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正文
投稿

长征会师精神报告会在会宁举行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图)

2016-08-29 17:10:02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李秀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2016北京网络媒体红色故土行 -美丽甘肃【专题】

  长征会师精神报告会29日上午在会宁举行。

  中国甘肃网8月29日讯 (本网记者 亢兆宁 宋科 李秀清 文/图)  29日上午11时许,2016“北京网络媒体红色故土·甘肃行”活动会宁见面会暨长征会师精神报告会如期举行。甘肃省委网信办主任梁和平主持会议并讲话,北京市委网信办主任佟力强介绍此次活动情况,白银市委书记张智全介绍白银市基本情况,红军长征纪念馆馆长杜永胜做了长征会师精神报告。白银市委市政府、会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出席报告会,媒体团一行共百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北京市委网信办主任佟力强介绍此次活动相关情况。

  佟力强在报告会上介绍了相关情况。他说,“北京网络媒体红色故土行”是互联网业界参加规格最高、范围最广、认同度最强的品牌文化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年,先后走过了西柏坡、井冈山、延安、遵义、百色、皖南、西藏、内蒙古等多个红色革命圣地,学习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老西藏精神”等优良传统。而会宁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师的地方,会师旧址、会师塔是革命先辈艰苦卓绝奋斗的印记和写照。今年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这特殊的历史时刻,北京网络媒体团一行来到甘肃,第一站便在会宁三军会师旧址参观学习,旨在重温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斗争历史,学习不怕吃苦、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把红军长征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发扬光大,并运用在具体的互联网工作中,更好的为网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他表示,此次红色故土行,将聚合互联网公益联盟成员单位现有资源,结合网站自身特点,在电商、旅游、教育、产业等领域充分发掘“互联网+公益”潜能,让互联网公益有效发挥优化和集成作用,推动各类资源有针对性地向贫困地区汇集,与甘肃一起,探索精准扶贫的发展之路。

  甘肃省委网信办主任梁和平主持会议并讲话。

  梁和平对媒体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讲到,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既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是二十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壮丽史诗。而甘肃是党中央最终确定红军长征落脚点的战略决策地和结束长征、实现革命力量大团结的会师地。在红军长征过程中,先后举行过多次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的会师,是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意义最深远的一次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因此,会宁作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胜利结束长征的纪念地,被永载革命史册,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研究红军长征历史,弘扬红军长征精神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他指出,今年是长征胜利暨三大主力红军会师8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满怀崇敬之情,相聚在会宁这片红色故土,将纪念长征、纪念会师,重访红色故土、追寻长征足迹,缅怀先烈遗志、传承革命精神。

  白银市委书记张智全介绍白银市基本情况。

  张智全介绍了白银市基本情况。他讲到,白银地处丝绸之路要冲、黄河上游枢纽、兰白都市圈核心,因矿得名,也是著名的红色革命圣地。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不朽丰碑。在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瑞金是出发点、遵义是转折点、会宁是会师点、延安是落脚点,因此会宁也被誉为长征沿线四大革命圣地之一。会宁会师旧址被纳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列,而会宁则是全国20个“红色旅游城市”之一,被列为全国首批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50个廉政教育基地、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听了报告后,我更加了解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党和红军团结统一的象征、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基础,也是党和军队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且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

  “刚才的报告会,让我更加理解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对于我们今天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伟大的长征会师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报告会结束时,媒体团成员纷纷发表感言。

媒体团成员在会师塔前合影。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李秀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