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岷山(油画)
孙立新
1935年9月20日《战士》报有关红军攻破腊子口的报道。(资料图)
俄界会议旧址本报记者赵梅
原标题:俄界:不朽的丰碑永远的怀念
记者 赵梅
时光飞逝,岁月如歌。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俄界,这个位于迭部县城东南68公里处的小地方,又唤起了人们无限的怀念。
永恒的记忆
俄界是迭部县达拉乡境内的一个藏族村庄,村庄的西南处有八座山峰凸起半空,十分壮观,故村名藏语称“高吉”(取八个山头之意,旧译“高吉”为“俄界”)。这里是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俄界会议会址所在地。1935年8月下旬,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率红军右路军顺利走过草地,沿包座河进入甘肃境内,第一站便是俄界村。
俄界属岷山峡谷地带,山峦重叠,沟通甘川,使达拉沟成为甘川天然通道之一。古来用兵征战屡经此道,三国魏蜀相争,唐、蕃、吐谷浑交战,以及1253年忽必烈远征云南,均取此道。
走进俄界村,映入眼帘的是迭部县委县政府于2013年建成的俄界会议纪念广场,一座高9.12米的俄界会议纪念碑巍然挺立,台阶两侧“坚定信念,统一思想”八个大字威严庄重。
离广场不远处便是俄界会议旧址,当年红军司令部和毛泽东居室以及会址的木楼保存完整。该遗址1981年被命名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命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5年9月11日,党中央、毛泽东率红一、三军团和中央军委纵队8000余人,离开川北大草原上的最后一个村寨毛弄,沿着达拉河向东北方向的迭山中麓挺进。
穿越危崖峭壁,渡过汹涌激流,先头部队接连越过达拉河上的6座悬空险桥,经过高吉沟口和岗岭村,到达了俄界。宣传员在甘沟附近的河西岸岩石上写下“北上抗日,夺回失地”的大幅标语,表达了红军将士誓死北上的坚定信念。9月11日傍晚5时许,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安全到达俄界,与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林彪、聂荣臻会合。
党中央到达俄界时,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为了战胜“南下”分裂主义路线,根据形势的变化,9月12日,中共中央在俄界的小木楼里召开了政治局紧急扩大会议——俄界会议。
“在红军长征史上,俄界会议在形势十分紧急、会期相当短促的情况下,揭露批判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错误,圆满完成了统一思想、再次确立继续北上以明确方向、对红军进行缩编整顿以增强战斗力三大历史使命。”在2015年7月召开的纪念俄界会议80周年研讨会上,四川省委党校研究室宋键这样表述。
会后,党中央在俄界村的一棵白杨树下召开了营以上干部会议,向干部说明当时的战略方针和迅速行动的必要性,向全军发出了《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
团结、教育、挽救,都是俄界会议的主题。会议公开批判了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和军阀主义倾向,保证党中央北上方针的贯彻实施,无疑成为党中央吸取党内斗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以实事求是的方针最大限度地团结、争取红四方面军指战员,挫败分裂阴谋的生动实践。
变迁和守护
在高吉村穿行,民房改造、道路拓宽等工程正在全力进行,田野间成熟的青稞随风摇曳,一幅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
今年76岁的一赛老人讲述着从爷爷那里听来的故事:“毛主席住在对面的那个房子里,还有一部分人住在这边……”他还说起当地一位藏医老喇嘛为周恩来治病的事。
“以前条件差,现在干什么都方便。”一赛老人的一句感叹把大家拉回了现实。
“以前村里的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都是硬化了的水泥路,既宽敞又干净;以前住的都是塌板房,年久失修逢雨便漏,被烟熏得光线也不好,现在都改造成了砖房……”一赛老人细数着如今生活的变化。他告诉记者,如今家里水电暖齐全,孩子们出去打工,一年能挣2万元,看病、孩子上学都很方便。
今年45岁的冷草是俄界毛主席旧居的主人。1997年她家的住房被征收后,在乡政府的帮助下修起了新房,她和丈夫年秀便也成了旧居的管理员。这两位朴实的藏族村民尽心尽责地守护着旧居。
沿达拉河顺流而下,出沟后沿国道行驶便到了旺藏乡次日那村。俄界会议后,1935年9月13日,毛泽东和红军离开俄界村,朝东北方向的旺藏寺行进,抵达旺藏乡次日那村。
如今,次日那村浮雕文化墙上,一幅幅鲜活的图画和诗词,似乎仍在诉说那段难忘的岁月。
村子中心的“辣子情缘”雕塑,更记录着旺藏乡群众和毛主席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
旺藏乡生产辣椒,村民们知道毛主席爱吃辣椒,便把仅有的辣椒送给主席解馋,毛主席收下了辣椒,自己却没舍得吃,而是分给了攻打腊子口的将士们。
推开两扇木门,走进毛泽东当年暂住的旧居,刚挂果的桃树下立有刻着“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沉静而醒目。旧居一楼房间陈列台上摆放着的红军药箱、红军伞、石磨、锅、土枪等物件,似乎还能感受到曾经跳动的历史脉搏。
二楼的毛主席居室里,右侧土炕墙上毛主席画像前敬献着一条条洁白的哈达。就是在这座普通小院的木楼上,毛主席向红四军团下达了“以三天的行程夺取腊子口”的命令。
