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知行合一终有所成
作者:张凡
我身边的人常常会表达出这样一种感觉,就是人的口袋虽然越来越鼓,但脑袋却总是缺了些什么,并将其概括为“信仰的缺失”,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许这也是把人生信念与经济实力挂钩后的必然结果。然而,如果没有极为坚定并且正确的信念,我们也许根本无法跨越曾经那一穷二白的过去,又何谈光明的现在和未来呢?
中国共产党坚持“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的务实为民作风,“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奉献为公精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所要着力解决的五个现实问题,也正是针对党员信念的树立巩固。
学习这件事情终归不是一蹴而就的,依靠短平快的突击学习所获得的也只能是一时兴起的冲动,最重要的我想还是细水长流式的积累,正如荀子所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所表达的也正是这个道理,也是对于学习日常化的真正体现。
对于党员来说,通过学习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于持之以恒的要求也更高,因为需要不断调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平衡。务实为民、奉献为公,这或多或少都会让个人在集体面前做适当让步,在某些时刻甚至需要用生命来兑现诺言。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如果不时常用党章来鞭策自己、敲打自己,精神的物质化可以轻易的将原有信仰逐渐消磨殆尽。正因如此,弘扬务实和奉献的精神才显得如此紧迫和必须。
其实仔细想来,对于党的理论的学习在许多人初入学校之时就已经开始了,但接触越久,麻木往往也会越多,毕竟再好的事物也经不住反复的品读。“学而不思则罔”,通过思考,让我们接收的信息通过脑袋加工成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入脑入心。带着问题去学,所说的就是以务实的态度来执行思考这件事,从而让学习更接地气和更加实用。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这一基础既需要有行动,也需要有思考,两者缺一不可,总结起来就是“知行合一”。无论是学习党章党规还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最终是要为做一名合格党员服务,让学习效果实实在在的体现出来,才是真正的终有所成。