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党史党建 正文
投稿

房先平: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兰州改革开放事业

2016-08-09 11:07:40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狄东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兰州改革开放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又一次强调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近期改革开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两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苦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兰州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改革开放向纵深迈进,实现了“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同时,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兰州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供给侧改革内涵和重要意义

  有需求就有供给,只是长期以来我们在谈到宏观调控时比较侧重于需求侧,说经济增长时,总会说到“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经济行不行,看看这三个指标的情况就知道个大概;经济不行了通过扩大投资、鼓励消费等方式扩大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这从经济学角度看属于“需求侧”管理。与之相对应的是“供给侧”,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供给侧管理重在通过制度变革、鼓励企业创新、促进淘汰落后、降低税费负担等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政治意义上讲,是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从经济意义上讲,是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所趋;从兰州实际讲,是发展必须迈过的坎、闯过的关。

  供给侧改革的要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供给侧改革首先强调了从供给侧入手,解决国人生活和收入水平提高之后对中高端产品和高品质服务的迫切需求与现有的中国传统制造业中低端产品不相匹配的矛盾。换言之,就是中国消费的升级换代需求与中国制造未能与时俱进的不相匹配。就兰州而言,当前受产能过剩和需求收缩影响,钢铁有色等重点行业形势十分严峻,对兰州及各类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要把去产能、促升级作为紧迫任务,痛下决心进行结构调整,既治标、又治本,既要采取多种方式清落后产能,禁上新增落后产能项目,又要转变只在传统产业上做文章的观念,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动能。2012年以来,兰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幅度高于GDP增幅,居民实际消费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但当前国内省内初级消费市场已经饱和,产品供给体系总体上仍是以规模化、标准化产品为主,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一些企业“埋头苦干,拼命生产”,致使库存积压、利润微薄,甚至亏损甩卖,令人痛心。这种漠视市场实际需求的经营行为,就是典型的供需脱节。有必要换个角度,在供给侧多做文章,必须下决心淘汰僵尸企业,同时积极支持互联网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引导企业以消费意愿为信号,从创意设计、品种花样、个性化、品牌质量等方面提高消费品供给能力和水平,实现供给和需求的“无缝衔接”。还要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紧盯中西南亚和欧洲市场,发挥兰州市区位、人文、资源和产业优势,重点在旅游、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拉长产业链,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供给侧改革需做好的几件事

  在优化供给方面当前要突出抓好五件事:一要把处理“僵尸企业”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牛鼻子”,依据国家统一部署,有序进行处置。要加快高耗能行业技术改造步伐,合理进行资产重组,延伸产品深加工,不断提高竞争力。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为发展先进产能腾出能耗、资本和环保空间。对钢铁、水泥行业,即使是新增产能也要严格控制,通过差别电价、环保节能政策等经济手段,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倒逼作用,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整合。二是去库存。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打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房政策通道,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推进老旧住宅区综合整治。鼓励支持进城农民购房,加快培育住房租赁市场,逐步去除商品住房库存。同时,保持企业产品库存处于合理区间。三是去杠杆。去杠杆要积极稳妥、分类施策。把去杠杆和去产能结合起来,统筹推进,降低企业杠杆率,化解实体经济杠杆率较高的分险。同时,把兰州地方政府债务控制在合理水平。四是降成本。深入开展企业降成本增效益专项行动,有效降低电、气、运、油等要素价格和税费、社保费、利息、人工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等占产品总价格的比重,注重对企业的扶持,深化企业内部管理,帮助提升盈利能力。五是补短板。补短板要补在薄弱处、关键处、紧要处。兰州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很多短板,如基础设施方面、民生方面、新经济新产业新动能方面,特别是小康建设方面,要对照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看看在五大类39项指标中,还有多少项指标存在欠账,这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短板,也是今后推进全市工作的重点。要紧紧围绕我市的未达标项和短板,要求各相关部门紧盯短板,逐项查缺补漏,提出可行对策,明确时限要求,下功夫提高完善。

  (作者系兰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副研究员)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