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张慧雅
这是一个神奇而古老的地方,深刻影响着世界。
这里是艺术的宝库,闪耀着不息的光芒。
这里是心灵栖居的圣地,包容开放。
这是敦煌,超越时空的文化坐标。
……
拍摄花絮
意蕴深厚的解说词,唯美的延时镜头,紧凑的快切手法,拉开了2016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宣传片的序幕。
从G20杭州峰会宣传片的精彩演绎,到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宣传片的荣耀绽放,陈响园和他的团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通过哲学思考,从立意到撰稿,从整体到细节,从画面到内涵,无不彰显出敦煌强大的文化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震撼、惊艳、深邃……初看敦煌文博会宣传片时,很多人都发出了如此的感叹。
究竟是何种动力,让团队领军人物陈响园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完成了如此佳作。今天中国甘肃网记者就带您走进陈响园的创作生活,揭秘创作背后的故事。
对话莫高 和敦煌来场约会
整部宣传片以时间为主线,将饮食文化、宗教文化、艺术作品等贯穿其中。全片时长8分50秒,伴随着曼妙的音乐,通过蒙太奇手法,利用巧妙的剪辑手段,将敦煌千百年来的历史变迁,展现的淋漓尽致。通过与千年敦煌的对话,将大漠孤烟、雄浑壮阔的景象表现的酣畅淋漓。
片尾处,充分利用丝路花雨、读者、兰州新区等元素,由点及面地表现甘肃日新月异的变化,阐述了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
敦煌文博会宣传片的主旨在于用和平、开放、共赢的“敦煌精神”点亮祖国西部的甘肃,也点亮了敦煌所承载着丝路沿线国家文化互鉴的全新使命。
立足于首届敦煌文博会这一国际化的特质,整部宣传片构思精巧,以小见大。以敦煌五色沙为隐喻,展现全球文化和谐发展。
怀揣虔诚之心 用灵魂铸就作品
“时间紧,任务重”这是陈导告诉记者自己面对敦煌文博会宣传片创作时的第一印象,这也成了让作为团队领军人物的陈响园最难破解的难题之一。
从开始创意到完成作品,陈响园和他的团队仅用了一周时间,这可谓是创造了一个奇迹。然而正是怀揣着一颗虔诚之心,肩负着使命感,满载着对敦煌的爱,才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创作出这一震撼人心的作品。
他20年间曾5次来到敦煌,与这片文化圣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如此,在时间如此紧迫的条件下,通过整个团队近20人的努力,这部作品将甘肃人的质朴展现在世人面前,更是将自己的真诚带到了文博会,向世界展示了“敦煌精神”和“中国态度”。
与此同时,也通过这部宣传片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大国精神,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基于与历史的沟通、文化的沟通、心灵的沟通,使得整部宣传片更具看点与品质,探寻人类共同的美好。
植根西部 只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在谈及自己与大西北的情缘时,陈响园深情地说:“我和西部的结缘要从先辈说起,我的根在西北,我的身上也流淌着西北人的血液,回到甘肃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近年来之所以能够创作出一系列为人认可的作品,只因我对这片土地爱地深沉,感谢华夏祖先对于我生命地启迪。”
陈响园表示,中华文化是世界所需要的,正是出于文化人对于文化的自觉性和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使得这部作品应运而生。
对于自己的这部作品,陈响园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自己很冷静,也很欣慰,通过整个团队的努力,以拥抱的心态,将真诚献予文博会,为敦煌文化的传播与延展尽了自己的一份力,完成了心灵之作。
献礼首届敦煌文博会 传承璀璨文化
惜墨如金——这是陈响园对于这部宣传片解说词的总体诠释。
可以说,1400余字的解说词所体现的并不仅只是敦煌厚重的历史文化,更是全面升华了敦煌的灵魂,即“敦煌精神”。与之相比更重要的是要让敦煌文化更快、更好地走出去,与世界对话,并且要继续传承、发展、壮大,走在世界前列,勇立潮头。
陈响园说:“对于敦煌文博会宣传片的创作,一定要对得起创造这一切灿烂文化的先贤们,更不能辜负一代又一代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保护和发展敦煌石窟文化的专家、学者和科研工作者的辛勤耕耘。”
从一定层面来看,这部宣传片为全民参与敦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甘肃外宣事业也同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