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经济
投稿

2016年上半年甘肃经济形势研判观点综述

2016-08-26 09:09:47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李秀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2016年上半年甘肃经济形势研判观点综述

  主持人

  (甘肃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

  范鹏

  2016年8月3日,甘肃安宁智库联盟(甘肃省委党校、西北师范大学和甘肃社会科学院三方加甘肃社会主义学院等学术机构)2016上半年甘肃经济形势分析研判会在甘肃省委党校举行,本主持人作为召集者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展开了认真广泛深入的讨论。甘肃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刘进军教授、甘肃社科院副院长朱智文研究员、甘肃社科院农发所所长王建兵研究员、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汪晓文教授、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立勋教授、甘肃省统计局陈雪霞处长、甘肃省委党校张建君教授、马应超副教授出席并发言。同时,会议还收到兰州大学副校长高新才教授、省委党校李含琳教授、王成勇教授、吴晓军教授等专家的书面发言。根据这些发言,我们参考近期有关重要会议多次研判和建言的成果,就2016年以来的甘肃经济形势作出综合判断并提出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不一定都准确,但是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专家学者对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和思考。现将主要观点整理刊发,供大家参考。

  下一期我们将就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有关学术成果汇总展示,从我们工作的角度为文博会助力,欢迎大家关注。

  联系人:甘肃省委党校智库工作站曹建民

  邮箱:zhikudx@163.com

  联系电话:13669370002

  一、2016年上半年甘肃经济形势研判

  (一)2016年上半年甘肃经济形势总体趋好

  研判会认为,面对新常态背景下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2016上半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2013年视察甘肃时提出的“八个着力”的重要指示,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发展,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省经济形势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稳中有进,同时,也稳中有忧。一是经济稳定增长质量稳定提高。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720.99亿元,同比增长7.8%,好于预期目标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9.39亿元,同比增长11.2%,高于预期目标3.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2164.4元、3256.8元,分别增长8.2%、9.1%,继续“跑赢”GDP且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二是通过转换政府职能进一步激活了市场活力。通过简政放权,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三是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上半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29∶37.94∶53.77,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有较大增长。四是通过改进招商引资方式,投资态势好转。上半年,全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744.78亿元,同比增长20.73%。五是保民生效果显著。上半年,全省财政民生领域八项支出增长20.63%,高于一般财政支出7.2个百分点。六是通过深化金融改革进一步加强了风险防控。上半年,全省实现直接融资297.28亿元,同比增长54.34%,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全省金融风险总体安全可控。

  (二)存在的一些问题

  尽管上半年经济发展平稳,走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经济持续发展。一是投资增长后劲不足。民间投资增速仅为1.9%,且降幅有扩大趋势。二是工业经济增长乏力。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低于目标值1.5个百分点。三是农业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农业组织化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农民收入增加面临不少困难。四是创新动力仍然不足。产学研结合仍不够紧密,一些科研成果没有很好发挥作用。五是有的改革措施仍然落不到实处。六是维护社会稳定任务繁重。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对甘肃经济产生直接和间接不利影响。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仍然不平稳。发达经济体总需求不足和长期增长率不高现象并存,新兴经济体总体增长率呈下滑趋势。世界经济运行不佳将对外向型经济产生直接不利影响,对其他产业也会产生间接不利。二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导致内需不足对经济发展也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三是甘肃自身发展基础薄弱,也是重要因素。

  (四)下半年经济走势预测

  综合国际、国内和省情分析,对于下半年甘肃经济走势,多数学者预测:甘肃经济下半年持续增长的难度仍然较大,需要综合发力全力稳增长,经过努力增速有望继续保持在比全国高“一点”的合理区间。

  针对甘肃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专家们一致认为,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的重大部署,坚定不移地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着力”的重要指示精神,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二、2016年下半年甘肃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关于发展思路的对策建议

  1.明晰一个“定”字。要从政治高度和战略视野来看待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准确把握和贯彻中央宏观政策新取向,对以往发展思路结合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呈现出的新特征进行微调和补充,关键是要保持发展战略定力与发展思路、发展政策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做到目标不变、信心不减、力度不降。

