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省外媒体刊甘肃 正文
投稿

用最美的姿态环拥世界——写在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之际

2016-09-20 15:53:44 来源:新华社 作者: 责任编辑:杨亚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_专题

  新华社兰州9月19日电题:用最美的姿态环拥世界——写在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之际

  新华社记者谭飞、姜伟超、张文静

  金秋9月的敦煌,如飞天盛装,曳裙而立。20日,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将在甘肃省敦煌市举办。为了迎接世界各地的代表团和嘉宾到来,敦煌已经准备好用最美的姿态向世界敞开怀抱。

  丝路“明珠”盛装迎客

  初秋,夕阳下。敦煌鸣沙山上,一支载客驼队顺着起伏的沙丘蜿蜒而上,光线把影子拉得长长的。停下身回望,全长33公里的敦煌鸣沙山彩色景观大道红黑相间,沿山直下。恍惚间,整座鸣沙山给人的感觉山已不是山,路也不再是路,而是历史在诉说、轮回在倒流。下到山底,抬头再望,天被分成了两半,一半残阳似火,一半却仍蓝天白云。定了下神,才发现山仍是山,路仍是路。

  顺着鸣沙山景观大道往敦煌市区走,歌舞伎和飞天雕塑不时闪现,或弹琵琶或舞丝带。敦煌的风像西北的酒一样烈,唯独初秋方显柔顺。行进在新修的柏油路上,看不清风吹来的方向,但铺天盖地般的温柔袭来,让人沉溺。一路走下去,路灯上、牌坊上、墙角屋檐上,敦煌壁画里的元素不经意探出来,有的是一角衣袂,有的是拈花莲指,平添许多风情。

  在距市中心不远处,敦煌国际会展中心、敦煌大剧院等一座座宫殿式建筑拔地而起。这些主会场外墙是方砖图案,辅以圆柱、回廊,檐角飞扬直指青空,一砖一瓦尽显汉唐风韵。进到场馆里却又是另一番景象:数控灯光、全景大屏、可移动的舞台设计应有尽有。历史韵味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给人满满的穿越感。

  敦煌城好人更好。也许是风沙和文明在此汇聚千年,敦煌男人像唐砖一样宽厚,女人则像飞天一样柔媚。见你走近,服务人员和志愿者远远地迎了上来。如果是男性服务员,大多除了“欢迎”外一言不发,静等你发话;如果是女的,先是一句“欢迎来到敦煌”,接着便又上前接过你手里拎的东西,边走边细语告诉你一些注意事项。客人忍不住道一声“谢谢”,她却反而不好意思了,头轻轻摆过去,只留一个侧脸和一抹嫣红。

  敦煌“倾诚”相待

  早在公元七世纪初,隋朝就在甘肃境内举办了“万国博览会”,西域27国使节云集河西走廊。从汉唐到元末明初近1100年间,河西走廊更是创造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

  自2015年11月国家正式批复甘肃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以来,仅仅9个多月时间,敦煌建成了会展中心、大剧院、国际酒店等核心场馆,竣工了敦煌机场改扩建、敦煌城市面貌改造等关键工程。尤其是敦煌大剧院从设计、建设到交付使用不到10个月时间,既要保证速度又要保证质量,相关部门和一线建设者投入的心血可想而知。

  “硬件”全部就绪,“软件”更是无微不至。尼泊尔随团工作人员加尔一到敦煌便体验了一把热情。18日下午,加尔出去取文件,酒店大堂经理告诉他,只需拨打96178服务热线便有免费出租车来接。加尔试着拨通电话,几分钟后一辆出租车便停在了酒店门前。

  “第一次在敦煌参与这么大型的国际会议,我太兴奋了。”出租车驾驶员任国平说,他和所有驾驶员志愿者将在文博会期间免费服务。

  和任国平一样,英国伯明翰阿斯顿大学毕业的翻译志愿者李春燕也异常兴奋。她告诉记者,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锻炼和成长机会。“服务好外国媒体团,就是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鼓劲助力。”

  粗略统计,敦煌文博会举办期间,甘肃共有数千名志愿者、交警、安保人员等参与到这场“文化盛宴”中。

  “小到一个花瓶的摆放、大到音响设备的调试丝毫不能松懈。”敦煌国际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泉山说,公司抽调了600余名技术和服务人员,发挥工匠精神,把保障做到完美。

  民相亲、利共赢精神不朽

  全力以赴保障敦煌文博会,除了中央和国家相关部委、甘肃省委省政府、敦煌市全力以赴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用行动表达了支持。

  此次文博会主宾国法国,汇集了近400件艺术精品来到中国,多件艺术大师的油画、素描作品和多家博物馆的藏品为首次在中国展出。吉尔吉斯斯坦、意大利、德国、希腊、伊朗等丝路沿线国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来助力。

  敦煌市委书记詹顺舟说,让敦煌文博会成为国家级大平台、“国”字号大品牌、国际化大盛会,有助于推动沿线各国和地区交流交往交融,打通民心相亲新通道。

  作为“一带一路”中我国唯一以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为主题的大型国际文博会,首届敦煌文博会将推出高峰论坛、文化年展、特色活动、专题演出4项核心内容,既展示我国和甘肃的特色文化,又充分呈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个性化、特色化的文化历史风貌,推动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全方位、多渠道、高水平的文明互鉴与文化交流合作。

  记者了解到,首届敦煌文博会将讨论通过并发布《敦煌宣言》,依托主论坛、分论坛、专项论坛和多项特色活动,催生系列成果,并加速文化、教育多个领域合作。

  “民相亲、国相交、利共赢。”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晶波认为,敦煌文博会将发挥“文化高铁”的作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甘肃省表示,有信心通过3到5年的努力,把敦煌文博会打造成世界一流、国际知名、影响广泛的文化博览会,成为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交流交往、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

文章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杨亚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