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教育 正文
投稿

12个大学生和40个定西孩子的支教故事(图)

2016-08-03 17:46:14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张兰琴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陇原暖新闻—中国甘肃网专题策划

  通讯员 姜冠女 文/图

  2016年7月31日上午11点40分,随着铃声响起,兰州大学公益创业协会在定西市通渭县陇阳乡水泉小学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结束了。

  成江东身后,是他和他的支教分队熟悉的学校和孩子们。

  半个月来,支教分队 12人吃、住、教学全在这所小学,“初来乍到,有宿舍、教室、教学器材,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一开始会觉得这里有些偏僻,条件有些艰苦,但是真正开始上课以后,这些就不在乎了。”成江东说。

  “我听到了心跳的声音!”

  本次支教活动主要针对水泉小学三到六年级小学生,初、高中生以作业辅导为主。40个学生,每天8节课,每天放学后,团队成员分小组分别护送孩子们回家。“安全是我们对家长和学校的第一承诺。”成江东说。

  每天除常规课程英语、数学、语文、绘画、体育、图书阅读之外,他们还为孩子们安排了一节课外知识普及课,课程内容从天文到人体构造,从电影到相机使用,各不相同。“我们团队的成员分别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各自擅长的领域也不一样。我们每人准备自己熟悉的知识领域去教,不仅可以拓展孩子对世界的认知,还能激发他们对不同行业的兴趣。”副队长李红霞说道。

  在队员尚武的医疗知识普及课上,同学们拿着发到手中的听诊器,一个孩子把听诊器耳塞塞好,听诊器慢慢移到胸前,闭上眼睛:“我听到了!我听到了我心跳的声音!”一时间,孩子们叽叽喳喳的欢笑声在校园里回荡。

  “几乎每天菜色都不一样。”

  从买菜到做饭,从除草到帮干农活,队员们都参与其中,享受合作的乐趣。

  恰逢夏季,正是收麦碾麦的季节,团队组织给一些有需要的学生家里干农活。“刚到的时候什么都不会,都是家长教的。打了一下午麦子,切身体会到了这些小孩儿的不易,也总算知道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队员张维亮感叹道。

  队长还组织队员和学生们一起为校舍地面除杂草。

  当然,最频繁的团队合作是一日三餐的做饭。

  “队员都很主动,轮到谁做饭,那一组就会起码提前半小时起床为我们准备早饭。不会做饭的也会去主动洗碗洗锅,给主厨打打下手。”成江东说“虽然我们食材不多,但是几乎每天菜色都不一样,面片、面汤、麻食,大家都很用心。”

  “学会团队合作是我在这次支教中很大的一个收获。”队员童雅婧说。

  孩子们叫她“花花姐姐”

  “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学会和人沟通吧,不管是和小孩儿还是和同龄人。”队员尚武想了想说。

  支教最最初几天每晚都有讨论会,队员们坐在一起商讨今天遇到的问题、明天要上的课程。“完全陌生的人相聚在一起,一开始矛盾一定是有的,慢慢磨合慢慢调解,互相退让互相理解,很多问题都能解决。”队员李艳花说。

  “支教之初,队员和学生们一起打扫五间教室,一下子就拉近了和他们的距离。”李艳花边说边和六年级学生可可依偎在一起。

  事实上,李艳花一开始甚至害怕和小孩子交流。“我试着用小孩子的视角和他们交流,这样一下子就好沟通了,许多你不能理解的事情也能理解了。你会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可爱的地方。”

  现在,李艳花被学生亲切地叫做“花花姐姐”。

  “让孩子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7月31日上午10点,李艳花组织了一次演讲比赛,让孩子们各自谈谈对这十五天的感受。

  “成江东哥哥虽然只给我们教了一节课,却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地球、银河,很多很多我们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五年级的孔平安说。

  “我对这十五天的生活,印象最深刻的是张维亮哥哥。”五年级的吴昊有点紧张,抓了抓破损的桌角,“嗯·····因为他教我们踢足球,我们以前都不懂足球······”

  “······真的很谢谢各位哥哥姐姐,老师你们辛苦了。”紧张得不敢抬头的曹毅抓住手中的演讲稿深深鞠了一躬,讲台下三到六年级学生和队员们挤挤挨挨坐在一起,为他鼓掌。

  “时间短暂我们并不奢望能帮助你们在学习上有非常显著的提升,那是不现实的,只希望这十五天能够成为你们美好的记忆,我们的到来,能给你们,哪怕一点点的正面影响就好。”李艳花对孩子们说。

  对于此次支教活动,水泉小学魏校长认为意义非常:“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可以从你们身上看到更大的世界。”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张兰琴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