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正文
投稿

可恨!又是电信诈骗 张掖一准大学生被骗走5万元

2016-08-30 09:03:50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作者: 责任编辑:刘华男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可恨!又是电信诈骗张掖准大学生被骗5万元

  中国甘肃网8月30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 (记者 李升)

  系父亲去世后保险赔偿金,打算供上学使用,警方已立案

  “千万不要挂电话,按照我们的要求操作!”8月24日上午,几通陌生电话,围绕3000元“助学金”,正在憧憬大学生活的小辉(化名)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被几个骗子设局骗走了用来未来上大学的5万元积蓄。当日上午,小辉一家人向辖区草场街派出所报警求助。29日下午,小辉的母亲再次来到派出所询问情况,民警坦言,这类电信诈骗案破案难度很大。目前,警方已立案。

  “你申请的助学金到了”

  “从24日那天事情发生后,小辉一直把自己关在屋里,一句话不说,时不时就哭!”小辉的姐姐向记者讲述了妹妹被骗的整个过程。

  8月24日上午9点半,小辉妈妈突然接到号码为17191485583显示未知城市的陌生电话。接通电话,对方直接就问“是小辉的家长吗”?然后一位自称教育局工作人员的男子告知:小辉的3000元助学金到了。而后并留了电话,让小辉本人回电话过去了解详情。随后,小辉致电询问情况。对方称是财政局的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后,这名工作人员让小辉报了银行卡号、身份证号。一番查询工作后,这名工作人员要求小辉拿着卡去银行把钱取出来,把凭条上的号给他发过去,并嘱咐她到银行先查余额。

  还未步入社会的小辉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步入骗子精心布置的骗局,没多想,带着随大学通知书附带寄来的银行卡去了银行。

  “千万不要挂电话,按照我们的要求操作!”8月24日上午,几通陌生电话,围绕3000元“助学金”,正在憧憬大学生活的小辉(化名)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被几个骗子设局骗走了用来未来上大学的5万元积蓄。当日上午,小辉一家人向辖区草场街派出所报警求助。29日下午,小辉的母亲再次来到派出所询问情况,民警坦言,这类电信诈骗案破案难度很大。目前,警方已立案。

  几通电话被骗子骗走49988元

  到了银行后,小辉拨通了对方电话,得知小辉的卡是新卡后,对方告知新卡没有开通转账业务,要求小辉更换一张“老卡”领取助学金。其间,对方告知小辉要谨记“49988”的验证码,待会要进行验证登录。随后,小辉回家拿了母亲的银行卡,再次前往银行。小辉的姐姐告诉记者,卡里的钱全是父亲去世后保险赔的钱。

  到银行后,小辉根据对方要求在自助取款机上操作。先是输了对方提供的银行卡号,然后在转账金额里按对方要求输入了“49988”验证码。这时,小辉提出为什么在转账金额里输入这个?对方称,这是验证码,小辉目前操作的页面跟他们系统显示的页面不一样,并催促小辉尽快操作。就在这时,小辉母亲的手机收到了一条短信,提示卡里49988元被转账。与此同时,小辉的姐姐意识到是诈骗电话,她急忙让母亲赶到银行拦住妹妹。但当母亲赶到银行后发现,钱已经被转出。而此时,小辉正拿着已经取出的2万元现金,准备向对方提供的银行卡转账。原来,这位“工作人员”再次要求小辉现金转账,称为了查询转账功能是否正常。而这次,小辉同样提出了质疑,对方解释提供的账号为虚拟号,转账成功后钱会转回到小辉的卡里。

  母亲及时赶到,制止了小辉的再次转账。两人即刻修改了银行卡密码,然后向辖区草场街派出所报了警。

  小辉姐姐告诉记者,据她妹妹说,从电话拨通的那一刻,骗子就不断地嘱咐:“不能挂断电话,一切按照要求操作!”而其间,小辉曾两次挂断了电话,都被所谓的工作人员训斥质问为何挂断电话。

  从被骗到现在,这个171开头的诈骗电话再也未能拨通过。29日下午,记者多次尝试用手机和固定电话拨打这个号码,始终未能拨通。随后,记者通过搜索引擎查询发现,该号码为上海市中国联通号段。

  事先申请过助学金质疑个人信息如何泄露

  小辉的姐姐告诉记者,母亲和妹妹原本住在张掖的家里,暑假期间,母亲和妹妹来到自己在兰州的家,没想到在这里发生了这样的事。

  她同时告诉记者,父母都是农民,父亲于2015年1月份不幸离世,妹妹今年高考以551分考入了北京林业大学,卡里的钱是父亲生前买的意外保险,被骗前两天,这笔保险金才到账,是打算供妹妹上大学用的。为了完成学业,妹妹在村里开了贫困证明,正在申请助学金,可没想到钱没拿到,原本用来上学的钱却被骗走了!

  “骗子不仅知道我母亲的手机号,还知道我妹的姓名和申请助学金的情况!”小辉的姐姐告诉记者,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小辉的个人信息甚至家庭的信息被泄露了,否则,骗子如何这么清楚她家里的情况?但究竟是哪个环节泄露的,目前尚无法确定。

  相关新闻

  兰大提醒学子:电信诈骗花样多小心防范莫上当

  针对大学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时有发生,对学生本人和家庭带来诸多损失。新学期伊始,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和识骗能力,兰州大学于8月26日特提出如下安全提示:

  谨防冒充类诈骗。

  1.冒充特定工作人员如公检法、社保、医保、银行、电信、航空公司客服、淘宝客服等工作人员实施诈骗。

  2.冒充老师、亲朋好友以生病、出车祸等为由,利用事主担心亲人心理,实施诈骗。

  3.冒充学院领导,利用学生尊师重教心理实施诈骗。

  谨防网购类诈骗。

  1.骗子以低价为噱头,利用电子商务网站发布虚假的商品销售信息。

  2.利用网上订购的货物异常要给受害人退款为由实施诈骗。

  谨防金钱诱惑类诈骗。

  1.中奖诈骗。

  2.网上兼职诈骗。

  谨防钓鱼类诈骗。

  利用改号软件、伪基站模仿银行客服号码、运营商客服电话打电话、发送虚假信息及网络链接实施诈骗。

  谨防木马链接类诈骗。

  骗子针对个人关心的事物发送短信,对不明来历短信中的网址,切勿点击,直接删除。

  谨防上门推销类诈骗。

  这类诈骗在每年的新生入校后一段时间比较集中,骗子多是学生模样,这类诈骗行为的特征为团伙、流窜作案,以推销文具为名实为与所售价格相差甚远的残次品,流窜到学生公寓实施诈骗。(记者 武永明)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责任编辑:刘华男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