

  启示二:扩大天水影响,加大文化交流是关键。通过摄影展我们成功抢抓敦煌文博会的机遇,把天水最美的景色,以光圈和快门定格成一幅幅经典画面,凝结成一段段永恒的记忆,不仅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场丰富的视觉盛宴,而且为宣传天水探索了一种全新模式。今后,我们将继续举办这类活动,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对天水文化艺术、旅游景观、自然风光等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天水知名度和美誉度。

  启示三:提升天水形象,策划文化会展是抓手。“影像丝路——国际摄影艺术作品展”在敦煌文博会上成功举办是丝绸之路沿线各个城市间文化交流的一次光与影的对话,更是开放的天水传递给全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这次摄影展之所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赢得同行聚焦、各界好评如潮,主要是积极响应了国家、中央政策方针,精心策划,认真组织,通过摄影艺术展示了丝绸之路的独特魅力,激发了人们构建新丝路的梦想和希望,促进了丝路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丝绸之路建设步伐。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天水日报 责任编辑:王彤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