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记者关注】好儿媳撑起“最美家庭”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武威市民勤县妇幼保健院职工孙玉芬,在丈夫去世后,自己又组建了新家庭。然而,她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着前夫的母亲。
2016年,孙玉芬的家庭获得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记者 徐俊勇
坚强女人撑起一个家
孙玉芬出生在武威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受父母的影响,她从小就尊老爱幼,乐于助人。
22岁时,孙玉芬嫁给了丈夫石某。因公公早逝,石某和他的5个姐妹是婆婆一人抚养长大的。那时候,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是家庭和睦,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然而,到了2000年,丈夫在体检中意外查出肝脏肿瘤。看着绝望无助的婆婆,以及年纪尚幼的儿子,孙玉芬踏上了求医路。她决定,不管花多少钱,都要将丈夫的病治好。随后,她把婆婆接到城里,让自己的父母照顾婆婆。
之后,孙玉芬带着重病的丈夫,往返于武威、兰州、北京。在孙玉芬的鼓励下,丈夫坚持了6年。
2006年,对于孙玉芬有喜有忧。喜的是儿子顺利考取了名牌大学。忧的是,只有45岁的丈夫还是离开了他们。孙玉芬的儿子回忆:“爸爸离世后,妈妈一下子晕了过去,在同事的抢救和亲人的哭叫声中,妈妈慢慢地睁开了眼睛。”
“她是个非常优秀的妻子。丈夫在世时,她四处求医,时刻守在丈夫身边。丈夫离世时,她亲手给丈夫擦洗身体,穿好衣服,用最后深深的一吻送走了丈夫。”孙玉芬的邻居向记者说道。
在邻里的眼里,孙玉芬善良朴实,尊老爱幼,是个难得的好媳妇。据一位村民说,孙玉芬在给丈夫治病的6年中,婆婆因为思儿心切,落下了后遗症,视力模糊、手脚僵硬。严重时吃饭、穿衣、起床这些最简单的事都不能自理,孙玉芬不仅要照顾重病的丈夫,还要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在她精心的照顾下,婆婆病情也有所好转,生活基本能自理。
孙玉芬说:“丈夫病情加重的时候,正好是儿子高三那年,我为了照顾儿子的学习和情感,不敢告诉儿子实情,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在孙玉芬的心里,她始终明白,在这个家,上有老、下有小,她不能倒下。在后来的生活中,孙玉芬仔细服侍婆婆的生活,渐渐地让婆婆从失子之痛中走了出来,并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双手赚得学费,顺利完成学业。
组建新家不忘旧情
丈夫离世后,有人劝孙玉芬,你还年轻,趁早再成个家。
2008年,一名叫高学远的男人在了解到孙玉芬的情况后,被孙玉芬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在谈婚论嫁时,孙玉芬对第二任丈夫高学远的唯一要求就是:“和你一起生活,但不能丢下以前的婆婆。”高学远听后回答道:“婆婆是你的妈妈,婚后也是我的妈妈,加上我的爸爸,我们又算是父母双全了。”面对朴实的高学远,孙玉芬再次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这年,她收获了第二份幸福,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同时还有了一个上初中的女儿,一个待嫁的女儿,和一位年过九旬的公公。
出嫁前,孙玉芬仍然不忘安排好婆婆的生活。她在婆婆住的平房里,找人安装了上下水,改建了水厕,换了新电视,安装了电话,并对婆婆说:“我一定会让您活得舒心,一定把您养老送终。”
从此,两个好心人,共同担负起了照料四名老人的责任。她们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孙玉芬说:“自己还年轻,只要吃点苦,一切都会有的,日子也会好起来的。”由于孙玉芬的宽容大度和精心操持,现在丈夫的事业发展得更兴旺,新旧两家成员也来往密切、和谐共处。
久病床前有孝媳
重新组建家庭后,孙玉芬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健健康康的。
2009年,年过九旬的公公,在身患高血压等多种病症的情况下,病倒在家中,家庭的重担压在了孙玉芬的肩上。在那一段时间里,孙玉芬不仅要同时服侍两位老人和自己娘家有病的父母,还要上班和照顾孩子上学。在婆婆生病期间,她依然端茶送饭,打针喂药。在公公离世前,老人紧紧抓住孙玉芬的手,眼里流露出无限感激和信任的神情。
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孙玉芬送走了公公,自己的年迈多病的父母也相继离世。2012年,80岁的婆婆又查出了重病,孙玉芬又开始奔波于单位、家庭和医院之间。
2013年秋,为了处理好婆婆的后事,孙玉芬和丈夫高学远商量,找人提前为前夫一家买下墓地,婆婆知道后高兴地说:“有儿子和没儿子一样,我早就把你们俩当成我的亲儿女了。”
在婆婆弥留之际,孙玉芬拿出了一个珍藏多年的玉镯子,对婆婆说:“我这样的玉镯子一共有两个,分别送给我的两个妈妈,一个给您,一个给了孩子的外婆。”孙玉芬边说边将玉镯子戴在婆婆的手腕上。
2014年夏天,婆婆安详地辞别了人世。遵从乡俗,孙玉芬夫妇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将婆婆和原来的公公合葬,并把前夫安葬在二老的身边。
在采访中,村民们说,孙玉芬夫妇用爱心照顾着两个家庭,还帮助前夫姐妹们的生活,并资助前夫的外甥上学,将他们一个个培养成才,走向社会。
如今,10个已经在外地工作或上学的外甥对孙玉芬非常感激:“感谢我们的好舅妈,我们佩服您!舅妈和高叔永远是我们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