  2.强化一个“抓”字。抓主攻方向、抓关键点与突破口、抓机遇优势、抓战略平台与项目落地、抓新型产业培育、抓政策落实与督促检查、抓基础与制度保障,抓改革发展责任担当与作风建设。

  3.突出一个“转”字。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主线、转潜在优势为市场竞争优势、转资源优势为现实经济优势、转压力为动力。

  4.体现一个“升”字。即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提升发展质量,着力提振改革发展信心,增强经济形势良好预期。为转型升级,需要以极大的耐心着力培育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

  5.构建一个“容”字。应构建激励容错机制与惩戒问责机制有机统一的改革发展动力机制,进一步激发和保护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探索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关于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应高度重视农业开发。甘肃农业资源有较大比较优势,但缺乏有效开发。比如甘肃中草药产业,具有很大先天优势,但后天发育不足。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科研能力弱,企业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我省中草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经济效益不佳,至今仍未摆脱卖原料、卖初级产品的被动局面,尚没有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有学者建议,甘肃可探讨实行“以农兴陇”发展战略。

  2.甘肃农村产业应以加工出口为主攻方向。一是将发展加工出口型农业作为今后甘肃农业长期发展的主导战略,明确战略定位,配套扶持政策。二是加快土地确权工作,通过“新土改”把农村现有土地的使用权大空间流转起来,集中聚集。三是在现有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加快建立高层次、标准化、科技化、市场化的原材料基地。四是尽快实施对现有农村各种经营组织的公司制改造,建立农户独资、农户合资、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经济实体。五是积极鼓励城镇工商资本直接到农村创办各种类型的现代化“种养加型”企业,促进土地流转和将农民转化成工资性农民、职业农民,特别是要大力支持加工能力强、技术层次高、循环链条长、出口国家多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经营企业。六是用政策支持专门从事加工出口的农业公司,打造具有甘肃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农产品外贸品牌。

  3.积极发展农村庭院经济。首先,我省发展庭院经济的有利条件很多,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庭院,有的面积比较大,在庭院内从事种植业,不挤占耕地,不与粮食争地,也可以从事大田无法经营的一些精细农业项目,具有经营的集约性和转向灵活性的特点。其次,在庭院内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他产业,受自然环境等外界条件影响较小,不会因为自然灾害造成较大的损失,有利于提高农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第三,庭院经济发展,还有利于美化环境,调节气候,通过发展沼气,解决农村生活垃圾、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的面源污染,不仅能缓解农村能源不足、创造稳定的经济效益,还能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

  4.积极推进农村贫困户合作化建设。以合作化为关键发力点推动农村精准扶贫。合作化的好处是多方面的。第一,有巨大的经济意义。一是有利于降低生产风险。因为合作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分散机制。二是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分工优势和规模优势。三是有利于新技术的扩散。四是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因为只有在合作中,才能体现强者对弱者的带动作用。第二,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也客观增大了农户参与治理的经济成本,而不积极参与治理,又不利于农民合理权利的保护,也不利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自治水平提升。第三,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因为合作可大大降低环境保护成本。第四,有利于大幅度降低社会建设成本。另外,合作也有利于更好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合作可大大降低贫困的识别成本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执行成本。第五,有利于培育合作精神和公共精神。综观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农村的经验,都高度重视农村合作组织的建设,许多国家都鼓励农民组织起来,提高自我服务水平,以期能够节约交易费用,降低成本和市场竞争的风险,增加获利的机会。

  5.进一步提高贫困户识别的精准性。精准扶贫,首先需要精准识别贫困户,这是保证扶贫精准的前提条件。但各地在扶贫实践中,确实在精准识别方面仍存在一定误差,这里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为此,第一,要根据各地情况及时注意总结有效的识别方法。由于各地经济结构、经济模式、经济水平、人文精神等各有特点,所以识别方法也应有所区别。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诚信教育。目前,有一部分农民能较准确提供自己家庭收入情况,但也有一部分农民在提供自己家庭收入情况时并不真实,估计过低的相对较多。第三,对不诚信农民要完善处罚制度。提高农民诚信度,加强诚信教育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需要从制度上采取措施,要对不准确报告收入的干部和农户建立健全惩戒制度。第四,健全完善农民财产收入监测制度。应考虑通过互联网、银行系统等,对每一家农户收入实现有效监测和科学统计。

