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人物 正文
投稿

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吴敢

2016-08-30 16:30:10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杨梦园(实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第五届甘肃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

  吴敢,男,汉族,1972年1月生,中共党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十年春秋十年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1995年大学毕业时,吴敢来到地处西北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工作。从踏入研究所的那一刻起,吴敢开始了他科研路上的漫漫征程。

  1998年开始,研究所里承担了大面积三维曲面激光刻蚀技术的研发任务,这项技术是高性能航空航天装备研制的必需技术手段,欧美国家对该技术死死封锁。这项工作的难易程度可以形象地比喻成:用一束光,将钉在木头里的钉子烧掉但不能烧坏木头,而这也只是冰山一角。吴敢是项目负责人之一,抱着打破欧美技术封锁、实现国内自主制造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信念和决心,他和同事们一起,经历了2年半的可行性研究、4年的关键技术攻关和4年的工程化应用研究,方取得成功。

  而这十年间的研发过程漫长、枯燥、艰辛。由于技术封锁,在没有相关技术资料可借鉴和参考的状况下,吴敢和同事们一道,发扬“两弹一星”的航天精神,从基础知识学起,查阅大量资料,边学边摸索边实验,经过反复论证、验证,几易其稿,确定了最终的技术方案;之后又完成了大量的仿真计算分析和复杂的、长周期的多项环境验证实验。其中有一项重要实验,实验周期要求是连续100天,每天要求24小时不间断,吴敢和研究组的同事们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顾不上回家,在实验室里不离人地连轴转做实验,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和执着精神,废寝忘食,连续100天两班倒坚守在实验室里,精神高度集中,身心全部投入,认真记录着每一项实验数据,认真分析每一次实验结果,认真撰写每一份实验报告。光这样的实验就先后做了三次。十年间,吴敢已经记不得他们查阅了多少资料、撰写了多少报告,做了多少次实验,只记得,经过十年苦苦地煎熬,十年漫长的研究,最终,大面积三维曲面激光刻蚀技术研发成功,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制造高性能天线的空白,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成为了国内唯一掌握该技术及实现应用的单位,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我国高性能航空航天装备的制造。

  电推进(电火箭)技术是国际上高性能卫星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国际上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了该项技术。我国经过七十多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电推进系统某重要组件的制造过程中存在不足,合格率低,而成为我国电推进技术发展的技术瓶颈。针对这一现状,吴敢和研究组同事们一起创新性地提出并采用了激光刻蚀与化学腐蚀相结合的复合制造技术,与电推进系统重要组件现有制造工艺相比,不仅显著提高了制造合格率,还具有提高电推进轴向推力等诸多优点。目前,该项复合制造技术已申请专利,正在进行下一步的工程化应用研究。

  十三五期间,根据当前我国缺乏自主制造的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激光刻蚀设备这一现状,吴敢除了继续研究及推广激光刻蚀技术以外,还负责高端激光刻蚀设备的自主研制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技术方案调研。与现有引进设备相比,自主研制的激光刻蚀设备将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强的加工能力,满足更多领域的加工需求。

  自强不息与天搏厚德载物善若水

  科研工作的反复性和不确定性需要科研人员要有超乎常人的毅力,而在这一点上,吴敢必须要比他人付出更多。

  吴敢出生在定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他9个月大的时候不幸得了脊髓灰质炎,从此落下了左腿行走不便的终身残疾。童年和少年时代,作为一名残疾孩子,同龄人的嘲笑、他人异样的眼光都是吴敢经常要面对的。孩提时代的吴敢,也痛苦过、彷徨过、忧伤过,但人生不能总是风雨,最终,他抛开了一切杂念,用内心的坚强克服身体上的不足,用内心的执念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1991年,吴敢以高出重点线34分的成绩考入了东北大学。入学之初,校方因其身体残疾劝其退学,后经多方努力和争取,才勉强同意留校学习。因此,吴敢成为当时在校万名学生中唯一的残疾学生。大学四年,老师和同学们给了吴敢莫大的帮助和支持,吴敢以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刻苦学习、乐观生活。由于成绩优秀、表现突出,毕业课成绩在班级排名第一,多次获得学院级奖学金和东北大学“东宇集团”奖学金,以及东北大学“高桥实”奖学金,被评为东北大学“学雷锋十大标兵--自立自强标兵”,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5年大学毕业时,吴敢主动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来到地处西北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工作。入所之初,所里担心吴敢的身体状况不适合从事艰辛繁重的科研工作,经过1个月的试用,证明身体状况不影响从事科研工作,才予以正式录用。

