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嘉峪关
投稿

砥砺奋进绘就大美画卷——嘉峪关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6-08-26 09:38:26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李秀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砥砺奋进绘就大美画卷——嘉峪关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嘉峪关南市区新貌。

  爱国歌曲大家唱,为祖国生日献礼。(资料图)

  讨赖河生态园夜景。

  夏夜的大唐美食城游客云集。

  酒钢三中新校区。

  酒钢特色铝合金生产线。

  嘉峪关市全面实行城乡户籍“一元化”改革,让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同等享有养老、医疗、廉租房、子女就学、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待遇。

  大批社区志愿者加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餐饮服务、医疗护理等上门服务。

  文殊镇冯家沟村兴农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花卉大棚。

  本版摄影:嘉峪关日报记者毛富裴晓敏本报通讯员姜百文赵兴忠

  记者 曹义成

  自2011年中国共产党嘉峪关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嘉峪关市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工业强市、旅游带动、城乡统筹、生态立市、文化繁荣、民生优先、区域协作”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90亿元,年均增长13.6%,是“十一五”末的1.9倍。其中,工业增加值99亿元,年均增长14%,是“十一五”末的1.9倍;第三产业增加值77.3亿元,年均增长11.8%,是“十一五”末的近1.8倍;农业增加值4.2亿元,年均增长6.4%,是“十一五”末的近1.4倍。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1.8∶73.8∶24.4调整到2.2∶57.1∶40.7,第三产业占比超过四成,较“十一五”末提高16.3个百分点,已成为助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14元,是“十一五”末的1.8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71元,是“十一五”末的近两倍。

  生态立市——五年来,嘉峪关市累计投资21亿元,实施了讨赖河生态园、明珠文化生态园、南湖文化生态园等生态保护工程,新增和改造绿地面积933公顷,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7.9%和39%;新增水域面积134.8公顷,人均水域面积达到27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五年来,全市没有引进一家国家明令禁止的环保不合格企业,未审批一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环评和环保“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

  工业强市——过去五年,嘉峪关工业园区跻身国家首批低碳园区,成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连续3年在全省35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考核中位列第一。

  全力支持酒钢集团公司调结构、化产能、促转型,特色冶金、火力发电、装备制造、新型化工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为酒钢多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发展。

  围绕“光伏发电—电解铝—铝制品加工”和“冶金—循环经济—装备制造”两条千亿级产业链做文章,累计实施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项目45个;嘉西光伏产业园并网发电499兆瓦,成为全省7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之一;甘肃广银100万吨有色冶金一期、索通公司59万吨预焙阳极、中威斯冶金新材料一期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

  推进“3341”项目工程,全市累计实施项目1122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25个,10亿元以上项目57个,50亿元以上项目11个,100亿元以上项目4个。

  文化繁荣——五年来,嘉峪关市持续加大文化投入。在城市,建成21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3个社区书屋、6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10个电子阅报栏。在农村,建成20个“农家书屋”、17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3个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

  五年来,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嘉峪关市努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成功实施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华孔雀苑、方特欢乐世界、观礼古镇等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百亿元文化产业园已具规模,强力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东方百盛、恒基美居等商贸中心和一批宾馆酒店建成投运,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了四成。

  五年来,成功举办两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四届国际铁人三项赛、两届国际航空滑翔节等特色节会赛事,与世界的交流变成了“零距离”,让嘉峪关的文化符号,绽放出新的光彩和活力。

  旅游带动——五年来,嘉峪关市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优,倾力打造方特欢乐世界与嘉峪关关城“一古一今、一新一旧、一动一静”两大旅游品牌,实现了“古代与现代交织,豪放与婉约相融,古典与时尚的并存”,激荡起戈壁滩上的旅游热潮。

  持续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实施重大文化旅游项目61个,长城本体保护维修工程基本完成,中华孔雀苑开园运营,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观礼古镇顺利开工建设。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硬件”和“软件”的同步提升,拓宽了嘉峪关旅游业的成长空间,升华了旅游业的发展内涵,“过路游”成了历史,“过夜游”变为现实,“观光游”迅速升华,“关城魂”“丝路情”“魏晋墓”“边塞风”“方特城”已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

  五年来,全市新增3A级以上景区3个,新增星级和快捷商务酒店80家,成功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

  五年来,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迎来了“井喷式”发展,全社会旅游收入达到35.9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4.7倍;旅游人数达到571.4万人次,是“十一五”末的3.4倍。

  民生优先——五年来,嘉峪关市在民生及社会事业领域累计投入资金75.8亿元,民生支出始终保持在财政总支出的70%以上。一件件惠民实事的接力实施,持续为百姓的幸福“加码”。

  全市累计投入10.9亿元实施学校改造、校舍安全、绿茵操场、营养改善、校车安全、校园信息化等工程,新建改建市酒钢三中新校区、一中、四中、六中等28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消除4.3万平方米D级校舍危房,全市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累计投入6.5亿元提升城乡医疗卫生设施,实施了南市区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项目。全面启动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已实施改造5219户,占全部任务的49.9%,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3401套,群众住房条件不断优化。

  市图书馆、少儿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免费开放,“雄关大舞台”等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乡低保、社会养老、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初步构建起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为全市21.4万社区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到98%、99.1%和98.8%,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在全省率先实行75岁以上老人享受高龄补贴、60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1.77万名老人提供了生活照料、餐饮服务、医疗护理等上门服务。

  城乡统筹——过去五年,建成正大现代农业合作示范项目和野麻湾、文殊高新农业生态示范园项目,林果苗木、花卉制种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到3.6万亩。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承包土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1.5%。乡村旅游快速发展,28家乡村旅馆、51户农家乐达到星级标准。

  五年来,全市累计投入3.3亿元改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1.8亿元开展双联行动,实施帮扶项目670多项,办实事、解难事2400余件。新建温室大棚2633座,标准化养殖小区59个,现代农业、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

  率先实行城乡户籍“一元化”改革,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确保农村居民在保留原有各项惠农政策的同时,与城市居民同等享有养老、医疗、廉租房、子女就学、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待遇。累计投入5483万元,先后在17个行政村实施了居民点改造、饮水安全、环境整治、道路亮化等工程,峪泉镇国家级建制镇示范试点和“美丽乡村”省级试点全面推进。

  2015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371元,连续13年居全省首位。

  区域协作——五年来,全市不断深化各领域改革,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实施扁平化管理,整合成立47个城乡新型社区,建成社会治理、矛盾调解、城乡一体化服务“三大中心”,群众办事更加方便。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实现全市60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免费乘车。整合原工商、质监、食药监职能,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局,形成了从源头到终端、从批发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监管链条。整合建设、国土、环卫等17个部门的行政执法权限,组建综合执法局,进一步理顺了城市执法体制。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全市38个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了集中统一办理。

  全方位开放结硕果。酒钢牙买加铝土矿项目顺利实施,兰州银行、甘肃银行、太平洋人寿等7家金融机构进驻嘉峪关市,引进国内500强企业9家,引进项目181个。“一带一路”东连西进开放步伐加快,嘉峪关机场被列入国家航空口岸开放规划,“嘉峪关”号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高铁南站成为兰新大动脉的重要门户。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李秀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