  (三)关于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谨防“资源诅咒”。甘肃优势工业行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型行业,其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特征。而过度依赖资源有可能导致“资源诅咒”,近期蒙古国与委内瑞拉的困境便是“资源诅咒”的典型。有学者认为丰裕的资源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完全有利的条件,搞不好反而会成为一种限制。为什么会产生“资源诅咒”,可能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单一的资源型产业结构容易使资源丰裕地区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第二,资源丰裕地区的资源型产业扩张导致人力资本积累不足,难以支撑持续高速度的经济增长。第三,在产权制度不清晰、法律制度不完善、市场规则不健全的情况下,丰裕的自然资源还会诱使资源使用的“机会主义”行为及寻租活动的产生,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掠夺性开采。第四,资源的开发加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环境问题突出。目前,甘肃经济发展也面临“资源诅咒”的陷阱约束和潜在风险,要克服“资源诅咒”陷阱,坚持创新驱动是关键路径。如何推进创新,建议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目前,国际上产学研合作创新有五种主要模式,可供选择参考。第一种模式是将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建立在企业中。一批国际知名的大企业拥有比大学和研究所更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更雄厚的科技研发队伍。如微软公司就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一个大实验室。不少发达国家,企业拥有的科技人员约占全国科技人员总数的60%——85%。企业自身对科研开发的投入也在不断上升。以日本为例,企业投入的科技费用已占全国科研投入82%以上。第二种模式是创新外包。也就是企业将创新和研发活动外包给大学和科研机构。将科技创新外包给大学和科学家,服务于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动,不仅节省创新成本,而且可以保证创新项目的先进性。第三种模式是进行创新项目的合作。企业在大学和科学家那里发现有商业价值的新思想就提前介入,为该项目研发提供风险投资和市场信息,支持其将项目往前推,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并进行技术孵化,其间,会有不间断的投入,直至产生可以进入市场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第四种模式是企业投资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有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建在大学,也有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建在政府建设的科技园中。第五种模式是风险投资家组织的产学研合作创新。面对科学新发现,风险投资家提供孵化新技术的投资。在这里,产学研的合作是由风险投资黏合在一起的。困扰我省多年的企业研发投入低的问题,应着力加以实质性解决,必要时可组建“研发投入促进会”之类的公益组织,从体制机制、政策激励、以奖代补等方式推进。

  2.以大循环体系为工业产业主攻方向。一是牢固树立“大循环”发展理念,不论是原材料来源还是产品出路,都要在跨洲、跨国、跨界、跨区的视野下去思考,不要局限在省内。二是提高大循环的发展能力是关键,包括培育一大批企业家、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支撑等,增强参与国际循环的软实力。三是坚定实施品牌战略、名企战略、规模战略和跨国战略,坚持走“大循环”的发展道路。将“陇货精品”逐步转化纳入“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甚至中国名牌、中国智造,实施“无形资产创新战略”。四是以主导工业、骨干企业和中心城市为龙头,助推甘肃优势工业走向世界,逐步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中国甘肃制造”的新形象,打造新型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石化工业、节能设备等出口基地。五是对重点企业走向世界市场给予各方面的政策倾斜,对开放快出口多的企业重奖。

  3.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直接影响我省经济的走势,要大胆推进甘肃版的国企分类改革战略部署,切实破除新的政企不分体制弊端,切实保障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切实体现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导向,把我省国有企业的资源竞争力转化为技术竞争力。要继续加大对电力行业的改革力度。我省是一个电力生产和外输的大省,也是一个工业用电成本相对偏高的省份,我省诸多“原字号”“初字号”企业长期饱受工业用电成本较高的困扰。从降成本的角度考虑,有必要对全省电力生产成本、外输电价与省内工业用电价格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一揽子长期解决方案。同时,要切实加大企业研发投入,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创新研发主体。

