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九旬老人周尚仁回忆红军到达哈达铺时的情景——
“十三岁,我见到了毛主席”
红军街。记者 瞿学忠/摄
哈达铺是历史名镇,地处交通咽喉,座中四联。又因为历史上盛产“岷归”等中药材,从明清时期,这里就商贾云集,有关史料记载,在清末当地有字号、上规模的商铺就有30余家,陕西、山西、天津、上海等全国各地的药材商人常年来往于此,是古岷州最为富庶繁华的地方。但哈达铺的名字彻底为世人所熟知,还是上个世纪30年代以后的事了。翻越雪山草地的中国工农红军从甘南进入哈达铺,在这里得到了最及时的休养和补给,挺进陕北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战略主张从这里发出。哈达铺,作为红军长征的加油站,从此成为一个彪炳史册的红色符号。
红军街上的活字典
有关红军在哈达铺的故事和记载有很多,在哈达铺纪念馆多功能三维空间的隆隆炮声中,我们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得很远。哈达铺镇有一条有名的街道,当地人叫红军街,街道长约1500米,街上有近400家店铺,红军长征旧址就坐落在这里。红军当年进入哈达铺的时候是个什么情形?80年过去了,还有没有亲历者?8月6日,在哈达铺镇党办主任余红玉的带领下,我们见到了周尚仁。
在哈达铺红军街长长的街道里,青色的瓦片中长满了苔藓,那些木质的门面,有些已经褪去了褚红色。成片相连的仿古民居,从主街道延伸向四周纵横交错的小巷,主街面上鳞次栉比的店铺,隐隐透着当年的繁华盛景。80年过去了,周尚仁一家依然住着当年的房子。我们进门时,老人正在洗漱。他热情的家人招呼我们先到老人的房间里等一会。房子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洁,墙上挂满了周尚仁老人的书法作品。刚劲有力的毛体,内容几乎都是毛主席诗词。家人告诉我们,因为年龄大了,老爷子这两年再没有正规写过字,但每天都要在红砖上练练。过去的几十年,老人是街上的大忙人,谁家有个婚丧嫁娶都要请老人过去写字,他也从来没有推辞过。
时间不长,洗漱完毕的周尚仁很精神地站在了我们面前。已经93岁的老人,除了耳朵稍微有些背,眼不花、牙口好,思维也很敏捷,对一些往事的记忆也特别准确,被当地人称作是“哈达铺的活字典”。“这些年哈达铺变化太大了,人也多了。通了高速公路,马上又有铁路了,车站建得很大,农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老人不仅了解过去的历史,对于当下农村最热门的小康建设、精准扶贫等词汇也是随口而来。老人说,当年红军来的时候,虽然哈达铺也算的是周边繁华的古镇,但只有一条街,住户也不过三五百户人家,和今天远远没法相比。
他们是真正的仁义之师!
红军过来的时候,周尚仁刚满十三岁。对于一个少年来说,这正是充满好奇的年龄,也正是人生记忆的黄金期。虽然已经过去了80年,但老人对于那段往事记忆犹新。
“红军来的时候,在农历的8月份,我们这边的一些庄稼都还没收完呢。有天中午,忽然街上有人喊‘红军来了’,吓得人们赶紧跑进屋把房门拴牢,地里的人们也躲了起来。”周尚仁说从他记事起,哈达铺曾经也遭遇过兵匪的抢掠和袭扰,所以老百姓的警惕性很高。在红军来之前,民团和镇上的富户们也一直说红军杀人放火,共产共妻,刚听到红军来的消息,老百姓都特别恐慌。
“到了傍晚时分,人们见红军虽然来了,但没有进一户人家屋里,也没有听到枪声和打闹声。胆子大的人们慢慢走出了家门,远远地看着红军。”周尚仁说,红军刚抵达时,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和用布条编织的鞋子,衣服五花八门的,啥颜色的都有,一些战士还穿着草鞋。战士们在一起小声地说着话,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嘻嘻的,他们和渐渐走近的人们打着招呼,虽然听不清他们说的啥,但每个人都会感觉到他们的善意。就这样大半天时间里,红军战士不进民宅,不动路边的东西,都集中呆在镇子周边的戏台、庙宇和空地上。老人们说,这是和过去任何一支当兵的都不一样的队伍。