作为旧居的守护者桑杰,在日常管护的同时,还设计了一张旧居明信片,他说,希望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传承和发扬
驱车行驶至达拉河口电站,再走五六公里穿过两个隧道,就是次哇村。
1936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经俄界时,一位年仅9岁的小红军被父亲留在了这里,而这一留就是一辈子。
他叫阿它,今年89岁,他不知道家乡的名字,只记得那里有很粗很粗的竹子,他用流利的藏语讲述着记忆里的经历,平静地像是在诉说别人的故事。
阿它说,当年,红四方面军走出雪山、草地后进入甘南达拉境内。他随父亲和哥哥一路长征,记忆里的父亲和哥哥都穿着军装,父亲还拿着手枪。
在一个藏族村寨,红军战士受到群众们的欢迎,阿它突然口渴,父亲带着他去找水喝。回来时大部队已经走远,父亲为了及时赶上大部队,便把他留了下来。后来,一户没有儿女的人家收养了他,养父在两年后去世,他和养母相依为命。
在家放牧、务农,阿它一天天长大,因为会算数,他成了大队的会计。20岁时和当地一名藏族姑娘结婚,妻子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不幸的是两年后妻子也离开了人世……
次哇村党支部书记江巴说,上世纪80年代初,政府组织寻找失落的红军,全乡6名遗落红军有5名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只有阿它没有找到。
如今,阿它的女儿已成家,他的大孙子今年已经20岁了。
阿它的一生如长征的路途般坎坷,但他从未放弃过希望。
“从他的身上我们能体会到革命先辈们的艰辛和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达拉乡副乡长杨巴吾说。
岁月是一首歌,不同的人,有时会被写进同一首歌里。
在次日那村村口,我遇到了53岁的村民赛闹加措,他是“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的会员。
赛闹加措生在次日那村,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2006年,一位吉林游客骑马重走长征路,到达次日那村时已疲惫不堪,赛闹加措就让他住在自己家里,这位客人离开时把马留给了他,在他的精心照料下,马恢复了体力。次年,这位游客重访时,赛闹加措把马还给了他,二人就此结下了友谊。从此,赛闹加措也加入了重走长征路的队伍。
“我去了瑞金、井冈山、会宁、延安……”赛闹加措自豪地细数着他走过的红色圣地。
“重走长征路的意义在于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我要做的就是让后辈知道长征的艰苦,知道先辈的不易,更加懂得珍惜。”赛闹加措这样解读着他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绿色发展之路
行走中,你会发现,红军长征精神已镌刻在这里的绿色发展之中了。
在次日那村东头,旺藏乡政府规划种植的270亩苹果树明年就可以挂果了。旺藏乡党委书记年周说,村里还规划了水渠、休闲厅,要把次日那打造成集学习、参观、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村,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在旺藏乡九龙峡行政村,今年36岁的加布九,接过祖辈经营的苹果产业,积极发展规模生产,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传承红军长征精神,迭部县坚持“举特色旗、打绿色牌、建生态县”和“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转型、实现小康目标”的思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为契机,迭部县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并借助区域优势,以“红色旅游”为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推进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着力发展集文化、休闲、养生、度假等为一体的旅游产业,打造“生态文明小康村”“红色农家游”等品牌,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红色与绿色就这样交织相融。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红”“绿”结合为旅游业发展思路,迭部县依托“俄界旧址”“次日那旧居”等红色旅游品牌,不断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升联户养殖工作,鼓励村民兴办“农家乐”“林家乐”,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以“弘扬长征精神,推动绿色长征,发展红色旅游,建设生态甘南”为主题的纪念俄界会议80周年研讨会暨“红色火炬·绿色长征”万人火炬传递活动也在迭部拉开序幕,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名专家、教授、学者、党史工作者相约迭部,共同研讨俄界会议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7月的长征路上,青稞丰收在即,在青山绿水间,散种在田间的向日葵正生机勃勃,朝着太阳的方向昂首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