  作为一名残疾人,吴敢很珍惜能进入国家科研院所从事科研工作的机会。工作以来,他不自卑、不消沉,始终以乐观向上的态度、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从没有因为身体上的不便影响到工作。相反,他常常用自己的言行感动着别人、带动着别人。在一次晚上加班做实验的过程中,吴敢的头皮被划破了五厘米长的口子,直接露出了白森森的头骨,就近跑到兰大一院急诊科,没打麻药缝了五针。为了不影响进度、不耽误试验,吴敢顾不上休息,又赶回实验室投入到紧张的试验中。

  对待家人,吴敢总说,对家人的关心和照顾,他亏欠了太多。由于工作忙顾不上照看孩子,在孩子9个月大的时候,就把孩子送回定西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直到3岁上幼儿园才接回兰州。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吴敢工作离不开,抽不出时间回定西,妻子就每周背着相机回定西,记录下孩子成长的变化,带回兰州让吴敢看看,缓解父亲对儿子的思念之情。有一次孩子在定西生病住院,吴敢忙完一天的工作后赶上回定西的末班车,连夜回到定西看望孩子,第二天一大早,在儿子哭声中,吴敢又坐大巴车赶回单位,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身体残疾并不可怕,自立自强就是真英雄。吴敢这种身残志不残、百折不挠、敬业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染、感动及激励着全所员工,成为员工学习的榜样。

  科研工作,不光是脑力劳动,有时候也是非常考验体力,在实验室连轴转的时候,吴敢从没有考虑自己的身体不如别人,像要求他人一样要求自己,其他人怎样,他就怎样,从没有特殊对待,甚至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吴敢更是身先士卒,虽然行动不便,但不管什么实验,他都要亲自上手,很多事他都是带头干、抢着干。他的这种精神让同事们赞叹不已,他的工作态度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工作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研究实验室里,经常能看到吴敢和同事们日以继夜,埋头做实验,忘我工作的场景。客观讲,科研工作是枯燥乏味的,试验论证有成功有失败。吴敢也是一个普通人,也有免不了出现身心疲惫、坚持不住的时候,特别是结果不好甚至没有结果的时候,沮丧、放弃也会扰乱他的心神。每当这时,吴敢和同事们就相互鼓励:“技术原理及方案是没有问题的,要坚信这一点。”“已经走了99步,还有1步,坚持就是胜利。”十年磨一剑,其实任何事拼的就是内心的坚持!

  

  经得一番寒彻骨方有梅花扑鼻香

  工作近21年来,吴敢在所里表面工程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一直致力于激光应用技术的研究。从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成长为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组的负责人;从一名行走不便的残疾人,成长为了怀揣航天梦的科研工作者。吴敢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被解放军总装备部授予“934工程暨装备科研技术引进先进个人”称号。作为课题负责人,吴敢还先后承担了10余项预先研究项目,作为骨干人员先后参加了近20项预先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8次。与同事们一起申请并受理专利20余项,已授权1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区和集团、院、所的各项表彰和奖励20余次。工作之余,吴敢还协助博士生导师进行博士后人员及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目前已有6名博士后人员出站,24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毕业,1名博士研究生在读。

  

  吴敢先后荣获甘肃省自强模范、第三届兰州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2016年,吴敢所在的激光特种加工技术研究组被评为所级“技术创新杰出团队”。吴敢也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推荐为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候选人。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杨梦园(实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