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正文
投稿

让文化的力量穿越千年--“一带一路”助力陇原文化重焕荣光

2016-09-19 09:50:13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贾雯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一带一路”助力陇原文化重焕荣光

  【关键词】文化Culture

  朗朗神州,祚传千载;漫漫丝路,泽遗百代。

  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旧大陆三大洲最重要的国际通道,数千年来曾为整个人类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享有“世界文化的大运河”的盛誉。甘肃位居东亚与中亚的接合部,为我国东中部腹地通往西北地区乃至西方各国的天然走廊和必经孔道。正是由于位处丝绸之路的枢纽地带和黄金路段,使得甘肃成为中原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荟萃之地,成为中国历史上率先对外开放的地区,陇原大地受丝路惠风熏染,敞开大门,广接八方来客,含英咀华,啜饮东西方文明的甘露芳醇,吮吸无限丰美的营养,长时期地汲取荟萃于丝路古道上的各种文明成果来滋养自己,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如蜚声中外的莫高窟、麦积山、炳灵寺等50多处石窟群、2500多座洞窟像明珠般地闪烁在陇原大地上,光艳夺目,是丝绸之路上留下的一串串光辉历史足迹,千里陇原遂发展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规模壮观的石窟走廊和艺术长廊,令世人惊叹;

  又如甘肃不仅有秦长城、战国长城,还有汉长城、明长城等。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16世纪,2000多年,历代王朝修筑长城5万公里,而我省境内就有4000公里,且规模宏大、建筑多样、保存完好,这其中最辉煌的成果就是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

  如此种种,如群星熠熠,数不胜数,甘肃的历史文化早已成为古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生动缩影和典型范例。据统计,我省历史遗产、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文化等四类资源丰度排名全国前五位,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宝库。

  2013年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为我省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迎来机遇,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家批复的全国唯一一个以文化为主题的发展战略平台。依托省内悠久厚重、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人文资源,建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对于保护传承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能够确实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省按照国家关于甘肃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建设文化大省的总要求,打破现有行政界限,统筹全省文化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以文化建设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主线,确定了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的工作布局。由此,我省文化产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就在不久前召开的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上,我省现场签约79个重点项目,签约额度617亿元,金额比起去年接近翻了一番。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这是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生动写照,也是对甘肃历史文化地位和特色的最好诠释。如果把丝绸之路比作一支雄浑的乐曲,甘肃段就是其中的华彩乐章;如果把它比作一幅壮丽的画卷,甘肃段就是其中的点睛之笔。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更重新点亮了甘肃这片热土,使之迎来重焕荣光的历史契机,散发出璀璨夺目的时代光芒。 (俞岳)

  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

  甘肃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特色鲜明。截至2015年,已有超过50项民俗文化被批准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充分展现了陇原大地民俗文化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皮影戏是我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甘肃陇东皮影又叫灯影子、牛皮娃娃,是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陇东皮影是秦陇文化与周边族群文化相融合、古老的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相传产生于宋代,汉族民间俗称“灯影戏”“小戏”“老道情”,它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中,采取“借灯、传影、配声以演故事”的手段,“集中华皮影之大成,撷当地道情曲艺之精华”,融民间音乐、美术和口传文学为一体,成为当地人民倾诉情感、丰富文化生活和承担祭祀、过关、还愿、节庆等习俗的综合性艺术。

  而剪纸艺术则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用纸剪人影像以代活人的剪纸艺术就开始了。到了公元6至10世纪的隋唐时代,剪纸用途进一步拓展,人们用纸剪出武将秦琼、敬德的形象,贴在门上作为门神,驱邪挡鬼。此后,剪纸艺术不断衍变,题材不断拓宽,用途不断增加,由宫廷驱邪走向民间生活。庆阳作为当时京畿之地,是剪纸艺术最先兴起的地区之一,后经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剪纸不断发展成熟。庆阳剪纸种类繁多,取材宽广,内容丰富多彩,表现手法灵活,风格古拙质朴,与中国同类民间剪纸相比,独具特色。2008年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见证历史的长城文化

  秦,汉,明三代万里长城的西端都在甘肃境内,可谓长城资源大省,长城文化丰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嘉峪关长城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以巍峨壮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天下雄关”,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断壁长城和悬壁长城是嘉峪关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断壁长城居于黑山峡口之南,为东西走向,悬壁长城在峡谷的北面,为南北走向,城墙陡峭直长,气势雄伟,垂若悬臂,有“西部八达岭”之称。嘉峪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

  还有古代“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玉门关。据《汉书·地理志》,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历史上也留下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优美诗句。

  传承古韵的戏剧文化

  甘肃戏剧艺术以敦煌丝路、多民族文化为发展核心,依托甘肃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创作,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涵,拥有《丝路花雨》《大梦敦煌》《敦煌神女》等扛鼎之作。其中最负盛名的《丝路花雨》由甘肃敦煌艺术剧院创作,取材于举世闻名的丝路文化和敦煌壁画,诞生于1979年,汇集了多地民间歌舞之长。该剧分为六幕,它歌颂了画工神笔张和歌伎英娘的光辉艺术形象,描述了他们的悲欢离合以及高度颂扬了中国和西域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再现了唐朝内政昌明,对外经济、文化交往频繁的盛况。《丝路花雨》曾先后访问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盛况空前,演出深受好评,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并被作为20世纪中国舞蹈经典剧之作,载入中华民族艺术史册。

  悠久灿烂的彩陶文化

  甘肃是我国彩陶起源最早、发展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艺术成就最高的地区,素有“彩陶之乡”的美称。距今7800年前的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出现的彩陶,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彩陶呈现为这一时期的最重要的文化表征。其代表是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构思奇特,造型别致,文饰美观,线条流畅,标志中国古代制陶工艺技术的高度发达。而在甘肃发现最多、分布面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早在20世纪20年代由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发现,它最鲜明的特征,便是彩陶文化十分发达,各个不同文化类型遗址中有大量的彩陶出现,这在整个中国彩陶文化中独一无二。不仅如此,这一文化类型的彩陶还有着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风貌,同其它考古学文化中的彩陶比较,其画彩的部位更加广泛,不仅在许多细泥陶的外壁和口沿布满了花纹,而且在许多大口径器物里面和其他夹砂的炊器上画上彩纹。其繁缛而多变、细腻而奔放的文饰,表明这一时期无论是陶器的烧制,还是绘彩的技术,都已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正因为如此,所以考古界一度将其称为“甘肃彩陶文化”。

  多元交汇的宗教文化

  甘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总绾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因此它在欧亚文明互动、中国与西域、中原民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留下了辉煌的纪录。佛教兴起之后不久,便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公元4—14世纪,古代艺术家们在此建造了一系列石窟,其中尤以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最为典型。

  敦煌莫高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它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窟内含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莫高窟是融建筑、雕塑、壁画三者于一体的立体艺术,也被誉为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百科全书,在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营建的一千年历程,时值中国历中上两汉以后长期分裂割据,走向民族融合、南北统一,臻于大唐之鼎盛,又由巅峰而式微的重要发展时期。在此期间,正是中国艺术的程序、流派、门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佛教与佛教艺术传入后,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的佛教理论与佛教宗派,佛教美术艺术成为中国美术艺术的重要门类,最终完成了中国化的时期。

  还有被誉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因山状如堆积的麦垛而得名。据文献记载,后秦时开窟造像,创建佛寺。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个朝代1500多年的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贾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