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砥砺奋进促发展
——卓尼县近5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整洁亮丽的卓尼县城。(图片由卓尼县委宣传部提供)
记者 赵梅
行走在卓尼县城,只见东西滨河大道、主干道两旁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在乡野村间,新居频现,一条条大道连通千家万户……
近年来,卓尼县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州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大力实施“五抓五区”发展战略,有效应对困难和风险考验,胜利完成县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开创了经济平稳运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顺、全面进步的崭新局面。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近5年来,卓尼县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县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十二五”末,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8亿元,比2010年增长67.6%,年均增长10.9%;大口径财政收入1.52亿元,比2010年增长76.7%,年均增长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亿元,比2010年增长99.5%,年均增长14.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28亿元,比2010年增长162.8%,年均增长2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15元,比2010年增长96.3%,年均增长14.4%;农牧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02元,比2010年增长139.5%,年均增长19.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巩固提升,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全县以牦牛、藏羊为主的高原特色畜牧业由数量扩张向品种改良和效益提升转变,以青稞、油菜为主的传统种植业由结构单一向多元特色化转变,设施蔬菜、药材、水产养殖初具规模。农畜产品、山野珍品、民族特需品等加工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6.4%,对经济贡献率达到64.8%。一大批建设项目落地见效,车巴河流域扶贫规划全面实施,岷合、合冶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城区道路环线全线贯通,“城中村”改造、新城区建设、“百里洮河风情线”建设强力推进,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5年来,全县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5个,签约资金27.66亿元,有力促进了产业提升、发展提速。
同时,卓尼县坚持把改革作为破除要素制约、增创后发优势的新动力,发展活力持续增强。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简化,“接、放、管”工作有序开展,共承接14项、调整45项、取消9项,行政成本逐步降低,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事业单位改革稳妥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质检、卫生计生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商事制度改革、“营改增”试点政策深入落实,企业税负不断减轻。专项资金风险防控改革全面加强,成立了教育、卫生系统财务核算中心,风险防控措施不断完善。全县农牧村综合改革不断推进,完成土地确权工作,土地流转方式趋于完善。供销体制改革有序推进,订单销售、农机作业、物流配送、农牧村合作金融等农牧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经营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
提升优化发展环境
近年来,卓尼县坚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大峪沟景区公路建成通车,县会议中心、旗布林卡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成运营,全县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文化旅游品牌效应逐步显现,香巴拉旅游艺术节、卓尼国际自驾狂欢节等节庆活动成功举办,电影《卓尼土司》上映,全县文化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效提升。深度挖掘县域文化旅游资源,巴郎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中国洮砚之乡·卓尼县”成功授牌。乡村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文化广场”“乡村舞台”等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农(牧、藏)家乐等特色旅游成为农牧民增收、农牧村发展的新途径。5年来,全县共接待游客158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6.4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2.54倍和6.46倍,文化旅游首位产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
卓尼县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形成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模式。生态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全力实施黄河重要水源地补给区游牧民定居、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面山绿化等生态工程,加快生态修复进程,县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和天然草原植被覆盖率分别为15.8%和96.5%。实施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行动,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风貌特色化改造、富民产业培育,示范村基础条件和整体面貌变化明显。加大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健全完善整治管理长效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全县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群众生活持续改善
卓尼县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努力使更多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全力推进扶贫攻坚,整合资金项目,加大投入力度,有效解决贫困村道路、饮水、用电、住房、社保等实际问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5.02万人减少到2015年底的1.63万人。全县多方面拓展就业渠道,加大劳务输转力度,实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自主创新创业,新增就业3271人。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大幅增长。“7·22”灾后重建项目全面完成,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同时,卓尼县坚持把社会事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两免一补”等各项优惠政策全面落实,“两基”成果有效巩固,农牧村教育教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开展,居民健康档案逐步建立完善,传染病免费普查全面完成,新农合统筹层次逐年提高,农牧民参合率达到99.32%,城乡居民住院补偿比例大幅增加,累计受益3.5万人次。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奖励扶助、少生快富、特别扶助和特困家庭救助等政策全面落实,被国家卫计委命名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同时,全县食品卫生、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工作有序推进,统计、审计、科技、体育、地方志、住房公积金、残疾人事业全面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