  (四)关于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甘肃第三产业如何发展,建议以新兴服务业态为主攻方向。一是在决策思路上一定要重视新兴服务业态的创新与发展问题,在继续促进现代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的基础上,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多层次、多形式、多路径展开。二是在战略重点的选择上一定要突出现代服务业中的关键行业和领域,比如金融业、物流业、信息业、现代旅游业、二孩服务业、体育保健业、环保产业等,扶持新业态要有小政策和措施。三是明确信息产业的主攻方向,在办公自动化、扶贫信息体系、虚拟养老院、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继续提升水平,开发出更多的、实用的、有市场需求的管理软件,支撑数字城市和管理系统升级。四是加快发展农村新兴服务业态,特别是电商服务站店,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和信息化水平,对贫困县和乡镇的电商发展进一步政策倾斜。

  (五)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快建设兰白经济圈。促进兰白一体化建设,对甘肃省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两个城市深度有机融合。

  2.以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突破口,及时拓展市场空间。甘肃应更加重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进行合作的研究,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以开创性思维创新合作模式,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作为产品销售的重要国外市场、技术创新重要伙伴、资本引入重要来源。

  3.开源与节流并举解决甘肃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从长远考虑建议尽快促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开工。解决眼前的缺水则需要在全流域积极倡导建设节水型社会。

  4.西北地区生态问题的背后往往潜伏着贫困的因素,建议生态建设与精准扶贫要有机结合。进行生态扶贫移民搬迁,用补偿和激励的手段引导贫困人口转向生态建设和保护,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兴办富民产业。

  5.全面深挖新型城镇化的内需动力。新型城镇化是传统经济增长动能从城市向农村传导的战略载体。要加大就地城镇化的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化改造及产业园区建设。要让进城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用得力举措引导农民工购买城市廉租房、保障房、甚至商品房,推动房地产去库存。

  6.大力建设特色小城镇。大城市发展起来后,小城镇的发展是必然规律。特色小城镇要以特色产业为主导。特色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小而新的增长极。

  (六)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1.重视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企业是现代经济的领头羊。而好的企业需要优秀的企业家来领导。甘肃发展,离不开大企业,离不开大企业家。为此,建议甘肃筑巢引凤,实行优秀企业家引进制度。可通过股权激励或多种激励方式,从世界各地或沿海引进优秀企业家落户甘肃,引领甘肃经济发展。尤其要注重科技企业家队伍建设。

  2.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目前,甘肃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少且结构不尽合理。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从事教学和卫生等社会公益性技术人员约占2/3,直接为经济发展做贡献的人少。为此,在专业技术人才建设方面,要优化人才结构,弘扬工匠精神,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尊重智慧劳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激活人才活力,大力充实生产科研第一线人才队伍,其中关键是要解决好公平竞争问题。要防止由于管理滞后造成内部互相挤对和枪打出头鸟现象。为此,需要进一步规范人才选拔激励制度。可以探索在专业技术人才评选激励方面实行全面公开制度。所谓全面公开制度,就是所有过程和环节都公开。实行全面公开制度的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制约潜规则弊端,防止人才挤对,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3.重用善于识才特别爱才的领导。把能否尊重人才关心人才,重用人才做为提拔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和考核指标。

  (七)关于投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是合理确定地方政府负债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考虑通过提高更好促进经济发展,有些则需要适度调低化解风险,关键是从有利于发展来评判和衡量,而不搞“一刀切”。二是以规范举债融资为主要抓手,加大我省财税体制改革力度。三是为举债融资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真正落地提供良好的配套政策与机制支撑。

  (八)进一步弘扬甘肃精神,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灵魂。陇中苦,甲天下,长期严酷的自然环境,也养育了甘肃人苦干实干的精神。“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是甘肃精神的核心体现。甘肃应该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一步弘扬甘肃精神,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强大精神支撑。

  (九)动员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更好发挥作用

  为了发现真问题,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防止空对空和书斋式的所谓“建言献策”,要广泛动员全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实际特别是企业和农村一线开展既有专业水准,又有政策需求的调查研究。同时,有关部门应出台有关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调研的制度设计,群策群力为甘肃发展出谋划策。

  (整理执笔人:省委党校智库工作站副主任宋圭武教授)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李秀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