“他们是真正的仁义之师!”周尚仁说。
镇子里就像过大年一样热闹
“红军的行为感动了大家,镇子上的人纷纷尽其所有,给红军送来了衣服和食物,一些跑出去的大户和商人也陆续回来了。”周尚仁说,当年镇子上还没有出售成衣的店铺,老百姓就将家里多余的旧衣服和鞋子一件不留地捐了出去。
“哪几天,镇子里就像过大年一样热闹。”周尚仁说,红军战士有的帮老百姓干活,有的在张贴宣传标语,听说红军待不了两天就要走,镇子上的人们自发地捐粮捐物!“那个情景现在想起来都特别感人啊!”在红军街上有个用三间门面房开鞋厂的临夏人马师傅,一家人连续几天加班加点的干活,在红军临走前把鞋店里几年来积压的鞋子和新鞋一起,满满地抬了几大箱送给了红军;在下街上有个叫敬二爷的,当时是哈达铺“洪帮”码头上的老大,因为时间紧,为了给红军送粮食,把家里的6斗小麦全部炒成了熟麦子。“敬二爷家炒麦子的大锅支在了巷口上,老远就能闻到香味。”因为送东西的人太多,红军在街道上设了两个接收点,一边登记一边归纳整理,很多人都是悄悄放下东西就走人,根本没有登记。
“在红军战士临行前,有位热情的房东把一坛在地窖里藏了十多年、本来要等女儿出嫁时才能取出来喝的‘女儿酒’拿出来招待红军战士。可见当时红军和老百姓的关系有多深了。”周尚仁说,红军在哈达铺的短短几天时间里,当地群众筹集的粮食大约六万多斤,肉、蔬菜、烧柴、饲草等物资不计其数。对于刚刚从雪山草地一路上忍饥挨饿长途颠簸奔袭的红军战士来说,这批给养的补充不仅让红军恢复了体力,也极大的提升了红军的战斗力。
红军女战士教我唱歌
陪同我们采访的哈达铺党政办主任余红玉说,周尚仁现在是哈达铺的“宝贝”,不仅亲眼见过毛主席,还和当年住在他家的红军女战士学过唱歌。在我们的一再恳求下,老人讲起了当年他学唱歌的故事。
“腊子口一举敌人亡,导师指向陕北去,陕北有我们好兄弟,携起手来先抗日,回头推翻蒋介石,前进——前进——,齐心团结紧,誓把蒋匪消灭清……”
80多年过去了,虽然仅仅学唱了两三天,但老人依然能想起大部分歌词来。周尚仁说这首歌是1935年红军第一次在哈达铺休整期间,当时女兵宣传队唱过的歌。旋律激昂的歌声,穿越了历史的烽烟,从这位93岁高龄的哈达铺老人口中唱出,依然有着无尽的魅力。
周尚仁告诉我们,当年中央红军来到哈达铺时,他刚刚13岁。消除了顾虑的哈达铺老百姓,用极大的热情接纳了历经千险的红军战士。伤病员和女战士都分散住在了老乡的家里。周尚仁家里也住了4个女兵。“她们其实比我大不了几岁,特别勤快,闲下来就帮我家里人干活。出去的时候就带着我玩,这首歌就是当时一个姓李的红军姐姐教我的。”
“可惜以后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她们了。要是她们健在,也都是百岁老人了。”
我亲眼见到了毛主席
“我亲眼见到了毛主席,亲耳听过毛主席的讲话。”在周尚仁老人的记忆中,这辈子最值得自豪的就是这件事。老人回忆道,红军在哈达铺休整了几天。“大概是第三天吧,听大人们说要在镇上的戏台上开大会,红军首长要给大伙讲话。人们早早就过去了,我们小孩也没人注意,就从人缝隙里挤进去爬到戏台边上看热闹。”“人特别多,把院子挤得满满的,有些人还站在戏台的围墙上看。”
“毛主席站到台上的时候,下面的战士们和老百姓一起鼓掌欢呼。我从戏台的侧面看过去,发现毛主席的个子很高,皮肤也好像比其他人白,穿着一套打了补丁的灰军装,头发很长。讲话时声音特别大,老远就能听到。”因为年纪小,周尚仁说他已经记不得当时毛主席说了些啥,但是从现场老百姓一阵阵的掌声里面感觉到毛主席说的话特别让他们高兴。这是哈达铺人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在后来的很多日子里,回忆毛主席当年的神采也成了当地老人聊天时的最主要话题了。
周尚仁告诉我们,红军离开的时候,镇上唯一的秀才张炯奎写过一首歌颂红军的长诗,他只记得诗里有这样两句“只道伤惨同列寇,哪知仁义胜王师”。
1935年秋天的一个晚上,红军离开哈达铺,当地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站在街道两侧,打着灯笼,擎着火把,目送红军走过长街。
周尚仁说,“那一晚,黑夜如昼。”
记者 瞿学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